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溆浦(八首)
初进枫香瑶寨
这块土地一直举着有尖刺的火炬
明代的瑶族兄弟就是在这里拨开枫叶建的寨子
他们率先取火
他们知道这里不仅燃烧枫叶,也燃烧浪漫主义诗歌
枫树的树杈,是屈原的血管
这里地处湘西,血很容易燃烧
瑶寨的主人今日也热情如火
他们取用枫香坪的海拔八百米的火焰,为我烧熟了
腌腊三年的猪头、溆浦鹅、乌骨鸡、野蜂蛹
而米酒的“高山流水”,则沿着长桌一路汹涌
瀑布般,直至我的喉咙
劝酒姑娘们的高海拔,也是不容置疑的
眼下,虽然还没万山红遍,枫树还在缝纫赤旗
但我浑身的热血,已经涌动
就像当年屈原刚上岸溆浦,便想写作他平生的
第一首浪漫主义诗歌
兔毫若瀑,竹简像枫叶一样哗哗作响
枫香瑶寨的“云端瑶池”
我断定走近瑶池的所有女子,都是七仙女
她们会一个个解开腰间的彩虹
至于走近瑶池的男子,那就身份复杂了,可能
是玉帝,可能是托塔天王,也可能是
偷蟠桃的那位,我难以确定
这翡翠般的叮当作响的水滴
如果来自天上,那只能是月光的凝结
若是引之人间的,那只能是
漓江或者九寨沟,这我能断定
后来知道了正确答案,是来自雪峰山
山峰戳破了湘西的云端
天宫,那冰清玉洁的腊月,流了下来
这水的纯洁程度,流往下游之后
还有了人文领域的应证:
这琼液入了溆水,入了沅江,再通汨罗江
屈原一见,知其高洁与端庄
从而纵身一跃,将其无法实现的抱负,干脆
直呈九天
他推测瑶池之上,政治可能清明
此水纯洁如此,直叫我一边洗脚一边流泪
上善果然若水,今日淋漓尽致
女子们男子们,在你们一个个跳入池中嬉水之时
皆不妨一边欢闹,一边偶有伤心
想一想三闾大夫、离骚、楚辞、粽子、龙舟这些
用粽绳扎得很紧的词汇
屈原把悲愤带到了溆浦
我在溆浦的谷地与花海中行走
走得小心,但我的这双厚底旅行鞋,还是
沾满了两千三百年前的淤泥
就是那几年,屈原把政治与悲愤带到了溆浦
他布鞋上的泥,与我旅行鞋上的泥
成色一致
但是屈原,迅速爱上了这里的土地与人,他在
溆浦百姓与“山鬼”的襄助下
酿造出了中国诗歌的浪漫
从此中国诗歌有了具象的山水,有了植被与香草
有了奇诡、曼妙与象征
就是在这里的淤泥之上,屈原张口歌唱
中国诗歌,就此有了源头
奔腾的溆水、沅江、湘江,都出自
他撼动天地的口腔
楚辞有如口哨
自由而尖锐,所有的鸟类包括凤凰一起舞动
政治体现在文人身上,只能是悲愤
如果他像腰间的佩剑那样正直
悲愤体现在文人身上,只能是诗歌
若是他一身热血滚烫如太阳
淤泥并不可怕,这也是丰饶的一种呈现
关键是诗,这是
与土地互相对视的东西
这是大江大河,这是奔涌,这是带节奏的理念
我一直关注着屈原带到溆浦的东西,以及他的步姿
至今,我也走得很小心
我对土地充满了热爱,并且敬畏
写在沅江与溆水交汇的大江口
沅江水与溆水看不见区别,都是绿色涟漪
无非是沅江开阔,溆水狭窄
这与政治恰成反比,沅江那边的政治狭窄
而狭窄的溆水通往的溆浦,却是
洞开之地,太阳与橘林闪着绿油油的光
当年的贬官屈原沿沅江舟行此处的时候
多有犹豫,他拿不准
他的舟船若往狭隘的溆水走,究竟好不好
他在《涉江》这首诗里,描绘过那时的犹豫
那一刻,大江口所有的涟漪都等着他
溆水深处的橘林也等着他
他后来才弄明白,狭窄的溆水所通之处
香草竟如此开阔茂盛,竟会
在他飘逸的衣衫上,一丛丛地排列出
《九章》《天问》《山鬼》《离骚》
后来,政治就更加开阔了
他走过溆浦,愤而投向汨罗江,政治的内涵
已达到了无穷大
汨罗也泛着绿色的涟漪
那种涟漪与这大江口的涟漪一样,你可以理解为
这是中国一代接一代的
朗诵、合诵与齐颂
大江口有座小小的屈原庙,镇民集资建的
小小的彩塑屈原就坐在我对面
我持单根线香,三鞠躬
我想,现在的我,应该是代表着我身后沅江和溆水的
全部涟漪——这波动着的
中国最大的政治
绿色、清明、洁净、永恒
千里瑶寨,瞭望台
我四下观望都没有发现李自成,以及他疲惫的马
那时候他的一只眼睛已经瞎了,据说
眼球被一支箭带走
