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上午,著名作家王晓廉获奖作品集《从源头奔向大海》分享会,在北大纵横四楼作者面对面会客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文联主办,海淀区政协委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出席分享会, 国家一级作家、评论家鹏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张俊杰,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当代青少年作家创作中心主任曹孝忠,著名作家、诗人、青州作协主席张雯,新华社半月谈新媒体中心编辑蒲江霞、著名导演柴金龙,尚8文化集团摄影师刘晓平和作家、诗人梁衍、张吉清、云朵、五月、王革及北下关热心读者等30多人现场参加,线上20000多名观众观看直播。分享会由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主持。
分享前,海淀区政协委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先生首先简单介绍了创建“作者面对面”活动的宗旨、理念和“4+1”运营模式,对王晓廉老师来作者面对面分享表示欢迎,
王永武在主持分享活动开场白中谈到,王晓廉先生的《从源头到大海——黑龙江游记》是一部开创性的作品。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记述黑龙江全程风土人情的纪实性散文著作。这本书不仅填补了历史留下的空白,更是一部黑龙江流域的小百科全书。它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我们展现了黑龙江的壮美与神奇。 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王晓廉先生带领团队从黑龙江的源头兴安里湿地出发,一路跋涉,历经三个月,行程4440公里,最终抵达入海口。他们风餐露宿,不辞辛劳,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了黑龙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人文故事。这本书不仅是对黑龙江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深深的热爱和敬意。
为了此次分享,王晓廉老师不顾年老病后才初步康复,就自己动手制作了精美课件,精心挑选照片,准备讲稿,几易其稿,其严谨作风和学风令人敬佩。分享中,他坚持站立讲解,话语缓慢、语音不高 ,但力求每个字能清晰表达,举止有度,一言一行,尽显学者风范。
他以《情牵黑土地 讴歌黑龙江》为题,从自己的工作经历说起,讲述自1974年《解放军文艺》发表第一首 诗歌开始,50多年来,不论做什么工作,都没有放弃文学创作。
他说,好文章都是深入火热的生活得来的,当兵期间,主要写政治抒情诗。复员回地方后,把创作重点放在写北 方边疆特色作品上,我 曾多次深入到黑龙江省 内的赫哲族、满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村庄, 挖掘民族风俗和劳动生活,也曾深入到马场鹿场、山乡鱼乡、边防连队体验生活。仅家乡域内的兴凯湖,就去采风60多次,并邀请两位摄影家一起跨境到俄罗斯兴凯湖南岸采风半个月,先后创作出版散文集《碧梦 千回兴凯湖》《大美兴凯湖》《美哉兴凯湖》三部。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晓廉也在深深思考:人生短暂,应该集中精力 去做那些有价值的事情。2018年7月,已经69岁的他带领两名青年摄影师(后3人), 驾车踏上从黑龙江源头——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里湿地,直到 入海口——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的奥泽尔帕赫、横 跨中俄两国的全程4440公里的考察采风活动,耗时大约两个月。在行程中,他基本是每游到一地,当日完成每篇散文游记。 回来后,我用一年多时间,补充润色完成了这部有24万字、230多幅图片的纪实性散文著作《从源头奔向大海——黑龙江旅行记》。
他指着每一幅精选的图片,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讲到激动处,不时落泪,令现场观众动容。《从源头奔向大海》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2023年12月,该书获得第十届“冰心散文奖”。
最后,王晓廉谈自己多年的几点创作经验和体会:一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文学之路就是一项长跑运动,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梦想。坚持才能取得点滴成 绩。二是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深入采风,才能汲取积累丰富素材,创作出符合人民需求的优秀文学作品。 要多与当地人交朋友,多交谈,才能得到真话、真心、真情。三是好作品要经得住历史考验,要克服虚荣心,认真细心 打磨作品。
在现场互动环节,现场嘉宾和读者踊跃发言。
著名作家鹏鸣认为,王晓廉的《从源头奔向大海》这部游记散文,用一个全景式的镜头,全面的记录了从黑龙江到入海口流域的整个考察与体验。作者以细腻快捷的方式,敏锐而朴素的语言写下了这部里程碑式的游记散文,可喜可贺。我作为他的鲁院同学为他深感骄傲和自豪。亳不夸张的说,他的这部游记散文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可谓独树一枝。
当读完这部书时,躺在床上合目静思,那书中的场景在脑海里不停地闪现,时而波澜壮阔的喧嚣如歌,时而碧绿静谧的透亮见底;时而晨光喷薄而出的穿过江面的一片景致,时而黄昏的余晖映射渔民晚归的船只。我不得不又翻开它反复阅读…… 能把黑龙江流域的风土人情写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
读了《从源头奔向大海》这部力作后,深深地感到:这部作品情真挚,景清丽,执意追求其生活的实感和意境的俊美。 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他无时不在品味人生,无时不在游历祖国的山川河流,无时不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美景。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对黑龙江的无限挚爱与深切的眷恋。他把自己融入在文学的天地,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他的这部散文集以爆炸性的方式,给平静如水的文坛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我非常欣赏他的这部游记。由于时间的关系,尽管粗读了两遍,但它绝对值得我们推荐分享和阅读的。
著名作家张俊杰在发言指出,王晓廉的旅游散文《从源头奔向大海》既是文学,更是历史。既是抒情散文,更是游记美文。是突破传统游记旅游散文的新文体形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雪韵新章。把传统绘画冰雪审美融入创作的同时,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构建起黑龙江生态文化的精神家园。二是层叠之美。审美的双重定位,首先以人类学的视角,用考古学的凝视去描写黑龙江的自然人文风光,具有信史特征。三是水阔情长。不仅写黑龙江境内的风土人情,更可贵的是书写了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下游迷人的人情之美。见证了中俄人民的世代友好,是精神寻根和地域叙事的创作实践。
著名作家、评论家曹孝忠在发言中指出,这部18万字作品,分五大板块共计43篇散文,每篇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存的联系,从黑龙江源头,一路写入海口,像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串到连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慷慨地为读者输出了密集的价值连连的信息。
整部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作家为人们展示了其故乡的母亲河、黑土地的上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等文旅资源;二是传达了历史纵深感。散文中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也有历史考古调查研究。不仅有民俗学,还有气象学、地理 学宗教社会学等内容范畴,包罗万象;三是文章触角根脉深扎乡村自然,没有一篇描写大城市,而是将乡野文明更加接近融入大自然;四是在行文中,作家借景抒情,情景资金不足,引发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五是在行文中提供了许多详实的数据、资料、名称及地理地貌的介绍,这样具备文献价值,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实用价值;六是作品放言干净利落、简洁生动,朴实清新有美感。
曾几次跟随王晓廉一起采风、担任摄影任务的刘晓平,深情讲述了在采风中遇到的传奇故事和异域风情,对王晓廉扎实深入的采访给予高度评价,也让现场和线上的观众看到一个作家真实的一面。
分享结束后,王晓廉还为现场观众签名,并合影留念。
2024-11-25
凡俗的人生,深沉的情怀——读王希文先生巨著《难忘的足迹》有感
2024-11-14
墨染春秋书岁月,德馨艺湛耀凡尘——对话八雅先生刘永国:探寻传统文化的诗意人生
2024-11-04
2024-08-09
2024-05-29
2024-05-23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未来研究分会“三会合一”聚焦多维赋能旅游协调创新发展
2024-04-19
2024-02-19
2024-02-19
2024-02-19
2024-02-18
2024-02-08
2024-01-31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