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我踏金鳌海上来 —— 记无锡市通商中心会长、致公党无锡市委文体委副主任 丁康权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美晨 | 发布时间: 2025-04-29 | 1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丁康权 笔名逗号 致公党员

政协无锡市梁溪区常委

无锡市通商会中心会长

著名诗人

电视记者、编导兼制片人

文化学者、经济评论家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无锡市滨湖区作家协会主席

江南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逗号书院创始人

引子

相传张謇小时候非常聪明,十二岁在蒙馆读书时,先生见门前有人骑马而来,即随口出了一条上联:人骑白马门前过。命张謇对出下联。张謇应声对道:我踏金鳌海上来。

1894年,张謇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恩科状元,实现了他少年时代的梦想。

文学春秋

一百年前,张謇来到如东大海边上的大豫,振臂一挥,率领开垦大军,向大海要田,开垦拓荒,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后人为了纪念张謇的丰功佳绩,在张謇组建的大豫镇垦牧公司所在地,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张謇铜像。

丁康权,1966年4月,出生在这块浸润张謇实业报国抱负的土地上。作为出生在大海边上一个贫苦家庭的孩子,家境贫寒,但丁康权与张謇一样有着远大的抱负,每当高中时期的丁康权骑着自行车经过张謇铜像时,他就想起张謇的那句“我踏金鳌海上来”的豪情壮语,内心充满对张謇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向张謇学习,沿着张謇的足迹奋进。



自此,丁康权发誓用自己的文学之笔来纪念张謇这位伟人,所以他特别喜欢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诗里写道:“为什么我眼中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丁康权同样有着这样的深情。

“迎着地球在东方的誓言上放出麦子的光芒我们如此贴近麦地东方有一件人民穿的衣服……是我们相爱的波浪也是火苗照耀整个麦地的家园为此我和黄河一同醒来拿起所有的工具春天伴随我们一同腾飞奔向一片片金黄的光芒!”



心在麦地里灿烂

这是丁康权在九十年代初期创作的诗歌《中国,我有一片麦田》,并获得全国农民诗歌大奖赛金奖,这充分地印证了他的文学基因与这块土地密不可分。

1986年9月,丁康权带着简单的行囊只身来到省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读书。向往文学的他,从没放弃对文学的钟爱,利用业余时间兼读了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他来到太湖之畔无锡,开始了艰辛的立身之行、萦梦之旅。

1992年的春夏之交,他的心被一则上海戏剧学院编导专业招考信息深深打动了,于是毅然辞去了建筑设计院的“铁饭碗”,东进上海考研。他在全国900多名应试考生里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名列初榜公布的19人之列,被面试官——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余秋雨教授称为“编剧方面的可塑之才”,只可惜在最后的文化测试中以三分之差“功亏一篑”。

年轻的张謇求知若渴,刻苦攻读,终于考中状元问鼎才华的顶端。丁康权也全身心投入文学的怀抱,将青春的激情灌注于笔端,一首首精妙的诗句、一段段情感的表白、一篇篇芬芳的铅字,刊登于众多国家级媒体。

2018年,凤凰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文学作品集《寻梦的时光》诗歌集、散文集和新闻集三本书。在《扬子晚报》《扬子江诗刊》《太湖》《金山》《三角洲》《诗歌月报》《作家报》《中国改革》《中国外资》《国际金融时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200多篇各类文学、经济、社科类作品。

图为:丁康权的散文集《寻梦的时光》



2020年,他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和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同年,当选无锡市滨湖区作家协会主席、无锡市滨湖区文联副主席。他撰写的《大宋宫词——反攻》《荣巷的青石板街》以及大唐系列《英雄美人》《李显》《六味帝皇丸》《狼图腾》等历史史诗,大气磅礴,纵横开阖,彰显了新时代诗人独特的风范。



图为:丁康权在鲁迅故居

2022年9月,第一期江苏省县区作协主席、秘书长文学组织工作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丁康权非常荣幸被选为第一小组组长,并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用王国维所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要经过三种境界,着重结合三十年来个人从政、从商、从文的三个不同人生阶段的成长和文学的关系进行交流分享。

2021年至2024年,丁康权以江苏省张謇研究会成员的身份, 全省及全国范围内传播张謇精神,先后参加了南通、无锡、南京、苏州等地举办的以张謇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活动。2022年9月,跟随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江苏省张謇研究会名誉会长罗一民一起赴张家港参加了锡剧《雪宦绣谱》演出及张謇与沈寿的研讨会,并从“六个之情”撰写了八千字的锡剧评论《绣出各自的梦——评锡剧<雪宦绣谱>》,此篇文章在江苏省文联和江苏省作协等官方网站予以发表,进一步扩大了张謇精神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023年5月,丁康权参加完南通张謇论坛会议,他心有所触,引经据典,写下了张謇与南通如东的三段情缘,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得到了网友和专家们的好评。

他说,我从大海走来,张謇的“我踏金鳌海上来”,如澎湃的海浪时时冲击着我的心房,在文学的海洋里我将继续踏浪而行!



