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艺那广袤无垠、璀璨生辉的天地里,有一位令人尊崇的前辈——董胜英。如今已80 岁高龄的她,回首往昔,那充满坚毅与奉献的曲艺生涯,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每一页都写满了对艺术的挚爱与执着。
长寿区四川扬琴、四川清音传承人董胜英
董胜英,女,1945 年 10 月出生于四川省叙永县。当时,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父亲为其取名董胜利,而母亲期望女儿长大成人能成为报效国家的英才,定名为董胜英。董胜英有两个妹妹,一家五口依靠父亲做杂活以及母亲在茶馆唱小曲所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1947 年,全家逃难至长寿城内定居。1958 年,12 岁的董胜英考入长寿县川剧团,学习拉二胡、弹扬琴,并为川剧腔帮腔。
1963 年,长寿县川剧团为学习和弘扬《乌兰牧骑轻骑队》精神,成立了川剧队、曲艺队、文工队,董胜英被分配到曲艺队工作。
1964 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般的 18 岁的董胜英,怀着对艺术那炽热得如同烈焰般的热爱与追求,受长寿县川剧团领导的重托,毅然投身于重庆市曲艺团邹继培老师门下,潜心学习四川扬琴艺术。邹继培老师是四川曲艺界重庆市曲艺团四川扬琴演唱的泰斗级人物,他的言传身教,恰似春雨般润泽着董胜英那求知若渴的心灵。
邹继培老师(左)和学生董胜英(右)
董胜英所学的四川扬琴、四川清音和四川盘子,每一种艺术形式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四川扬琴那悠扬的旋律,如泣如诉,仿佛在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动人的故事;四川清音的清脆婉转,恰似山间潺潺流淌的清泉,沁人心脾;四川盘子的灵动活泼,又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与喜悦。董胜英深知,要学好这些曲艺艺术,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于是,在那些晨曦微露的清晨,当多数人还沉醉于甜美的梦乡时,董胜英已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练习。她的声音在寂静的氛围中回荡,恰似夜莺的吟唱。而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之际,她依旧在昏黄的灯光下,精心琢磨着每一个音符、每一句唱词。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她的努力犹如春日里的种子,在汗水的灌溉下,渐渐发芽、绽放。
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夜以继日的不懈拼搏,董胜英学业有成。她满载着丰硕的成果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回到长寿县川剧团曲艺队,踏上了她的专业曲艺征程。
在长寿县川剧团曲艺队的时光里,董胜英全身心投入到配曲和伴奏工作中。每一场演出,她都宛如一位幕后的艺术精灵,凭借手中的乐器和心中的旋律,为舞台上的演员们营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氛围。她深知,配曲和伴奏绝非简单的音乐与演奏,而是与演员们心灵的深度交流,更是整个演出的灵魂所在。
有一次,曲艺队要排演一出由队长李如广创作、董胜英配曲的四川盘子《山村储蓄所》新节目。这节目的剧情跌宕起伏,情感丰富多变,对配曲和伴奏的要求极高。董胜英拿到剧本后,废寝忘食地钻研,反复推敲每一个情节所需的音乐氛围。她在乐谱上勾勾画画,不断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有时,为了找到一个最为贴切的音符,她甚至通宵达旦。
