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王莺作品:正月十五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王莺 | 发布时间: 2024-02-24 | 538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元宵,一个吃食。元宵,一段时间。元宵,一个节日。 大致就这么多了。

北京前几天前的雪与今天的元宵,月亮,灯火擦肩而过。很遗憾在城南没有看到雪打灯,听说城北山区背阴处还有。不禁让人问:因何白雪欺春色,只为灰尘霸冬归吗?

元宵节总是要吃点吉祥如意的,寓情于景。   

过去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霄节。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满大街的灯笼和手摇的元宵铺子前排着的长队。用大笸箩摇啊摇,像滚小雪球儿一样,一笸箩摇出很多。现摇现吃,才好吃。一个元宵几分钱到几毛钱到今天的二元多一个,历经了十几年?这几年北京才又有了汤圆,只要用手一包,省事多了。       

摇滚的元霄面儿,是在仿照积雪的松软茸茸。中间有个馅儿,用雪霰样的半干半湿的糯米面,煮出来,煊腾滑润。汤,是白的,稠的,趁热喝。只因这一套下来,这吃食才能有了时间概念,才有了节日的灵魂。

元宵节的形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程。在西汉时期,正月十五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特殊的重要日子,但正式产生元宵节这个概念,确实在曹魏之后。从唐代开始,元宵节看灯,才成了一种固定的习俗。

最欢乐的一次。好像是二十几年前,在家门口的丰台正阳大街上,有几千盏灯,上万朵火影,各式各样的,各个单位比着赛着的挂灯笼写灯迷,热闹极了,太繁华了。

最伤感的是《红楼梦》一开篇里的英莲在这天走失。本应团圆的日子,曹雪芹由此不特别重点地写了这个女人一生。

元宵节为什么看灯呢?我国民俗中很多节日都要和灯有关,张灯结彩,火辉煌,万家灯火,灯火阑珊…….当然,这一定和星星点灯有关,和明亮有关,和期盼有关,更和用探射光芒与对抗黑暗觉醒有关。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具毁灭性的打击,莫过于孩子出了什么事情,尤其是唯一的孩子。富庶的江南甄家,就是在元宵节这个普天同庆的喜庆日子里,唯一的女儿英莲,因为看灯而丢失了。

对于一个家族,《红楼梦》的贾府来说,另一个元宵节却成了他们真正的“狂欢”。其实,这次属于贾府人的“狂欢”,只持续了六七个小时。确用一年多的时间,耗费了大笔的银子,只为了短短数小时。不过,贾府人认为值得,因为他们家的女儿贾元春,元春,成了贤德妃,他们认为,这将会给贾府带来无上的荣光。《红楼梦》中的两个元宵节,一个丢了英莲,造成了姑苏甄家的毁灭;一个成就了贤德妃,但却造成了贾家的毁灭。

元宵节起源说法很多。其一为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所以,如果从西汉时期算起,它在中国已经绵延存在了两千多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元宵节是一元复始、大地春回之日。一个“闹”字,强调了中国人的意气风发,活力无限。

“夜”为“宵”,正月十五,新春第一个月圆之夜,月光如水,灯火通明。

今晚,月亮一定很亮,花灯很也美,元霄,汤圆,满满地洁白粘糯。

似乎从这天开始,年,真的过完了。似乎从这天开始,似水流年,又刚刚开始,通透,净白,甜蜜。

今夜,明天。


image.png


作者简介:王莺,女,北京海淀区人。 2016出版个人散文集《北京花事》,1980年起在《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发表作品。多次在《北京文学》发表诗歌散文等。建党百年征文《迎接周总理那束鲜花》获一等奖,并发表各大报刊。辅导小学生作文比赛获一等奖三次,二三等奖若干。

编辑:美晨

最新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