秋雨初歇,古城的青石板上还留着水痕,斑斑驳驳,像残片的黄叶旧书叙说着这个茶室的故事。“秋雅”茶室的匾额悬在青砖龙瓦的木檐下,漆色早已斑驳,却透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掀帘而入,茶香扑面,仿佛掀开了一兼廉通往大宋时代的幽梦。
室主秋雅正执壶洗盏,水声如吟,泠泠徐徐。第一泡是“玫瑰红”,来自宁强大山的一款手工茶,茶色殷殷透过水面,如胭脂化开,明净的晕霞,入口若淡若绵,甜醇的香顿时涧滑舌咽。几叶微翠微黄的叶片在水中伸展,微酵的玫瑰花在紫砂壶中仿佛被热情苏醒,茶汤于是丹红滟滟如琥珀。这茶,曾是金牛古道上开放的玫瑰,李白杜甫乘凉的大叶青,历经秦汉的风雨,唐宋的雪霜,在高寒巴山极峰生长,经过历史的深隧,恰似人生磨历了苦难的童年,至秋天爽朗时的回甘。
洗盏换啜,移案至门外院落,又新煮茶。未时秋阳正照,霞光灿灿,充满院落,高天下几疏淡云在蔚蓝悠闲,仿佛要等待我的招呼好来蹭茶。因为,今天的第二泡是“桂花红”,还是宁强的一款手工茶。茶师傅用了当季的汉桂花窨制,窨制的过程中一窨,二窨全用五瓣金桂,窨制好后再把金桂花骨提出来,工序繁多达二十八道,茶叶是高山古树上采摘,那是山高林深,“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脣坐长叹”的层云绕绕的群山绝地。茶叶在壶中咕咕,雅秋的手轻盈地倾注,茶海中便泛起金黄的光采,杯中细泡微微一笑,于是被斜阳照过,明亮如光鉴汉江的黄龙玉,通透炫彩,明黄闪光。把盏细饮,陆羽《茶经》里“啜苦咽甘”的初味,清新地在喉中化开。我的茶叙事里,红茶其实是浓荫里的夏天,经验过的“正山小种”就是一杯热情少妇风姿潋的。而今的茶盏中漾开金红,明黄,实则是新晴后的晚霞倾泻,让人想起“西河易马,汉中买茶”的历史叙事和躺卧在是崖古道旁的宋书“禁运盐茶”告示,我仿佛穿越时空,在茶盏里看到了这茶曾随盐茶商队走在西秦第一关的剪影。
茶自醉人人醉茶。醉人的茶最是这盏白茶。 秋雅的热情好客是那纯粹的煮茶功夫,她一直靜做无言,嘴角的笑意如牡丹花开,酒窝里洋溢着满满的诚恳和热情。她又泡了一款“牡丹王栀子花白茶 ”。这款茶也是手工茶,底料用的福建白茶做的原料,用了汉中单季的大栀子和小栀子花窨制 ,也是做的三窨,做好后把花都选出来的 ,因为栀子花本来带苦味 ,如果把花留在茶里, 茶的味道就会带苦味 ,而这款茶是“只闻花香不见花”的那种雅。白茶是用白瓷浅碗才能鉴出茶汤的颜色。这款茶汤色澄澈近乎虚空,却藏着秋日的清醒。白茶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士之爱,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其“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啜饮时,滋味淡若云烟,忽有忽无,宛如人生行至深秋——繁华褪尽,方知“淡”字最真。
茶坊的茶案上,茶渍斑驳图。同饮小周摩挲着杯沿,低语:“茶如人生,不过‘红、滟、淡’三字。”壶中沸水,还在激荡时张扬,沉注盏中方见本真。这壶里有乾坤,盏中有人生,茶案!何尝不是人间缩影?
日落起身,秋雅递来一方素帕,印着半枚残荷。推门望天,云絮散尽,秋阳斜洒,将茶坊的影子拉得长长。
院中的银杏叶簌簌落下,壶中茶叶沉浮,一瞬便是一生。(刘自强)
海淀文艺轻骑兵走进清华园街道 第十九届社区文化节文艺汇演圆满举办
2025-10-16
热烈欢迎盖冬梅老师做客《对话教育・华熠智谈》栏目,共探人体雕刻与健康管理的融合之道
2025-10-13
以“新质”之光,照亮共同富裕壮阔前程!——记荣膺高级智库经济学专家的郎百忠先生
2025-09-24
“爱尚重庆·购在长寿——2025金秋消费季”即将启幕 商贸文旅融合奏响金秋交响曲
2025-09-24
智聚前沿科技 共筑创新生态——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2025-09-19
智聚前沿科技 共筑创新生态 赋能美好未来 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2025WFSTC)于9月14日在京成功召开
2025-09-17
2025-09-15
金色的烟叶让哀牢山乡焕新颜——云南省新平县烟草产业发展新纪实
2025-09-08
代雨东再次出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5-09-08
医脉潮源雷允上 青囊薪火三世纪——雷允上九世孙雷家荃续写的国药传奇
2025-08-30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