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黎强散文:台湾纪行
来源:文旅网 | 作者:黎强 | 发布时间: 2023-06-26 | 578 次浏览 | 分享到:

穿行在热带与亚热带气候包围的三点六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宝岛,一切都感到无比新奇,无论是淡水老街的阿婆铁蛋、渔人码头、邓丽君纪念馆,还是阿里山的乌龙茶、邹族文化村以及日月潭的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在美丽的旅行中大饱眼福、大快朵颐。

一、全岛没有“8路”命名的公交车。

光怪陆离的台北,看的地方多,玩的地方不少。总统府、士林官邸、故宫博物院、孙中山纪念馆(台湾称国父纪念馆)等等,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难忘的印象。

作为第一次去台北旅游的我,发现台北的公交车非常少,于是向导游讨教。导游说,其实公交车是有的,但台湾人几乎每家人都有交通工具,如三口之家,一定就有包括摩托车、轿车在内的三辆机动车。因此,公交车看起来时间间隔长、乘车的人不多,就好像没有公交车营运一样。导游还特别告诉我,台湾所有地方的公交车都没有“8路”命名的公交车。因为“8路”与“八路”谐音,是让台湾当局很忌惮的。这个原因是因国共两党的历史原由而起的。

我听了,只是淡淡一笑而已。

二、凡是“中正路”都不允许设段号门牌。

在台湾,对蒋介石、蒋经国乃至蒋家王朝的评价从来没有停息过,也不可能停息。毕竟,时至今日,虽然轮回了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时期等,但历史就是历史。

在台湾旅游时,正值当年“五都选举”的关键时期,其中有一政治笑话可以分享一下。据说,马英九将要出生时,由于其父正面临通缉,因此安排马英九母亲到香港避难。几天后,马英九降世,取名“马英九”,含义是出生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九龙”。现在,岛内一些政党指责马英九不是台湾人,马英九回应说:“谁说我不是台湾人!我是正宗的台湾人!是台湾制造的,香港生产的!”。当然,我们只能作为旅游中醒瞌睡的一个笑话来听,在台湾旅行是不问政治的。

但,在台湾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凡是“中正路”是不允许设立几段几号的,据说是老蒋生前的规定。言下之意是:中正路是通向“光复大陆”的,岂能“断”(段)?听了之后,我们一行人皆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其实,在台湾旅行的过程中,两岸同胞的亲情感是非常暖人的。大家在心底里都明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儿女都是血脉相连的炎黄子孙,和则兴,斗则伤,两岸同胞是不愿意看到“同室操戈”的。

这一点,台湾的普通民众是高度赞同的、非常认同的。

三、高雄“爱河”一点都不美。

未到高雄,导游极尽语言之能事,大力夸耀高雄,让我对高雄充满了神秘感。

到了高雄,我们确实被她的繁荣、美丽所吸引。高雄作为世界有名、台湾四大名港之首,衔军港、商港、渔港三位一体,让世界各地来到高雄的游客惊叹不已。

抵达西子湾,这里的海景非常美丽壮观,巴士海峡辽阔极目,让我们顿觉一切旅途劳累都消失怠尽了。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高雄不称之为高雄,史称“打狗”,因此,在高雄至今还完整保留着荷兰殖民时期的、台湾第一个英国领事馆,馆内有迄今全世界最小的监狱——被囚禁的犯人,在监狱里哪怕坐着也直不起腰,而且只能囚禁1-2人。

参观了英国驻“打狗”领事馆旧址,导游带我们乘船游览“爱河”。这是高雄市区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两端连接大海。一睹爱河容颜,让我们大跌眼镜。“爱河”之脏、之臭,水质污染之严重,早已超过了我们的心理底线。猛然之间我在想:高雄市民怎么过的?面对这样一条神圣的“爱河”,真有点“久闻其臭而不臭”的境界呢。

四、101大楼:现代化和商业化交融。

为了避免与更多的观光客“打拥堂”,我们一行人建议提前去到101大楼,导游林先生的老婆是四川安乐人,算半个老乡,采纳了建议。

坐普通电梯到5楼时,人人都要经过一个关卡,即电子拍照。据说有两大目的,一是防止恐怖分子,因此要人人留影。二是观光留念,照得不满意可以不要,自愿的。如果要,每张350元新台币,两张600元。从5楼乘高速电梯到89楼,用时仅37秒,真是快,快得人没有一丝感觉就到了89楼,足见大楼的现代化程度之高。89楼共分13个展览区,全是销售旅游商品的,如台湾绿玉、红珊瑚首饰等等,商业化氛围极其浓厚。

这就是台湾的101大楼,世界知名的高楼——它的建筑风格及理念是:从25楼起,每8楼为一组均设计为上大下小的“斗”型,喻意“才高八斗”、“日进斗金”,共8组64层,加上以下的25层合计89层,再加上89层以上的非观光区,共有101层,可抗10级地震。

目前,营运商是我们大陆非常熟悉的“康师傅”集团。当然,也有台湾政府财政支持的影子。

五、台湾是风水宝地。

在台湾旅行,无论是大城市、县市区,还是在农村乡里,最引人入胜的除了琳琅满目的水果和宝石玉器外,那些大大小小、鳞次栉比,或金碧辉煌,或小巧玲珑的庙宇,也是令人惊叹的。真可谓三里一庙,八里一寺,建造都很讲究。

据介绍,在台湾,从高官到平民,无一不信奉风水。导游告诉我,全岛登记在册的大小寺庙约15000个,未能登记在案的大约10000个左右,按照台湾总人口2200万计算,平均800人就拥有一座寺庙,这在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区(包括东南亚这些非常信佛的地区)。

再有,在台湾的宾馆、酒店、饭店、摊肆,无一例外地供奉着大肚弥勒,或是玉麒麟,或是神龛等。台湾信佛祈福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台湾又被称为“风水宝地”,一点不为过。只不过在我的心中,真正企盼的还是台湾宝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块“风水宝地”才能真正为台湾同胞带来恒久的福祉。

 

行走台湾,日月潭、基隆港、阿里山、台北、台南等处的风情、民俗、人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返程的航班上,透过舷窗俯瞰着宝岛台湾,写下了歌词《亲亲我的台湾》,后由著名作曲家颂今先生(《井冈山下种南瓜》《风含情水含笑》曲作者)、珊卡先生(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品《五十六根琴弦连北京》曲作者)分别作曲,在国内各种征集活动中获得过众多奖项。

 

《亲亲我的台湾》

 

亲亲我的台湾,

心里好喜欢。

走过长长的基隆港,

拥抱日月潭。

我的姐妹兄弟,

住在阿里山。

悠悠的涧水长哟,

流向那大海边。

啊,亲亲我的台湾,

结伴去看看,

暖暖的海滩上,

留下脚印一串串。

 

亲亲我的台湾,

心里好喜欢。

看见灿灿的樱花美,

徜徉澎湖湾。

我的情深意长,

连着海岸线。

香香的合欢树哟,

开出了新花瓣。

啊,亲亲我的台湾,

相约去看看,

处处的风景中,

听见乡音一串串。

 

作者: 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歌词(曲)作品1500余首(篇),获奖无数。著有歌词集《爱在心底流淌》、《爱的音符生动点缀》。代表作《老家在中国》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美国北美电视台播出之后在华人中引起广泛好评。近年来,为纪录片《非遗中国.重庆瑰宝》创作片尾曲《传承》,还相继创作出《中国故事》、《美丽中国》、《腊月》、《向你靠拢》、《中国,我的永远爱》、《我的名字叫七一》、《红军党员》等歌曲广泛传唱。

旅游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