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五个门洞很厚重 学养补课昌文明
来源:文旅网 | 作者:知白 | 发布时间: 2023-06-23 | 463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从小唱着这首歌,长大,变老。天安门上那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天安门上那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天安门下那五个门洞庄严肃穆,多少节日让人兴奋不已,多少时光让人感情倾注!

从小的梦想,终于在老年实现。礼品市场里,那琳琅满目的华表美物,那金碧辉煌的天安门文创……搬回家去,天天都可以看到;搬回学校去,让孙崽门看个够。学校不是在修缮龙珠书院么,把五个门洞创意为书院的门洞,该有多好!

小学一年级第一课课文在介绍周易的五行知识时,将金木水火土编辑成了课文,这五个门洞不正是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么?这样,生动形象的活教材,让孩子们的联想更加丰富,想象力也会纵横驰骋。这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非常给力,是正能量的提升。

在我们这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给孩子们言传身教的老师们,对孩子正能量的提升,责任重大啊。教好学生,必须是有学养的先生。首先,要具备认识的储备和丰厚的学养。我们的新时代,是文化自信的时代,是两个结合的时代,是传承弘扬、发展创新的时代。第二,要具备常识知识的学养,我们这个时代既是科学的时代,更是迈向民族复兴的文明时代。科学,我们习惯了,接受了。可是,文明,由于历史的纵深,复杂,确实有较多陌生,让我们在辨别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倒洗澡水,把娃娃也倒掉,误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抛弃掉。但,我们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党政群协同推进,谦虚一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或者查查百度,就会明白,少犯一些知识性错误。比如,敬敷五教,不懂,点一下百度,就清楚嘛,那是《书经》中三皇五帝的舜帝首创教育的人伦之首要。又比如,“弘道”,是《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引用。龙珠书院所在的大寅小学校门的对联作者,所作的对联及作者本人上过中央电视台,理应受到尊重。科学是现实的,文明是持久的。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主义价值观大昌文明的时代,经典的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补课,还须努力啊!否则,在这个环球同此凉热的较量中,落后就要挨打,放弃我们的传统文化自废武功,就难以避免亲者痛,仇者快的现象发生。(知白)


旅游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