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方绍海作品:大美南江故事多
来源:中国旅游文化网 | 作者:方绍海 | 发布时间: 2025-11-08 | 34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大美南江故事多


文/方绍海(四川)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地处秦巴山区,南靠巴中,北连汉中,西连广元。南江县,沉淀了五千文明传承,激荡过红色风的土地,用光雾山的灵秀,米仓道的厚重、黄羊的温润,守着最本真的模样,欢迎你来看红叶漫山,来走古道路痕、来听红色故事、来尝非遗美食,在秦巴山水间读懂南江的岁月深情。

我为什么要喜欢南江,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南江人,南江在我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雄奇的光雾山横亘川陕边界,将喀斯特地貌化作天然屏障,古老的米仓道在三千五年岁月里踏响蹄声。把秦蜀文明的脉络铺进群山,你要是不来一趟南江,你怎么知道这片土地藏着多少自然的奇迹与历史的回响。南江之美是光雾山红叶层林尽染,有太极天坑的鬼斧神又,有红四门的烽火印记。是断渠遗址的文明密码,有巴山背二歌的野余韵,是爨坛戏的古朴鲜活,有长赤禹王宫的青砖黛瓦,是玉湖龙舟塞的碧波欢腾。

南江太低调了,低调到很多人知道光雾山的秋景,去不知道这片土地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断渠遗址出土的磨利石器陶片印证着新石器时代的巴人文明起源。

南江,更有人不知道三国时张飞夜过皇柏林的蹄印,还留在来米仓古道的青石板上。唐代李商隐写下的巴山夜雨涨秋池,甲已把南江的诗意刻进千古名句,这片土地的骨头里藏着最坚韧的红色血脉。

南江,早在八十多年前,这里是川陕苏区的核心腹地。仅有22万人口的南江,长赤两县就有2.23万人参加主力红军,3.7万人加入地方武装,7300多人牺牲在战场上。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家在长赤禹王宫筹帷幄,指挥着青杠梁战役,筑牢苏区屏障。巴山游击队在崇山岭中坚守用鲜血延续革命火种。

南江烈士陵园里三千多名烈士与九千名无名烈士的墓碑静静矗立,每一块都镌刻着人民至上的赤城,若说自然与匠心的馈赠。

南江,从末让人失望,光雾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燕子岩石林奇艺,飞云栈道雾绕中,演绎着喀斯特地貌的神气。每年深秋,410平方千米的山林被红叶染透,成为全国最动人的秋目画卷。

你或许不知道南江的独一无二藏在细节里,米仓古道上发掘的三万余件文物,从关隘到摩崖造像,无不诉说着秦蜀咽喉的昔日繁华。红四门的明代城墙上陈昌浩题写门额与红军标语并存。徐向前曾称这里的坚守为红军站稳脚跟奠定基础。

南江,还有那被誉为亚洲第一的南江黄羊,是我国第一个人工养育的肉用山羊品种,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不仅撑起了全国唯一以羊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更让4万多群众靠养羊走上致富路。

南江,正直大酥肉创下吉尼斯纪录,一口酥脆藏着百年手艺。说春的吆喝声里藏着农耕文明的传承密码,就连寻常烟火里都有讲究。长赤麻饼的香甜穿越百年,黄羊汤锅的醇厚暖透山林,长赤翡翠米蒸出的米饭是地理标志认证的鲜香。

南江县地域文化不仅是南江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值得永远珍惜的传承。


作者/方绍海,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士,休闲时记录乡村故事。四川省巴中市新联会会员,四川省巴中市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散文随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