图为:丁康权在张謇纪念馆

商界遨游

爱国实业家张謇,解决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做生意是为什么?实业强国,反哺民生。他用一生作答。

2023年4月,无锡市通商中心揭牌仪式暨张謇精神与江南文化论坛在美丽的太湖之畔无锡举办,200多名在无锡工作、生活的南通籍成功人士齐聚一堂,共襄盛举,畅谈张謇精神,探讨锡通融合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丁康权被推选为无锡市通商中心会长。他说,无锡市通商会中心将以“张謇故里,文化立会,通商通天下”为宗旨,整合资源,积聚优势,抱团作战,放大商会效应,更好地推进南通、无锡跨江融合,助推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丁康权在无锡市通商中心揭牌仪式暨张謇精神与江南文化论坛上讲话

十年前,他是无锡如东商会创会会长,将近3万在锡的如东籍人士,近千名企业家汇聚在一起,将第二故乡无锡建设得更加富庶文明的同时,也不忘反哺第一故乡如东,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图为:丁康权参加十四届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

十年后,他成为通商中心的会长,在短短一年里,多次组织锡通两地的调研、考察、交流,发挥“平台+”效应,积极开展双向交流活动。同时,在通商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促成一家国字号企业二期厂区有望落户通州湾、北京新能源项目有望落户无锡滨湖区,除了锡通两地的企业家,北京客商、上海客商等也纷至沓来,为“通商通天下”的理念作了最好的诠释。



图为:南通市委原副书记、无锡市委原副书记袁静波向会长丁康权授牌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从一位农家学子到无锡传媒界的成功人士,丁康权深知“不啻微茫,造炬成阳”的道理,成为一名有着丰富阅历和创业故事的企业家。



图为:丁康权在老舍故居

1990年盛夏,丁康权从省城一家建筑院校毕业,分配到无锡一家农垦设计院工作。初到无锡,一贫如洗,被俗称为“一二三”,即一条被子、两只热水壶、三捆形影不离的书,这就是丁康权告别省城出道无锡时的全部家当。

1994年一篇稿子改变了丁康权的人生轨迹,在当年的《华东信息日报》头版上,他发表了一篇关于金融诈骗的力作名“卷骗四千万”,令业界震动,反响强烈,无锡市政府破格引才,让他担任无锡市体改委办公室秘书、《改革导刊》杂志副主编。1997年,他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无锡电视台优先录用,开始了8年电视传媒生涯。

从1997年10月到2005年3月,8年的电视传媒工作让这位寻梦者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智慧和潜力,丁康权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创优上,忙碌的工作对他来说却是一种乐趣。

1999年至2005年,他参与制作的电视评论节目分别获得江苏省政府一等奖和二等奖。特别是2005年2月6日,由他全程策划导演、全市首创的以“诚信为本·商德为魂”为主题的无锡十大经济年度人物电视颁奖盛典,在无锡广电大厦一千平米的演播大厅举行,将无锡经济界的大腕周海江、蒋锡培、黄丽泰、吴国平推向全国,令世人瞩目。这一系列的成功让丁康权成为无锡传媒界的骄子,为他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和无尚的成就感。



图为:丁康权作为主创人员制作的电视节目获江苏省一等奖

2005年3月,他毅然离开相伴8年的无锡电视台,走上了自主创业的新道路。创办了“无锡新三角经济研究所”的同时还接手了“无锡财富时代传媒策划有限公司”,进行了升级版的媒体整合和创新开发。2009年6月,由“财富时代”改名而来的江苏盛世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又再接再厉以品牌和创新享誉江苏,采用电视栏目制片人体制,强势运作无锡电视台和教育电视台的独家代理科技类和经济类的制片人栏目,结合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开辟《财富人物》和《如东商人》专版的平面媒体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利用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三个城市的各个区域户外广告媒体的优势,倾力打造出江苏省内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网络,营造无锡新三角经济圈!



