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芳
咸安区龙潭河的东南源头来自汀泗桥镇古田村的飞仙洞。它流经古田、大桥、程益桥、余佐和龙潭等村庄。途中,兼收并蓄了自西源头赛丰村冯家山的河流,到达龙潭村长达13公里。虽不宽阔,可它为沿途乡野田畈润泽。如今开辟了水陆64803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兼有雨洪调蓄功能,成为咸宁重要的生态绿心之一。龙潭河湿地公园以园内的兴龙桥为界、呈现南北走向的两大区域,南边公园以草坪、步道、河岸长廊、亲水平台为主,北边景区以龙潭古桥连通河心岛。岛上水岸砾石,繁草葳蕤。春暖花开时节,一群白鹭自南方飞临湿地,仿佛飞仙临境。
一
我常来龙潭湿地公园散步、吐故纳新,看龙潭河的如画风景。隔老远,望见月虹桥横卧龙潭河上。想到有一回,桥的上空飘过一大片云彩,凤凰似的张开翅膀,长长的尾羽如拖拽的粉红飘带。恍惚使人步入幻境,河里游龙,天上飞凤,这幅景象真霸气。
读一处闻香识树标牌:“一缕缕桂花香,是春天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还是月亮上广寒宫的味道。”龙潭河湿地公园集气魄与柔美于一身,象征和意蕴引人无数联想。
沿长长的红色塑胶步道前行,感知脚底的弹性。锻炼的人们点燃沸腾生活的神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风雨无阻。前方有一大片绿草坪,几十棵健硕水杉,谓之龙潭河的小喀纳斯不为过分。牵狗的妇人,欢跑的孩童,啾啾低鸣的鸟儿,沉浸在欢乐中。有闲心游玩者每周必至,在这里撑起两三帐篷,支起十余木凳,搭好一两烧烤架,外加简易煤炉灶,歇脚的、饱肚的、养精神的就齐备了。几回酒里闻醉,意兴阑珊。大约有过错觉,在这里吐纳,接应天地灵气,做瑜伽冥想。当然,还上涨了一颗长期盘踞之心,他们走了,把心儿留下,帐篷驻扎未拆,就像随时回归自由王国。
河岸郁郁葱葱,长廊曲折逶迤。市民游客去亲水平台散步赏景。垂钓者怡然自乐。踩滑板的少年似飞燕,从草坪斜坡掠过……问一位垂钓者,抬头竟是熟人,他谈垂钓滋味,说钓了放,放了钓。一位名家说过,“难得清闲,购草鱼、泥鳅、鳖、龟,带籽的鲤鱼几十尾。玩的就是味道,寻一处清静,倾入碧波。一时,望几百生灵瞬间得活,顿觉酣畅。不思回报,不求结果,也不奢望什么,只觉得鸟上蓝天鱼潜深渊,乃天地间之正义。三十岁前,什么都不信。岁数逐渐大了,才知看不到的未必没有。”边走边琢磨。熟人是一位善良人,悟透生活。其所为,自然有利于龙潭河生态的平衡和涵养。
二
如果走这一圈有些乏,歇脚的地方可落在淦河左岸界桩367处。宣传栏示意,市委书记任淦河流域的河长。媒体报道过,近年来,咸宁市推进淦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淦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今年5月,书记还在咸安水域调研、沿途步行五公里考察过淦河的第四大支流龙潭河。果然晴空里的祥云拂照这里。
界桩367的旁边置有一个望月台,驻足凝望,兴龙桥、龙潭古桥,与新建的永安阁辉映成景。咸宁大道与嫦娥大道交汇于龙潭村,浮山街道办事处设在南北走向的街道上。龙潭村在,龙潭河在,龙潭古桥也在。市里于2005年新建了兴龙桥,自东向西横卧龙潭河,刚好贯通咸宁大道,为一架更阔绰的大桥,大大方便民众的出行。时隔17年,建设者又对兴龙桥开始拓宽工程,使桥面增宽至三十三米、六车宽,车行其上不觉过桥,是依然行驶在咸宁大道上。
距兴龙桥不远、就像小鸟依人的是龙潭古桥了,它未失“小桥流水人家”的灵巧韵致。据咸安的刘克英老人所编《咸邑往事》记载,龙潭古桥是以蔡辅卿为首的当地富豪绅士出资、于1896年建造的,为咸安境内跨度最宽的石桥。有诗赞:“桥影水中人倒走, 舟行水里底朝天。三月桃花相映水,鱼儿游在桃花尖。”描述着龙潭古桥一带景象。
龙潭河流经龙潭村地界,在这里就汇入咸宁的母亲河淦河。只见河水静如镜面,未见两河碰撞的“桃花尖”景象。有龙潭河静水流深之故,还有一个原因,龙潭古桥的东北处正卧着一个美丽的河心岛,分散两河碰撞的精力,使两河交汇于一派平和。
听一位潘姓居民讲,“荒岛变景点了,我在家门口可以观景,幸福指数抬升不少哇。”为他的幸福甚感欣慰。这岛去年就被维护起来,建设者以最大程度利用岛上自然资源,以最低建造成本维护自然景观,流畅的步道,不高的落差,适宜的滨水空间,让高大的灌木乔木生长依旧,原始的古朴风貌依然。
三