但他退守到这瑶寨的时候,依旧
手持火焰,把寨门口的那座福寿阁烧了
四下观望,没观察到历史,一只黄雀告诉我
硝烟蜕化为白云,已经数百载
我四下里望见的,皆是雪峰山一座座的峭壁
棱角分明,肌理凸显
这一排排的湘西汉子,只要给两把菜刀
都能跟贺龙闹革命
四下里皆是青松、桫椤、香樟、银桂
茂盛而尖锐,皆是
汉子们手里锃亮的家伙
一阵风吹过,霞光会抖出一面军旗
怎么会没看见历史与李自成呢,最近就听说
这位独眼枭雄死在溆浦
他在溆浦某地有一座神秘的老房子
他烧了福寿阁,但福寿二字最终还是打败了他
说实在话,这一排排的湘西汉子就是历史
彪悍、正直与雄壮,就是历史
这个瞭望台,能瞭望到湘西的四维空间
再说,寨门前的福寿阁也已被景区重建
比烧掉以前,更加宏阔
阁楼设有藏书处,书架上风云际会
只是不知道,那里有没有李自成的位置
有我的位置,那是肯定的了,因为
我今天捐了一册
我相信你能瞭望到
思蒙小镇
据说这个小镇的名字是屈原亲自改的
他当年路过,在此宿一夜
如诗如幻的雾气不断落在他的眉毛上和双肩上
他觉得“丝茅”这个名字不好
“思濛”,才恰当
老百姓很接受他的说法
老百姓其实是很懂诗意的
屈原不仅在政治上走在老百姓的心里
他的诗行也是老百姓脸上的笑纹
思濛现在演变成了思蒙
有些水分在字面上蒸发了
但是我现在仍旧看见了浩浩渺渺的溆水
以及横跨溆水的那座漂亮的风雨廊桥
我在小镇上买了一杯现磨咖啡
用小勺子,慢慢搅动夕阳
我现在遥望着风雨廊桥,一心希望
也有如诗如画的雾气,落上我的肩膀
我知道此刻,我是在怀想一位伟大的诗人了
他创造了中国的行吟诗,而我,正是
一位现代行吟诗的练习者
我希望我的作品里常有雾气濛濛
有屈原那样的抒情艺术,被我的小勺子
多多少少,舀着一点
思蒙小镇的名字是屈原亲自改的
他是改错者
我也想排个队
明月洞,屈原选此栖居
这就是明月洞,一处小小的峡谷
屈原抬脸,天空只剩一弯半月
天上明月
地上屈原
屈原选这里栖身九年,是有用意的
他内心皎洁,此地是他的镜子
每每抬起脸
精神就飞升了
半山崖上,有瀑布洞穴
屈原很喜欢在此坐读,月光支起一张书案
楚辞是明月洞的瀑布
我今天就听见了哗哗的响声
瀑布其实就是月光的倾泻
屈原皎洁的心灵悬挂在溆浦的山壁上
我真的听见了《离骚》的哗哗声
这月亮的光谱
在明月洞我还看了一出现场傩戏,戴面具的楚国亡灵们
当年,也是这样地向屈原展示正义
为赶高铁,我没能在明月洞久留
但有一小股瀑布,肯定是跟着走了
看见溆浦的农民开始插秧
身穿红 T恤的大伯下田了
他在媳妇的喊声里,开始插秧
溆浦的稻田大多是小块的,没法用机械
他媳妇把一大捆绿色秧苗捧给他,这是伟大的一刻
两千三百年前,屈原就在不远的地方
刚写完最后一则竹简,直起腰
《离骚》诞生
身穿红 T恤的大伯一步步弯腰后退
他插秧的速度,不比他媳妇慢
水田是一面小镜子,复制了溆浦盆地的蓝色天空
一只鸟飞过,映入水田就变身一支蚂蝗
这时候大伯就啪地敲了一下小腿肚
这时候身穿红 T恤的大伯腿肚子上,就有了
一丝蜿蜒的血迹
这时候屈原也剧咳了几声,口中
吐出一句诗
也是暗红色的,呛自他的心底
水稻站在两千三百年的这一头
水稻也站在两千三百年的那一头
五月的风一路吹拂,从屈原的脸颊,吹到
农夫的脸颊,又吹上
我的脸颊
溆浦两千年的历史一行一行插在水田里
嫩绿,笔直,蚂蝗游动其间
身穿红 T恤的大伯,又从媳妇手里接过一大捆秧苗
又开始勤勤恳恳后退
水田如竹简一样排列,千年的风
徐徐吹过,风速不变
我看见溆浦的农民开始插秧
碧绿的历史,规规整整
漂亮的《山鬼》就这样骑着生活
年复一年,《离骚》一样起伏
红衣服飘了起来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1
2025-05-19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2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