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钟灵毓秀、历史悠久,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人皆知之:张掖就是甘州,甘州就是张掖。那么,历史上的张掖(甘州),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看下面的一组老照片,一定会惊讶到你!
1910年,澳大利亚人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来到中国西部的张掖考察。他走遍了张掖的每一个角落,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很多照片是第一次曝光,为研究清末中国甘肃提供了非常生动、直接的材料,值得收藏!
莫理循来到了八坝(今永昌县八坝),山脚下是一处农庄。远处那些建筑,是居住的房屋和仓库。在农庄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还能看到耕耘过的痕迹。
八坝,位于永昌县六坝乡。这里山美水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1936年,著名的“八坝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红军取得重大胜利,彻底打击了马家军的嚣张气焰。
1910年,莫理循来到了永昌县钟鼓楼前,拍下了这张照片。永昌钟鼓楼,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是永昌历史文化的象征!
钟鼓楼的建筑形式为楼阁重檐庑殿顶共二层三檐。从上到下悬挂着三块牌匾,“中天一柱”、“怀柔西域”、“玉关通道”。钟、鼓皆位于一层楼台之上。
莫理循在永昌县东35里处,看到了一处荒废的村庄,村口有一群人在晒太阳。还有骑马的旅人在这里歇脚。看到有人对着他们拍照,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永昌县,明代置永昌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永昌卫为永昌县,隶凉州府。解放后,永昌又归武威专署所辖;1981年,永昌县划属金昌市。
这张照片,是莫理循拍摄的自己的考察车队,人马正在路边休息。在这两辆马车上,装满了物资。放眼望去,四周的一切都呈现出土黄色色调,远处的山峦连绵不绝。
1910年,莫理循以《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中国西北之行。这一路大多是黄土高坡和戈壁滩,可谓北尝艰辛。他拍摄了大量照片,填补了文字记载的缺失。
莫理循一行人来到张掖一家客栈。在这里,他见到了一名来自山西的票商。所谓的票商,是指明清实行票法时经营票盐的商人。这名票商衣着考究,眼神中透露着精明。
清同治后,票商持有据为永业的盐票票本(环运凭照),他们本人不一定运盐行销,而是将票本租给别人运销,坐收厚利。而且,票商拥有子孙相传的垄断特权。
这张照片,拍摄于山丹县城西10里处,见到了“大佛寺”的雄姿。大佛寺也叫"土佛寺",始建于北魏(公元42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照片里,100多年前的大佛寺背靠高山,前面地势平坦,何等雄伟壮观。然而,历史上的大佛寺,屡遭毁建,1971年彻底被毁;1998年复建并正式开光。
1910年,莫理一行人循又来到了水泉(今永昌县水泉堡)客栈,定好客房后,将他们的马车停放在院内。客栈后面,能看到水泉堡高大的城墙和城墙上的垛口。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很多商旅在途中都需要投奔客栈休息,这样的客栈在当地非常普遍。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影视剧中的龙门客栈情节来。
在西行途中,莫理循突然听到一阵驼铃声。他扭头一看,远处一支驼队正在向远方跋涉。骆驼的背上驮着货物,前面只有一人带领驼队。驼队,让空旷的戈壁滩上显得有了生机。
西北的沙漠和戈壁滩上风沙多,车辆和马匹不适合长途跋涉。而骆驼是沙漠里天生的运输和代步好手,而且价格低廉数量众多,是不可代替的沙漠运输工具。
莫理循一行人在路上,偶然见到了两名峡口当地的差役,他们身穿制服,一高一矮。两名差役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感到很好奇,下马站在路边看着莫理循。
莫理循一路西行,亲历、亲闻、亲见,留下了大量可靠的记录。特别是沿途拍摄的照片,为今人留下了许多消失了的人物、景观和重要的历史时刻。
莫理循在差役的指引,来到了峡口(今山丹县境内)城门前。在古代,峡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明清两代,属山丹卫管辖范围,军事地位相当显要。现在,城内西城门洞和过街楼至今还保存完好。
在黑泉(今高台县黑泉)附近,莫理循见到了建在路边的一处农舍。房屋的墙壁和围墙,全都是用土坯垒砌而成。房顶上晾晒着干草,门前停着一辆马车。
民房前是耕耘好的田地。在过去的西北,像这样的土坯房是很常见的。这种房子建造简单,冬暖夏凉。在六七十年代,一些偏远的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房子。
这是位于张掖郊外的一处教堂,房屋建造样式中西合璧,屋顶檐角上矗立着宝塔。屋脊正中间立着一个十字架。教堂三面建有围墙。
1910年,莫理循在路上见到两名牧童。他们身穿棉衣,披着一件毛毡御寒。还有一只大黑狗跟随在他们身边,远处的羊群正在吃草。
1910年,莫理循西北之行时,为了安全起见,他雇佣了一名当地猎人做他的保镖。在一棵树旁,他给保镖拍下了这张照片,好威风!
