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公千年祭
周步
2021年的一天,海淀文联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了几张杨令公庙的照片,便赶忙询问。得知杨令公庙在密云古北口,便有了去看看的念头。而且是必须去,因为我要了却一个少年心愿。
杨家将故事从小便熟烂于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从一些小人书中得知杨家将血染金沙滩的故事,四年级那年,我和堂兄骑了一辆自行车,来回七十公里到县城去看小人书。在一个书摊上,我们以一本一分钱的价格,一口气看完了二十四本《三国演义》连环画,看的荡气回肠。傍晚,我们去看电影,有个小孩子拿着一本《杨家将演义》,说是卖了去买电影票。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两角钱的价格买下了那本原价五角钱的书籍。那应该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花“巨款”买书。那本书后来被我的四叔拿去,不知所终。现在我生活在北京,怎能不去看看杨令公庙呢?怎奈疫情当下,只得一拖再拖。上月末行程已定,又因为一点突发事件而搁浅。昨天到了昌平,便有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念头,于是一个人去了古北口杨令公庙。
昌平到密云古北口一百三十多公里。
《杨家将演义》是家将演义中传播范围最广的一部小说。按照《杨家将演义》故事叙述,金刀杨令公父子多次与辽军交战,为大宋边防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又一次战争中,身为主将的潘仁美公报私仇,拒不发兵,致使杨令公寡不敌众,兵败拒降,撞死李陵碑。后来看一些史书得知,导致杨令公兵败身亡的主要责任人应该是一个叫王侁的监军。大战前夕,杨业多次陈述此刻出兵不利,需等待时机再出兵交战,怎奈王侁不听,并斥责杨令公怯敌等等。杨令公无奈,只得出兵交战,导致宋军大败。战后,宋太宗大怒,王侁被免冠,流放到金州,刘文裕也被免冠,流放到登州,主帅潘美降职三级。潘美就是《杨家将演义》中潘仁美的人物原型。
中午十二点,古北口到了。
杨令公庙在距离古北口镇政府三四百米远的山坡上。不巧的是,庙门关闭。是因疫情关闭了吗?难道就这样无功而返吗?看到就近有一标识牌,上面有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便打了过去。得到的答复是,下午正常接待。于是,在当街的一个饭馆草草吃过之后,便去了古北口营城北门、药王庙等处旅游景点。之后,又去了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向长眠于此的360多名英灵致以深切奠祭。
一个多小时候后,当我再次折身返回杨令公庙,庙门大开,仿佛在迎迓我的到来。
令公庙坐北往南,土木结构,依山成势,坐落在众多民居当中。山门并不阔大,因在九级台阶之上,墙壁两侧分别是一米见方的“威震”、“边关”四个大字,所以给人以气势沉雄之感。角门东墙镶砌的石条上刻有“杨令公庙”的字样。东面的墙壁上,是“气壮山河”四个大字,苍劲厚重,这就使得周围环境有一种沉雄苍郁。山门两侧的对联,上联是“杨氏全家做事忠实不二”,下联是“专祠一座表扬英勇无双”。
凭吊一位悲情英雄,人们的心情大抵是低沉的,拜谒杨令公庙更是如此。走进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柱上的一副对联:节使若逢曹武穆,将军定作霍骠骑。曹武穆是谁呢,后来得知,曹武穆就是北宋名将曹彬,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正殿大门楹联“何须纸笔舒中愤,自有公平在世人”。据说此联乃冯玉祥所题。正殿正中便是杨令公塑像。杨令公塑像高约2米,身披铠甲,头戴战盔,舒眉朗目,威风凛然。杨令公塑像两旁,是他八个儿子的塑像,也是顶盔罩甲,身着戎装。去后殿,是佘太君极其女将的塑像,神态威严,仪表端庄。环视整个庙宇,有一种虎虎杀气之感和英姿飒爽之态。
杨令公兵败绝食而去的世间是986年夏秋之际,距今千年有余。那次战役的失败,潘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潘美是此次战役三路大军的统帅之一,也是杨令公杨业的上司。潘美的过失,在于身为主帅,因迫于压力而依从了监军王侁的建议,命令杨业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出兵,致使宋军大败。潘美要是不听王侁的建议呢?那样就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物。王侁是谁?王侁就是五代后周名臣王朴的儿子。宋太祖赵匡胤曾言:若王朴在,吾岂能黄袍加身。可见王侁父子在赵家皇帝心目中的位置。王侁和宋太祖赵光义的关系非同一般。
实事求是的说,北宋开国名将潘美凭借南征的功勋,在当朝可谓声名显赫。但在那次战役中,面对监军王侁的军事部署,他却选择了沉默。一代名将杨无敌,就这样葬送在自己人的手中。杨令公庙正殿明柱上还有一副楹联,上下联是“潘氏至今无葬地,杨家自古有忠祠”。如果按照正史的战事记录,这句话显然有些过了,但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潘美“明知不能而为之”的愤懑。王侁作为监军,对杨令公提出“现在出兵于我军不利”进行斥责甚至以“非有他志乎”相逼,人们可以理解他的无知,但潘美作为久经沙场的主帅,却在关键时刻犯了严重错误,致使杨令公兵败陈家谷口被俘身亡,这就难怪后世人们对他的无情鞭挞。
萧索秋风今又是,忠骨年年话悲愁。要回去了,退至庙门之外,我再次环顾周边的景色和门口简介说明:杨令公庙原名杨令公祠,始建于辽太平五年(1025年)历经五次重修。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杨令公庙,是古北口镇政府1992年拨款重建。宋辽时期,古北口属辽国辖地,辽人因敬其忠勇精神而修建此祠。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后来查看相关资料,看到至和二年(1055年)北宋学者、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刘敞奉使辽国,写下了《杨无敌庙》:
西流不返日滔滔,陇上犹歌七尺刀。
恸哭应知贾谊意,世人生死两鸿毛。
到了宋熙宁十年(1077年),北宋科学家苏颂,奉宋神宗之命,出使辽国,路过古北口,也赋诗一首,写下了《和仲巽过古北口杨无敌庙》,其诗如下: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
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十二年后的元祐四年(108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出使辽国,途径古北口,也留诗一首《过杨无敌庙》,缅怀这位忠勇名将。诗文如下: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碧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等等,不一而足。北宋中期,宋辽邦交已经正常化,从这几位宋朝高层出使辽国有感而发的诗歌可以得出,杨令公庙在1055年已经成为一处人文胜迹,其时距离杨令公去世也就七八十年。
古北口是杨令公战斗过的地方吗?当然不是。杨令公抗辽的主要区域,在今天山西雁门关和大同一带。辽人在自己的地盘上为对手建立一座祠庙,我想应该有感化对方阵营和显示自己襟怀气度的政治目的。当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是,其人其事,必须得到宋辽双方的认同,显然杨业完全符合这样的要求。杨令公来过古北口吗?我的理解是,杨令公应该是没有来过。因为那时候燕云十六州早已落入辽人手中,作为北汉或者大宋的军事将领,在两国关系相对紧张的年代到此一游,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但来与不了,杨令公忠勇杀敌、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已早成为华夏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标尺和忠勇坚贞的文化遗产。
据说山西代县、河北蔚县等地也有杨业祠庙。
2022.10.3
原载《海淀文艺》2023.第1期
周步,甘肃山丹人。作家,诗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获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张爱玲诗歌奖等国内五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现居北京。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2024-01-15
2023-11-21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