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振华
怒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经在怒江工作、生活了二十六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怒江。岁月在弹指一挥间匆匆流逝,时至今日,很多往事仍历历在目。
2003年的那个夏天,是我第一次参加扶贫工作。那天,我们从州府六库出发,乘坐越野吉普车翻越雄伟的碧罗雪山垭口,从云龙县表村沿澜沧江继续前行约三公里后抵达碧罗雪山腹地的兔峨乡吾马普村。
怒江是一个富饶而又贫穷的地方。
说它富饶是因为有丰富的矿产、森林、水能等资源,说它贫穷是因为交通和地势等因素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摘掉穷帽子,让老百姓解决温饱走向小康,这一历史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我是受局党组和全局干部职工的重托去扶贫的,尽管通往吾马普的村道蜿蜒曲折,但重任在肩,我哪敢叫苦喊累。
我们在村委会,听村主任汇报情况后,才知道这是兔峨乡较贫穷的一个村,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三百多元,人均有粮一百多公斤,是傈僳族、怒族杂居的山村。
第二天一早,我们草草吃了早饭后,在村主任的陪同下,沿着羊肠小道,逐一到吾马普行政村所属的四个自然村了解情况。我们整整用了三天时间才走完吾马普的各个村寨,对它的初步印象只有“贫穷”两个字。这里唯一的优势是玉米、土豆、蔓菁等作物长势好、产量高,但山高路远,这些农作物卖不了几个钱,产业优势很难转化为经济优势。
山村的夜宁静而迷人,吾马普村委会的灯亮了起来。村里的一群年轻人来到了村委会,一个小伙子愁眉苦脸地跟我诉苦,说着说着就哽咽了。我忽而想起白天村里人讲待嫁的姑娘都往外跑,村里光棍多。“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这里是典型的穷山恶水,是压顶的大山,我感受到我们身上扶贫的担子更重了。
后来,我所在的单位资助给村委会一千元钱,用于春耕生产。我们向村干部建议,可以申请修公路及发展种养业等扶贫项目。
2004年,我在六库见到了吾马普村的村主任。他说,茅草房改造已在吾马普村初见成效,投资近百万元的乡村公路已在修建中。我为吾马普村的这些变化而感到欣慰。
后来,州委、州政府把我们单位的扶贫联系点调到了贡山县,我又转入到另一个战场。我多次奔波于怒江峡谷深处的贡山县捧当乡迪甲村,在这个怒江东岸碧罗雪山山脉上的村寨开展扶贫工作。看到摇摇欲坠的藤篾溜索,我就和局长一起去昆明申请资金。在云南建工集团的支持和帮助下,为该村架设了一条450米长的跨江溜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2004年3月,一场罕见的雪灾袭击了贡山。我们怒江州质监局一行五人踏着尚未完全消融的积雪,在捧当乡乡长的陪同下,冒着料峭的春寒,再次来到迪甲村。那时年青气壮的我,在面对波涛汹涌的怒江时也望而生畏。可我还是硬着头皮把生死置之度外,心惊胆战地过溜索渡江,看望一筹莫展的村民,并理清了迪甲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那天,淳朴的村民们在油毛毡房里向我们工作组敬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看到淳朴的父老乡亲们期盼的目光时,我心绪难平,眼含泪水。为了迪甲村早日脱贫,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怕的是我们力量有限,拖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后腿。
怒水涛涛,一路滚滚向南流。贫困如大山压在迪甲这个美丽的村寨上,我们还有很长的扶贫路要走,时代的责任感和共产党人的使命感又一次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
站在巍峨的高黎贡山脚下,我想,尽管怒江扶贫的路还很漫长,但并非遥遥无期。党和政府以及各族人民向贫困宣战,贫困终会像滚滚奔流的怒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2011年,因工作需要,我调离了深爱的怒江大峡谷,原单位的同事接过了扶贫的接力棒。但是,我与怒江的联系并未因高山峡谷而阻断。每每有怒江的朋友来到丽江,我都会问他们怒江脱贫攻坚的情况。这些年不断有好消息传来,怒江在不断发展,我欣慰不已。特别是前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州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下,如今,怒江已如期实现脱贫。我并没有缺席这场波澜壮阔的减贫斗争,我为参加过怒江扶贫攻坚战而自豪。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怒江的发展未来可期。如今,澜沧江上那条通往吾马普村的碧罗雪山盘山土路和贡山那根跨怒江的迪甲过江溜索,早已被柏油路和跨江大桥代替,它们见证了怒江的发展变化。
青春无悔,岁月静好。漫漫扶贫路,一生怒江情。我的扶贫情结和对各族群众的爱,都留给了怒江。乡村振兴战鼓声声催人奋进。我一次次双手合十,面朝这片神奇美丽的热土祈祷:腾飞吧!
我永远的第二故乡——怒江大峡谷。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2024-01-15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