这名护卫扛着一支土枪,斜挎着一个装子弹的小包。从他的动作和神情看,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资深猎人,作为莫理循的保镖绰绰有余。
这张照片,拍摄于花墙子(今高台县红寺坡)。这里有一座寺庙,因为墙壁是红色,因此叫红寺庙。该寺始建朝代为明代。1968年,由于历史原因被毁。现在,红寺庙遗址得以保留。
在红寺庙附近,莫理循见到了寺里的一名僧人。他身上穿着破旧的棉衣,手里拿着一本经书。背景里,红寺庙的屋脊和围墙清晰可见。
在山丹县附近,莫理循看到了一段高大的土墙,有明显的人工垒砌的痕迹。询问当地人才得知,这是一段长城遗址。这里的古长城分为两类,一种是汉长城,另一种是明长城。
显然,照片中的长城为汉代长城,大多以壕沟代替墙垣。山丹汉明长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誉为"露天博物馆"。
在山丹县,莫理循见到了一座巨大的白色舍利塔。在塔下,好像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远处,青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白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精华。
1910年,莫理循登上张掖南城门上,站在高处极目远眺,一栋栋房屋栉比鳞次,非常壮观。一座寺庙的楼阁清晰可见。最远处,青山连绵不断。
1910年,莫理循来到了永昌县城。在一条热闹的街道上,他看到了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他背着一支竹筐,而他的脚上,却戴着一副沉重的镣铐。
原来,这是永昌县的一名罪犯,被罚当街示众。街上的人们第一次见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都好奇地站在路边观望。
莫理循站在河流旁,看到了一座水磨坊。磨坊建在河水之上,依靠水流的落差作为动力,带动磨盘转动,把谷物磨成粉面。
时值初春,河里的冰还没有全部融化,岸边的柳树已经冒出了青芽。
莫理循在路上遇到了一名赶着马车的男子。车轮是木头做的,和人一般高。马车配备了两匹马,男子扛着长长的鞭子。莫理循为也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这种大轮子马车,在过去的甘肃地区非常常见,是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马车结实耐用,能装载很多物品。
行至花墙子至胭脂堡之间,莫理循好不容易才看到一个村落,村子的名字叫“深沟村”。
在旷野之中,有这样第一座孤独的村子。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塞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恢弘苍凉。
莫理循前往肃州(酒泉市肃州区)途中,在客栈旁边,遇到了两名喇嘛和一名妇人。一打听,他们也是要前往肃州。
三人身上背着行李和羊皮大衣,都拄着拐杖,他们靠着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其中一人,手里还拿着旱烟袋。
莫理循在山丹县城西15里处的一个村庄前,拍下了这张照片。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人们坐在房前山太阳,两个孩童在路边嬉戏。
写在最后:莫理循的中国西北之行拍下大量照片,反映的都是当地的独特建筑和风土人情。莫理循一路西行,亲历、亲闻、亲见,留下了第一手可靠的记录。可是,大部分的照片和文字资料,仍然存放在悉尼米歇尔图书馆,并未公诸于世。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100多年前甘肃张掖的真面貌。
2024-09-09
2024-09-01
2024-08-09
2024-08-05
2024-07-24
2024-06-19
2024-06-15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