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重阳:时光里的传承与守望 作者:王平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王平 | 发布时间: 2025-10-29 | 18 次浏览 | 分享到:

image.png


重阳:时光里的传承与守望


作者:王平

 

当金风掠过层林,将山川染成深浅错落的赤橙黄绿青,重阳便踏着多彩厚重的秋韵而来。这是一个被时光浸润得温厚而温馨的节日,既有“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时序感慨,更藏着中国人对生命健康、亲情孝道与家国情怀的深沉守望。

清晨的街巷里,有许多人家的街门上,已插上了成束茱萸并散发着特有的清香,那紧致有序的枝叶间,深藏着古人避灾祈福的智慧,也藏着今人对平安吉祥的朴素向往。老人们坐在暖阳下,看着晚辈们忙着准备登高的行囊,眼角的皱纹里满是笑意——他们也曾是登高的少年,如今已成了晚辈心中最牵挂的“重阳老人”。西阳里,扶老携幼的身影随处可见,脚步稳健的踏过飘落的秋叶,声响里都是回家团聚的温馨。

登高远眺时,不仅能望见漫山的秋色与累累硕果,更能望见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在岁月中延伸。从插茱萸、饮菊酒的古老习俗,到如今晚辈陪长辈赏秋望月,单位、社区为老人们举办茶话联谊、看望慰问等一系列送温暖的新风尚,重阳节早已超越了单一的节日仪式,已成为连接代际、传递温情的纽带。它提醒我们,要敬畏传统,更要懂得将这份温情融入当下的现代新生活。

当夕阳为山峦镀上金边,每一个家庭已满是欢声笑语,儿女子孙们陪伴在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身边,谈古论今,其乐融融。重阳的意义,从来不止于这一天的祈福,它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传承——让尊老、敬老、孝老的美德生生不息,让家家团圆的期盼岁岁绵长,让优秀传统文化的芬芳在时光流转中永远绽放。


《重阳颂》

 

时序轮回又重阳,

秋山尽染果盈香。

茱萸轻插思亲意,

菊酒浅斟祈福长。

健步登高心向远,

慈颜笑里岁含光。

民风代代传薪火,

天长久久国运昌。


2025年10月28日晚王平于北京朝阳区和平街。

散文随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