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高质量党建引领“双高计划”建设实施的四大维度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刘向达 陶军屹 | 发布时间: 2023-07-12 | 509 次浏览 | 分享到:

【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这是新时代党建的总要求,也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根本遵循。以类型教育为特征的高职教育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必须依照新时代党建总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挥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夯实育人根基,以高质量党建高置校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引领“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

【关键词】:高质量党建;引领;双高计划建设; 

 

人才兴,国家兴;人才强,国家强。高职教育肩负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重任,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建总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水准,扎根地方经济,服务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培养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时代为社会锻造人才;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实施为契机,深刻认识高质量党建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关系,把准党建引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弘扬工匠精神,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高质量党建凸显“双高计划”建设实施的政治高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之基,既是教育的本源,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教育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对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的方向。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全国职教大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高政策供给,对党的人才培养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教育体系构建、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繁荣和高质量发展,也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核心问题和新时代育人工作的核心问题,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大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迅速壮大,从规模扩大、内涵建设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都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国以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给高职教育提供了积极作为、积极有为的无限空间,也给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双高计划”建设应运而生。“双高计划”建设,就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双高计划”的实施,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任务。高职院校必须以“双高计划”建设实施为抓手,高置校党委的核心领导地位,凸显“双高计划”育人政治高度,筑牢思想之基,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对标对点,落实责任;统筹推进,考核成效。确保“双高计划”建设和实施不偏航、不迷航、不失航、不停航。

二、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双高计划”建设实施的育人厚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经济、新产业带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也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新变化、新标准。高职教育必须正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变化,研究新情况、面对新问题,要充分认识新一轮的科技信息叠加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必须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建设教育强国的思想为指导,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立足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守正创新,积极开拓,以“双高计划”建设实施推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服务社会、服务时代。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赋能育人厚度,不断提升和增强学校的领导能力建设,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质量评价和考核标准建设。转变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新模式,重视学生的知识构架、能力提升、学科交叉、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高职学院的“双高计划”的建设和实施必须与党建深度融合,将育人标准建设、专业及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修订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推进、同安排、同考核、同评价。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的融通渠道,把党建工作和支部学习教育活动拓展延伸至产业链的发展上,人才链的供给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上。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共享理念,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奔赴”搭建校区合作、工学结合的“立交桥”。采用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材的修编等工作,共谋人才培养大业,共享人才资源优势。探索“校企共建支部”,使学生无论在岗位还是在课堂、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都能受到来自党支部“无缝对接”的教育和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大道。

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双高计划”建设实施的育人厚度还体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上。教师是兴教之源,也是立教之本。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取决于能否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院校与企业行业联手打造品质高尚、专业技术精湛、实践能力高强、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纵深发展,促进“校企融合”“工学结合”、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国兴教之策。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既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主体,也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核心。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打造“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将此纳入师资建设规划,要求常抓不懈。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党管人才、党育人才的原则,严把人才培养和使用“关”,并将此作为有计划的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头戏,与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量齐观。

三、以高质量党建拓展“双高计划”建设实施的成才广度

随着新时代国家对高职教育源源不断的政策供给和高职教育形势的不断向好,拓展更加广阔的育人渠道、拓展更为广泛的成才视野是人才培养价值附加的主要内容。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走过了前期更加注重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阶段,与此同时却凸显出了文化育人的短板和弱项,需要及时补足。首先,挖掘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寻找二者的结合点,极大的丰富了党建活动的形式内容,也激发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力,通过“党建+”的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校园文化提升高度融合,同步推进。其次,集合“双高计划”建设实施力量,必须突出和高置院校党委的在育人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牢固树立“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思想,认真落实“三全育人”,实施“五育并举”,通过“党团学融合”的组织架构,将校党委的工作部署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相联通”。再次,不断探索通过教师系列的“创新团队”“大师工作室”“教学能手”“育人标兵”等和学生系列的“科技小组”“创新创业标兵”以及教师学生“同在一支部”“共产党员示范团队”等形式,探索更多更好、更丰富多彩、更生动有效的党建带领团建、党建引领群建的路径渠道,把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落在实处,拓展人才培养的广度。最后,通过“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通过党建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辐射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全过程。以职普、中职高职及职业大学之间的纵向贯通和校企、工学及集团化办学的横向融通,彻底打开遏制高职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屏障,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与专业文化素质,促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支部”并发挥巨大作用,“铸魂培基”,让学生始终浸润在党的育人阳光之中,拓展成才广度。

四、以高质量党建提升“双高计划”建设实施的成果效度

高质量党建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和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对“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布局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创新高地,抓好抓实。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建设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还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抓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就是贯彻落实党的人才政策的重要举措。所以抓党建,促发展;聚合力,建双高。通过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激活高质量发展潜能。首先,要创新工作模式,强化育人功能。通过“三教改革”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实施目标的落地开花、佳绩斐然。准确把握党建工作规律特点,明确党建工作目标,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党建工作谋划发展、引领发展、凝聚发展的能力。其次,要融党建于职业素养育人之中。《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是高职教育的定位,技术性、技能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和生命线,也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培养把高质量的党建融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在“双高计划”实施推进中,将党建育人和制度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教材育人、评价考核育人等融为一体,做到在目标上、部署上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新时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不仅事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兴衰成败,更是高职教育矢志不渝的改革之路。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和实施就是提纲挈领、固本铸魂、强校提质的成效之举。

作者简介:

刘向达,男,1986年2月生,甘肃张掖人,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教师,讲师,标准化工程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陶军屹,女,1978年10月生,安徽太和人,副研究馆员,现任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管理。

旅游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