去河心岛唯一的通道是龙潭古桥。就要走上去时,不免生出一丝怯意。不过,这有着五孔桥墩、70米长的古桥已被修整如新,花费了60万元修葺的。桥面依稀可见每一块条石标一个淡红色的数字作记号,是为避免条石之间有混淆,严丝合缝地还原旧貌,连栏杆也用古铜色上过老漆防锈,还把桥墩残缺的条石一应补全。仿古,建设者的精细工艺所为,对桥面条石修复的材料,用的白灰浆掺江米白矾,灌注石缝,更加细腻、粘合强度大,赛古代的糯米加石灰。建设者修复的用心和品质可见一斑,为咸宁抢救了一处古城记忆。
不是大城市的大桥不可以步行通过,这座桥可以的。想当年,人、马、鸡公车、还有竹藤担子,整箱的茶、麻、油、乡下水禽、果蔬等生活物资,悉数从桥上往返穿梭,从桥下运往四方八面,千山万水。史书记载,古龙潭河道曾经航运繁华。当地的商贾们把握住一次次的商机,运送本地物资,由此进入去长江、上汉口,不知疲倦地拓展生存空间,又把积攒的财富换回商品运回,以满足本地人民生活之需。生意经一定受到龙潭河河神的护佑吧。
从前的忙忙碌碌已淡渺如烟,寻不见踪迹。古老的记忆嵌进了桥墩、桥上条石青缝里,化为草绿草黄,枯又逢春。这古桥到底经不经受得无数拥挤、踩踏?它坚实哩,经风受雨,挺立120多年,沟通南北,交通便利。熙熙攘攘的,可一转背也隔天涯。生民离别总有伤感,芳草萋萋与悠然自在又在瞬息间生发。
四
龙潭古桥历经岁月洗礼,世事沧桑,河山依然苍翠。而一千多年前的月亮,至今照亮咸宁的文化星空。
据传,北宋枢使、参知政事冯京前往潜山读书台,就要经过龙潭古桥,再转至南边登潜山。龙潭古桥碧水深处藏蛟龙,这蛟龙,冯京是也。他先后参加乡试、省试和京试时连中三元,成为名噪一时的朝廷进士,后又官至副宰相级别,不奇怪当地人民把他的家所在的山,即咸安南山北边敬称为相山。早年,冯京就在相山书院习文研读。2012年,武汉大学国学院孙劲松教授曾呼吁,“宋代知名学者、咸安籍人士冯京所创办的‘相山书院’是湖北最早书院之一,前后延续千年,培养了大量人才,具有重要的复建价值,建议选址复建。”如今,我们看到以城市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的良好案例,是重建于龙潭村的宋代风格建筑,亭阁错落,飞檐翘脊,古意缭绕。“相山书院·香城书房”时常传出朗朗读书声,举办本地作家作品欣赏会,进行各种文化推介活动。分明,城市建设使咸宁市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坐龙潭古桥远观河岸的“相山书院·香城书房”,气度非凡的古风建筑,氤氲两河的气息,静静聆听龙潭河汇入淦河的漫漫水声。临靠相山书院·香城书房的西头有一座永安阁。据《咸邑往事》,老咸宁原有一个永安楼,地理位置在现在咸安渔水路农贸市场内,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1597年),清朝中叶时被摧毁。不过,有一对对联流传至今,上联“高阁俯平川,听菱歌渔笛起苍波,冷冷身世凭虚,后乐先忧,鄂渚楼台思范老。”下联“新堤环曲沼,见树色烟光迷远眺,历历溪山罨画,淡妆浓抹,西湖杨柳羡苏公。”对联余韵悠长,古文人的丰采描绘了少有的大千气象,涵盖政通人和之意。然古时永安楼湮灭,而今把永安阁也在龙潭村兴建起来。从“楼”灭 到“阁”建,“永安阁”承续“永安楼”的涵义,“咸宁”二字所蕴含的“天下安宁”得以承载。想到这,我再次瞠目眺望,永安阁沉静如深海,我襟怀难平,自语:江河安然、苍生平安,谓之永安。
又见龙潭河河心岛上两只白鹭悠闲地晾翅。只见一只往砾石上漫步踩水,嘬洗雪白的羽毛,一只单立长腿,伸长颈脖,昂首凝神,高洁而抒情。它们涉水而林栖,这传达出环境优质的吉祥信号,白鹭被誉为“环保鸟”,是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员,也是季节性候鸟,天凉飞离,天暖飞临。在咸宁,河湖湿地风光美,亭亭白鹭翩翩飞,多么诗情画意的生态美景。
作者简介:
樊芳,女,祖籍武汉,现居咸宁。中国小说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咸宁市作协副主席。2014年小说《游离》获中国小说学会“全国短篇小说大赛”三等奖,2017年小说选题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2018年中篇小说《梅月婆出走》获《长江丛刊》文学奖。散文《台湾行随想》《富水湖摇橹》入选《2010中国散文经典》《中国散文大系》。出版小说集《城际的虹》、散文集《与岁月谈心》。
2024-11-12
2024-11-06
2024-05-26
2024-05-21
2024-05-11
2024-05-01
2024-04-25
2024-03-28
2024-03-06
2024-02-25
2023-08-16
2022-10-08
2022-08-07
2022-06-15
2022-05-25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