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耕耘,当演出在长寿县川剧团剧场正式拉开帷幕的那一刻,董胜英的配曲和伴奏与演员们的表演完美融合,引领观众们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情节之中。观众们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沉醉在艺术的迷人魅力之中。这场演出大获成功,剧团领导喜不自禁,董胜英也因而赢得了同事们的钦佩和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董胜英老人和她的学生参加第七届重庆市戏剧曲艺大赛
而在多次区(县)、市曲艺大赛的舞台上,董胜英配曲和编排的节目更是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艺术的深刻领悟,多次大放异彩,为长寿县的曲艺事业获得诸多荣誉。然而,董胜英却说:“每一次参赛,于我而言,都是一次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征程。”
有一年,市里举办了一场曲艺大赛。各地曲艺高手汇聚一堂,竞争激烈。董胜英和她的团队决定以一首由县文化馆罗良德作词、董胜英配曲的四川清音《梳妆镜中的鲜花》节目参赛。为在比赛中能脱颖而出,董胜英对节目进行了数十次精心修改与编排。她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节目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更具时代气息。
在排练过程中,董胜英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从演员的唱腔、发音、口型、表情,到舞台的布置、灯光的设计,她都亲自把关,力求达到尽善尽美。她常对演员们说:“我们代表的不单单是个人,而是长寿人的形象,更是长寿县的曲艺水平。我们要用最出色的表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我们长寿人表演的四川曲艺。”
比赛开始,董胜英和演员们登上舞台,灯光聚焦,音乐响起。董胜英和乐队的伴奏犹如行云流水,演员们的演唱字正腔圆、情感真挚。他们的表演仿佛是一幅生动鲜活的美丽画卷,展现出了四川曲艺的独特魅力。最终,他们的节目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这个奖项不仅是对他们团队的高度赞誉,更是对董胜英辛勤付出的最美回报。
董胜英所在的长寿县川剧团曲艺队,常年在长寿县(现改为长寿区)以及涪陵、垫江、江北、巴县等周边地区的工厂、农村、学校、军营坚持巡回演出。他们的足迹遍及约 3000 个大队(现:村)、4500 个生产队(现:村民组)、1850 所学校、350 个工厂、10 个军营,演出场次约 9520 余场,观众约达 9852 万人次。用他们的足迹丈量了长寿县及周边的山山水水。有一次历时三个多月,从长寿县的晏家公社(现晏家街道办事处)出发,一直演至省城成都。他们二人一组,一人背生活用品,一人背服装道具乐器。女演员的背篓里装着四川扬琴、四川盘子、四川清音,男演员的挑篮里装着四川车灯、四川荷叶、四川竹琴、四川金钱板。演员们风趣地说:“我们背篓里不仅背有生活用品,而且还背着工人想听的歌,挑篮里不仅挑着乐器道具,而且还挑着农民想看的戏。”
演员们白天顶着烈日前行,夜晚披着月光赶路。翻山越岭,将戏送到乡村院坝、工厂学校、场镇军营。白天,有时以农民的饭桌搭成舞台演出,有时在乡镇戏台表演;夜晚,把煤气灯当作舞台的灯光,三用机配上高音喇叭作为舞台的音响,有时用两根竹竿支起幕布作为演出场地。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晴天或是雨天,阳春三月还是数九寒天,演出场上都挤满了如痴如醉的观众。他们时而笑声朗朗,时而泣不成声,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
演员们在台上唱的是农民的歌,演的是工人的戏,在台下喝的是农民家的水,吃的是农民家的饭,有时睡的是农民家的床,有时住在旅舘。工人、农民们纷纷称赞:“长寿县川剧团曲艺队的演员吃苦耐劳,爬山走坝,精神最棒、节目最巴适,我们最喜欢!”
