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四十多年的山东平阴籍当代军旅作家王培静,心系家乡文化建设发展,展现一名老退役军人的大爱情怀,不计任何报酬和荣誉得失,2015年初他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从北京心爱住处,把自己历经三十年创作的千余篇文学作品的样报、样刊、样书和出版的21部作品集及部分获奖证书无偿捐给了故乡的平阴县博物馆,2022年3月,他又在平阴县档案馆成立了王培静文学创作室和文学资料馆。他的这一壮举,对家乡文化及当地的文学创作发展起到了有力推动,前来档案馆的参观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到王培静创作室参观和留言,平时对他作品的阅读、阅览者更不计其数,王培静助力家乡文化建设的做法,收到社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近日,由平阴县档案馆编纂的《王培静文学创作研究资料汇编(之二)》正式印发。
2022年,县档案馆印发了《王培静文学创作研究资料汇编(之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求书者络绎不绝且赞语不断。今年,为用好用活王培静驻馆作家的这块金字招牌,更好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县档案馆精选王培静部分获奖的中短篇小说和入选全国初高中考试试卷的十几篇微小说及部分名家的评论和网上作品研讨会的文章,编辑成册,出版了《王培静文学创作研究资料汇编(之二)》一书。
《王培静文学创作研究资料汇编(之二)》出版后,更多的青少年、文学爱好者能通过此书感悟王培静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底蕴、语言风格、艺术特色,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力争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文学之星从平阴这块土地上脱颖而出,成为名家名师,讲好平阴故事,传播好平阴声音。
王培静是县档案馆聘任的驻馆作家,是从平阴大地上走出的著名军旅作家,多年的军旅生活冶炼,深厚的乡土文化滋养,齐鲁悠久绵长的传统文学浸染,使他的作品层次丰富、别有韵味。
作品简介
王培静的《长吻的魔力》《一碗泉》《拾荒人的梦想》《最美女兵》《军礼》《军魂》《藏在手机里的秘密》《编外女兵》《最后的微笑》《战神》《尊严》等微小说,被《小说选刊》《读者》《作家文摘》《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重复转载,选入《过目不忘:50则进入中考高考的微型小说》、《语文素质核心读本》(教育部统编版)等权威选本。它们或立意高远,或故事感人,作家惜墨如金,千把字的篇幅中,把人物表现得相栩如生、个性鲜明。故事曲折,高潮不断,给读者带来极不寻常的阅读快感和精神冲击。
王贤根:小小说 大格局——读王培静小小说作品集《军魂》
《军魂》(河南文艺出版社)是作家王培静取材于军旅生活创作的小小说作品集。深耕小小说创作的王培静,精心探寻厚实的军旅生活根底,以独特的审美眼光与创作笔法,塑造出众多熠熠生辉的军人形象,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精短故事。
崇尚英雄、赞美英雄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宝贵品格。《战神》中的飞行员刘飞,在夜空中轰击敌方数处火力点、保障志愿军前方部队突击,驾机在空中与敌机奋勇格斗,身负重伤仍奇迹般返航。然而,当战友们迎上抢救,发现他已牺牲,两手仍死死地握着操纵杆,战友们只能将他与操纵杆一同下葬。王培静作品讲述和平时期守卫祖国边防的官兵故事,同样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军魂》中,石主任为救护战士牺牲在雪崩中。此时,石主任的老部下、曾经闹着要转业回地方的谢连长,从此选择坚守风雪高原,再也没有离开。《最美女兵》中,鲁一贤的父亲是病逝在高原的军人,而她军校毕业后选择重返雪域,坚守一生……读到这些,敬仰与感动之情在心头涌动。悲壮、阳刚与柔美……种种文学审美情感融注在短短的篇章中。王培静书写的人物主要是英雄与革命军人。王培静以简朴清澈的语言描绘出英雄人物生命的追求与意义,叙写出他们灵魂闪耀的光芒,让读者真切地感受革命军人的精神追求,感召后来人追随英雄的足迹、接受崇高精神的洗礼。
文学作品的价值,很大程度在于它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王培静的作品展现出他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认知。他将生活的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呈现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身上,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中彰显出文学的价值追求。作品《暗访》借助烈士陵园中先烈英魂的所见、所闻、所为,鞭笞假恶丑,刻画出先烈追求光明与正义的形象;也让读者从中看到先烈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使命感,具有很强的主题性、时代性。作品《大雁的质问》,则彰显出作者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和对绿水青山的呼唤。
王培静的小小说作品,展现出承续中国古典小说和借鉴现当代小小说表现手法的复合特征,尤其是巧妙的构思,让作品呈现峰回路转而见奇观的效果。《谁的葬礼如此隆重》叙述的是一位收废品的哑巴老汉,长期在一家工厂门外收破烂,对于陌生人的出现,“哑巴特敏感,好像身后也长着眼睛”。多年后他死了,人们在“有身份的人”的葬礼上才晓得他是一名军人,被组织安排在特殊岗位,以收废品的名义工作,防范敌人的破坏、防止军工厂有价值的东西泄露出去。他的葬礼成为小城的一件大事,他是位隐姓埋名的英雄。王培静的小小说叙述流畅自然,对设置“悬疑”而又“解密”的手法运用自如,颇有欧·亨利式的意味;同时,短小精悍的文章中彰显出大气厚重的叙事格局,故事内容中贯注着饱满的“英雄主义情结”。
原载2023年5月17日《解放军报》
当今,在一批作家热情高涨的创作推动下,小小说发展渐呈蓬勃之势。品读、欣赏文学作品过程,有读者的“再创造”精神活动。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艺术形象,发现和发掘人物形象更深层的意义,需要作家以创造性的语言增强作品的丰富性、开放性,让读者感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小小说文学魅力。此外,当代小小说如果能在文体上有所创新、挖掘小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文体美,就有更深的意义了。小小说,同样有大格局。对于当代小小说作家而言,在探索语言和文体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2025-02-15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