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诗人刘雅阁荣获丁香诗歌奖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美晨 | 发布时间: 2025-04-18 | 41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1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城区委区政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十月文学院承办的2025“百年丁香诗会”系列文化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开幕。



(图1、丁香诗歌奖颁奖典礼)
 

开幕式现场揭晓了首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优秀作品。在一年时间内,征集活动吸引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955人次投稿,共收到诗歌作品6.8万多首。最终评选出社会组12件优秀作品。北京诗人刘雅阁从众多投稿者中脱颖而出,荣获丁香诗歌奖。

刘雅阁潜心诗歌创作,近年来成绩斐然。她曾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诗人奖主奖,首届紫荆花全球抗疫诗歌大赛一等奖,张家界国际诗歌节全民诗歌大赛二等奖,世界华语童谣童诗大赛二等奖,人人文学奖最佳女诗人奖等多项殊荣。其作品见于《诗刊》、《绿风》、《延河》、《诗歌月刊》等文学刊物,并被译为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俄语、土耳其语等多种语言。



(图2、百年丁香诗会开幕式)
 

诗歌创作之余,刘雅阁作为中国诗歌春晚形象大使及华语诗歌春晚公益推广大使,长期投身诗歌文化推广活动,尤其为基层民众的诗歌文化建设做出了许多具体而微的工作。除此而外,刘雅阁应该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位自驾车赴北极腹地探险的女诗人。她的阳光、豁达、干净、纯粹和人格魅力为她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与人们的由衷喜爱。

刘雅阁的艺术历程将激励着更多写作者深耕诗歌创作,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热爱诗歌。期待她在未来继续以笔为媒,书写更多动人心弦的诗篇。

据悉,在“百年丁香诗会”开幕式后,资深媒体人韩家水对刘雅阁进行了采访如下:

韩家水:谈谈你对中国诗词的理解?

刘雅阁:诗歌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在文明史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是衡量一种文明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民族再强大,诗歌也不会多余,再贫穷,诗歌也不能缺少。中国是诗歌大国,我们的孩子从呀呀学语时就开始接受诗歌的熏陶和启蒙教育,这在全世界各民族中是很少见的。而中国诗词是东方美学的典范,凝结着我们的民族审美基因。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天地意识,这些都指向中国人独特的生命感知与深刻诗思。多少金戈铁马、楼台阁榭,都已灰飞湮灭,只有诗歌,这种一字千金的重构能力,依然在千年后,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韩家水:参加“丁香诗会”你有什么感受?

刘雅阁:北京西城作为“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文脉绵延、底蕴深厚。而法源寺素有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的说法。法源寺的丁香诗会,以明清最为鼎盛,是京城春日的一桩盛事和雅事。我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丁香诗会,亲身参与、亲眼见证这种文脉的延续。

韩家水:你最喜欢的描写丁香的诗词是什么?

刘雅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韩家水:作为诗人,你是如何创作的?

刘雅阁:诗歌创作涉及的方面很多,但最基本的一条是以“我手写我心”,即将我的所思所感所想,包括我们眼睛看到的现实,经过诗人之手提炼过的现实,以及最后通过诗歌作品呈现出来的艺术真实。诗歌是诗思的汇聚,情感的载体,是鲜活的心灵史,个人史。诗人用作品反映我们生存的时代、生活,以及我们的独特感受,力求做到艺术性、思想性,现实性共芬芳。

韩家水:你为丁香诗会送上什么祝福?

刘雅阁:以花为约、以诗为媒,愿诗心与芳蕊共舞,笔墨携清芬齐飞。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丁香诗会爱上诗歌创作,积极参与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



获奖诗人简介

刘雅阁,女,北京人,2015年自驾车赴北极腹地探险,著《自驾万里征北极》。
  曾获中国青年诗人奖,百年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丁香诗歌奖,紫荆花诗歌奖全球抗疫诗歌大赛一等奖;张家界国际诗歌节全民诗歌大赛二等奖,人人文学奖最佳女诗人奖,世界华语童谣童诗大赛二等奖等。作品发表于《诗刊》《绿风》《延河》《诗歌月刊》等,出版诗集《徒手攀岩者》。

(图片1、图片2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畅谈文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