长寿县川剧团曲艺队始终坚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至真、至美、向上、向善的激情进行创作,以真心、真情、真爱的情怀歌颂党和人民。他们走到哪里,创作人员李如广放下背篓就书写哪里的人和事,演员们就急忙排练,演唱哪里的人和事,既接地气又受欢迎,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到了工厂、农村、学校、军营。
董胜英的贡献远不止于此。退休后,她本可在舒适的家中安享晚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她那颗炽热的心始终牵挂着曲艺事业,她放不下那些古老而珍贵的艺术,更放不下那些对曲艺充满向往的年轻一代。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曲艺艺术的传承之中。
在长寿区城内名桂园董胜英的家中,那 50 平方米的客厅里,常常聚集一群热爱曲艺的年轻人。他们有的是初涉曲艺领域的新手,对曲艺充满好奇与憧憬;有的则是已有一定基础,但渴望进一步提升的学习者。董胜英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她用自己的耐心与爱心,为他们开启了曲艺艺术的大门。学唱四川扬琴的李建白、刘明珠、杨昭群、曾静、胡佩月、宼升德和学唱四川清音的李阳等人便是见证。
董胜英老人的学生表演四川扬琴《拜寿》
对于唱腔,董胜英总是逐字逐句地耐心教唱。她让学生们先仔细聆听她的示范,感受每一个音符的韵味和情感的起伏。而后,她让学生们跟着她逐句练习,不断矫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她要求学生们做到字正腔圆,让每一个字都能清晰地传递给观众。她常说:“曲艺节目不仅仅是演唱,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与观众心灵相通的途径。唯有字正腔圆,才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我们所传递的情感。”
除了唱腔,董胜英还着重培养学生们对曲艺节目的理解与感悟。她为学生们讲述每一个曲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他们明白曲艺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她鼓励学生们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融入自己的理解和风格,推动曲艺艺术不断发展与传承。
在董胜英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崭露头角。有的在重庆市曲艺比赛中获奖、有的成为业余的曲艺演员、有的成为民间演出队的骨干,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董盛英目睹学生们的成长与进步,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董胜英老人在辅导学生唱四川扬琴
其中,有一位胡 XX 的学生,给董胜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胡 XX 来自遥远的北方,自幼对曲艺满怀热爱,但由于习惯了北方话,对于四川扬琴必须使用四川话的要求,他感到极为不适,学说四川话对他而言简直比登天还难。董胜英老师便一字一句地教,他也一字一句地学,尽管常惹人捧腹大笑,他仍坚持不懈。
起初,胡 XX 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起来异常艰难。但他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每天刻苦练习。董胜英也被他的努力所打动,对他格外关注,给予了他更多的指导与鼓励。在董胜英的帮助下,胡 XX 的进步愈发显著。他的唱腔、说白逐渐变得圆润动听,表演也愈发自然流畅。
经过不懈努力,胡 XX 收获颇丰。他激动地表示:“我要衷心感谢董胜英老师,若无她的教导与鼓励,就不会有今天的我。”而董胜英看到胡 XX 的成长,眼中满是欣慰的泪花。
如今,董胜英老人已经培养出了 20 多位学生。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传承和弘扬着曲艺艺术。董胜英老人常说:“我这样做,主要是感恩共产党,每月按时将几千元钱的养老金打在我的银行账号上。让我过上了非常幸福的生活。也感谢区文联和相关领导对我的关心。还有我老伴黄家骥默默无闻地大力支持,无论是配曲、伴奏、表演,他都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我俩约定;在我们有生之年,要将曲艺艺术传授给学生,把曲艺艺术留在人间。”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庄重的诺言。
董胜英老人的无私奉献和对曲艺的执着坚守,不仅让年轻一代领略到传统艺术的迷人魅力,更为曲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她犹如一盏灯,照亮了曲艺传承的道路;她又似一棵树,为年轻的曲艺爱好者们遮风挡雨。
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董胜英老人所坚守的曲艺传承显得尤为珍贵。她用一生的时光,诠释了对曲艺艺术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担当。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艺术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相信在董胜英老人这些前辈的引领下,曲艺艺术必定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绚烂的光辉,继续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感动。
2024-12-25
全景式多维度呈现紫阳茶商奋斗史 ——试析世君长篇小说《天汉茶商》几大亮点
2024-12-25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7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2
2024-12-12
2024-12-11
2024-12-09
2024-12-09
2024-12-25
2024-12-25
第六届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优秀作品揭晓,中关村网络作协陈家忠《祝总骧传》入选
2024-12-25
2024-12-25
2024-12-24
2024-12-24
2024-12-24
基层高频事项的有机融合——射阳县政务服务“一件事一平台办理”纪事
2024-12-24
“塞酒杯”穗子拳“拳王”争霸赛 为山丹冬至民俗文化活动助力添彩
2024-12-24
云南省祥云县举办“与诗有约——我读《诗刊》一首诗”作品分享会
2024-12-24
2024-12-23
汾水流声,诗歌与音乐的交融——孙美琴朗诵音乐会在太原成功举办
2024-12-23
2024-12-22
2024-12-22
2024-12-22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