图为:丁康权接受电视台的采访

创立的 “盛世天下、盛玺文化”两大品牌,已形成跨越式发展,疫情之后,步入2024年的春天,客户对象已经从单一的房地产客户向餐饮、建材、酒类、园区开发等多元化进军,合作地域已经遍布无锡、苏州、南通等地各县区,发展为集户外广告、活动策划、电视制作、食品营销、招商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传媒公司,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传媒文化的一颗明珠。

不断学习,不断奋进。丁康权,毕业于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现任江苏盛世天下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盛玺天下文化交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华晶飘之霖纯水有限公司董事、无锡市新三角经济研究所所长、南通盛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饮水思源,心系民生”是丁康权作为一名张謇式企业家的最基本态度,他先后组织40多个企业家,到西藏经济开发区和青海海东区进行考察调研,捐款捐物,洽谈农业和食品项目,为青藏高原地区贡献一份“爱的力量”。作为张謇精神的继承者,他将实业兴邦的家国情怀作为其终身的信仰追求,真正担起了一名企业家的使命和责任。



图为:丁康权会长率领无锡市如东商会赴青海循化捐资助学活动

参政为民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

在从事文化产业的同时,丁康权还担任许多参政议政方面的社会职务:政协无锡市梁溪区常委、政协南通市如东县委员、致公党无锡市文体专委会副主任、无锡市社科联常务理事等,领导创建的无锡市新三角经济研究所还喜获“社科先进学会”称号。



图为:丁康权参政议政现场照

和张謇为国做事的理念一样,丁康权也积极投身于参政议政之中,尊重规律、关注社会、聚焦前沿,以问题为导向展开调查研究,不尚空谈、不务虚名,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他连续四届当选政协无锡市南长区、梁溪区委员;在2022年当选为政协梁溪区常委;连续两届当选政协南通市如东县委员;参政议政提案及调研报告达30多篇,撰写的提案议案多次被作为两会交流文件。撰写了《南长古街的商业发展对策研究》《探索南长区公益与商业广告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新常态下“滨河新城”产业造城开发运营新探索》等一系列提案议案。



图为:丁康权提案在《无锡政协》杂志刊发

2012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稿《加强政府舆论引导,有效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席的赞许,同时获得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和致公党江苏省委优秀调研报告。2020年,提出的《跨江融合,加强如东无锡经济合作》的提案,被如东县政协评为优秀重点提案。2022年2月《关于“新中山路”文化商圈赋能发展的对策研究》在《无锡政协》杂志刊发。2024年在无锡市梁溪区两会上提交《关于崇安皇亭食集开街》、《加强改进调研报告 发挥委员主题作用》调研报告,其中《加强改进调研报告 发挥委员主题作用》荣获了2024年无锡市梁溪区两会的优秀报告……在这些提案中,他都将对社会的深入思考放入其中。

怀揣一颗公仆心,丁康权还特别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多次为慈善事业捐款。作为如东商会会长,他发起会员爱心捐助,帮助现居住在无锡梅村的如东籍6岁男孩,成立了爱心公益基金,募集爱心公益基金,率领商会会员赴青海、西藏等贫困地区扶贫助困。

兼济天下

张謇先后兴办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着力开垦苏北沿海的滩涂荒地,开中国股份制企业的先河……

“强毅力行,通达天下”是高度凝练的新时代的通商精神,也是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先生的真实写照和精神气质。

丁康权传承张謇先生的实业报国情怀,生动诠释“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创业精神。他创立了“三体两翼”的文化媒体机构,先后创办了“三体”——江苏盛玺天下文化交流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盛世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南通盛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两翼”——无锡市通商会中心,无锡市滨湖区作家协会。



图为:江苏盛世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不仅能独善其身,丁康权也实现了兼济天下,在通商中心的凝聚下,100多位锡通两地的企业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使商会能够立足江苏、扩散全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的关注目光,先后引入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地的客商前来无锡、南通两地投资落户。



图为:江苏盛玺文化交流发展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丁康权当选无锡市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作为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他将触角延伸至加大拿、瑞士、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挥侨商会桥梁纽带作用,致力于为全世界的企业家沟通和合作提供服务和资源。

2022年12月当选无锡市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利用自己在电视台十多年的编导和电视制片人的工作经验,多次担任评委指导无锡直播行业主持人从业规范。2024年1月30日,作为无锡市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出席年会,并与周文栋副市长交流和汇报了对“加快推进走向全球的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积极探索形成无锡经验”的独特看法,并计划形成调研报告。

2023年9月,无锡市通商中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的成员单位,为了进一步扩大朋友圈,推进一体化进程,由通商中心牵头的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作为六城市合作项目之一,在无锡太湖学院举行了签约仪式,有力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在国家提倡的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丁康权发挥他在经济理论实践之长处,及文学创作、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将文、政、商、学四维一体、有机结合,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增光添彩。可以说,他是文化交流的执大旗者,是商会创始人、政协委员、作协主席,也是一身书卷气的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电视记者兼制片人。在文学界,他如临仙境,挥洒自如;在商界,他如鱼得水,自由遨游;在政界,他如鹏展翅,翱翔万里。他的人生就是春花夏雨秋月冬雪,在《寻梦的时光》里绽放!



图为:丁康权在荡口古镇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张謇用一生之实干,践行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无怨无悔。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丁康权正沿着先辈的足迹阔步前行,必将“我踏金鳌海上来”,开创崭新的未来!

安娟英推荐

畅谈文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