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张掖
作者 / 王平
在每个人生活成长的时光中,总有一些地方,让您一生铭刻在心,终身难忘,更能让人的心灵找到栖息之所,张掖,就是这样一处令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人间胜地。

夏日的张掖,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大美画卷。远处祁连山如苍龙巍峨,终年身披积雪,为张掖挡住了南来的温热。近有弱水环绕,从张掖东西穿过,带着凉爽,带着灵气,为张掖滋润着一切生机蓬勃。一望无际的田野,到处是丰硕的五谷蔬果,春种夏长,累累硕果。大小各异的流泉湖泽合理分布在城镇角落,是一颗颗明珠在人间撒落,成为家乡调温的恒温表。张掖的盛夏时有西风习习吹过,即是在炎热中行走,也能给人以凉爽快活。这些都是大自然给张掖独有的馈赠恩德。张掖夏天最明显的气候特征是早午的温度对比,基本有对半的温差,如若中午阳光高温炽热在36度左右,早晚也就18度上下。中午最炎热时,只要您步入公园的绿荫丛中或进入办公居家室内,无需空调,瞬间的凉爽让您心生安宁,汗渍全无,烦躁顿消,让人觉得大自然也能体贴人意,关爱人间凉热。

张掖的生态之美,令人惊叹。曾经的干燥之地,如今环境巨变,几十年持续不断的防沙治沙,保护戈壁,造林绿化,涵养湿地,生态环境已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居住地。尤其是黑河的综合治理、规范利用,让张掖的城内城外,泉湖流溢,湿地之城,名气远播。近观城郊乡村,到处鸟语花香,绿茵铺地。远眺南山北嶺,皆是湖光山色,柳影荷香。湿地公园里芦苇随风摇曳,湖面鸭禽嬉戏,小船划过,游人欢乐,空气里始终弥漫着温润祥和,花芳气息。近些年,张掖的夏季更是风调雨顺,时和景明,夏季的雨水时常降落,让张掖确实有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真实韵致。与高温难耐的南方及全国有名的“四大火炉"城市相比,张掖无疑是避暑消热的人间天堂,独有胜地。

张掖的美,不仅在自然,更在深厚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千年岁月沉淀,铸就了这片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旱涝保收,和谐升平。漫步在这片土地,无论是乡村大道,还是黑河湿地,处处皆是诗意般的美丽。田野里的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如绿色的海洋,碧浪滚滚,色彩缤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秋天的期许。

每当我仰望远处祁连山的皑皑白雪,那闪耀的银光,宛如对心灵的慰藉,让燥热的心情瞬间平静,也让您从容自信。当您漫步在黑河岸边,湿地两傍,感受着清新空气,波光粼粼,鹅鸭戏水,花海绿茵,凉爽之意沁入心田,让您瞬间神清气爽,充满活力。张掖,这片神奇的土地,承载着我的热爱和真情的依赖。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清风、每一片山光,每一幅景色都让我深深的眷恋,为表达我的热爱,只想用最深情的文,最美妙的诗,来描绘和赞颂它的魅力。

附:《夏日张掖新韵二首》
《一》
祁连披素雪,
弱水泛灵光。
昼热炎晖短,
宵凉夜影长。
湖泽润秀色,
湿地添翠芳。
避暑桃源地,
张掖赛天堂。

《二》
夏日古城风景秀,
温差有致解人愁。
祁连雪耀输凉意,
黑河波盈送清幽。
田野斑斓铺俊彩,
湖泽灵光映丰收。
千年底蕴风华在,
塞上江南美誉留。

2025年7月12日王平拙笔于甘州。

本文作者王平
王平,书名瀚德,字平常,号墨憨(抖音名)、砚田牛,四十五年来在工作之余,酷爱中国书法,音乐,中华诗词及主持。现为中国起源地智库专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原甘肃省书协理事,张掖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多年来在今日头条,百度,抖音和多种刊物杂志多有作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