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古为鲁国国都,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以后各代统治者所遵奉,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孔庙、孔府、孔林,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其极高的科学文化艺术价值而著称,是历代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场所,推崇儒学的表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建筑学家梁思成称其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
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和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分布在中国以及朝鲜、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国2000多座孔庙的先河和范本;孔林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据导游说,自首位进庙祭祀孔子的汉高祖刘邦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孔庙,是一座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的古代建筑,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拜别“圣人”,游历品鉴后,觉得其中的思想、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非常人能够表述,故以一管之见,浅谈感受。
“三孔”文物多。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5000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10余万座历代墓葬,10余万件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等馆藏文物,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以及藏金石、陶瓷、竹木、牙雕、玉雕、珍珠、玛瑙、珊瑚和历代名人字画。等等,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和历史文化瑰宝。“三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孔”故事多。大成殿龙柱的传说:孔庙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比北京故宫的龙柱要完美许多;相传清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曲阜祭祀孔子时,怕皇上看到雕刻如此精美的“龙柱”会“吃醋”,均用红绫包裹,乾隆就问这里面包的是什么,引导官解释说,这里面刻的是野龙,十分丑陋,怕冒犯了皇上,因此而瞒天过海;据说,西方某国的一位首相任期已满,卸任前的最后一次来华访问时,专程拜谒了孔庙,抚摸了“龙柱”,回去后再度参与竞选,竟奇迹般地连任。派生出“勾心斗角”的成语:古往今来许多朝代的君王、名流学士都曾来孔庙祭祀孔圣人,刻碑留字,拜孔树碑,使孔庙除了纵横交错的通道和古柏苍松,各种建筑显得十分拥挤,致使一座碑亭的一个檐角紧紧地抵住另一座碑亭的檐心,尚有一个檐角与另一座碑亭的一个檐角牢牢地顶在一起,形成实实在在的“勾心斗角”之势;据说唐代大诗人杜牧著的《樊川文集·阿房宫赋》初用“勾心斗角”一词,就缘自于此。类似的各种故事传说枚不胜举,令人耳目一新。
“三孔”房屋多。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孔府,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占地约7.4公顷,有包括厅、堂、楼、轩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全国最大的孔庙占地327亩,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0多间,中路从金声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过壁水桥;进大中门后,再经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到最后一座殿堂——圣迹殿,这是孔庙的主体;由大成门向东,进圣承门,达诗礼堂、鲁壁、孔宅故井及祟圣祠、后为家庙,这是孔庙的东路;由大成门向西,进启圣门,达金丝堂、启圣殿及启圣寝殿,这是孔庙的西路。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大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殿内廊住皆楠木,都彩绘团龙错金;殿前有一座叫“杏檀”的亭子,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正所谓“杏檀设教,弟子三千。”因此,如今教育界又被称为“杏坛”。
“三孔”古树多。据记载,孔庙、孔府、孔林有17000余株古树名木,特别以古柏居多,重点古柏都标注着年限、何人栽植。在大成门东侧有铁栏,栏内有一棵桧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故名“先师手植桧”,文献记载,孔庙的先师手植桧原有3株,均为孔子亲自栽植,后多次遭遇兵火和雷击,三株桧树无一幸存,到了清雍正十年,这棵原本干枯的树桩竟然又发新枝,故叫“再生桧”;此桧死死生生,几经沧桑,孑然独立,粗可合抱,树冠亭亭如帷盖,青茏苍翠;有诗文对此桧礼赞:“老桧依稀记手植,风霜剥蚀苔藓皮;旋纹屈蟠金铁骨,苍鳞怒茁虬龙枝”。整个园中古柏参天,有的擎天捧日,有的龙干虬枝,这此千年古树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特别是最后一进的铁山园内的“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据说,数百年前,有飞鸟落在一株有五个落地枝丫的柏树上,在“五柏”的中心位置散落了一粒槐树种子,几百年来,槐树在“五柏”怀中历经春秋冬夏,叶绿叶落,槐柏同根,旺盛生长。
太史公以诗赞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的思想和文化两千多年历久弥新,仍居“神圣”地位,甚至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其同信仰,创造了人间奇迹;孔子也成为世界公认的“圣人”。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诠释了孔子的人格魅力,他所期待的理想人格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心胸狭隘、思想贫乏、循规蹈矩的,而是一个具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完善自身、全面地发展自身、自觉地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谦谦君子,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传承着文明智慧,引领着时代发展,指导着人生方向,提升着人生境界。
2025-02-15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