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第二届访谈文学奖暨访谈文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访谈家 | 作者:张后 | 发布时间: 2023-09-18 | 659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16日,由《访谈家》杂志主办的第二届访谈文学奖暨访谈文学研讨会在北京金宝汇共享艺术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艺术家三十余人参加盛会,并共同见证陈家坪名至实归的动人时刻。

全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牧野先生宣读颁奖词,并由邓荣成先生、张后先生对陈家坪先生进行颁奖。该奖为两年评选一次,为了保持该奖的纯粹性,故不再设置奖金,只颁发证书一个。奖杯一座。陈家坪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获奖演说。

《访谈家》为全球汉文字访谈类唯一纸刊。中国访谈文学学术研究会指定刊物。2016年创刊以来,其文献价值日益显著,颇受海内外学人关注。已经形成独到的视角,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在特定圈层打造出权威的话语体系。

几年来,《访谈家》注重“当代文化史的访谈”,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各种形式下的访谈,“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部自己的访谈录”,将访谈文学贯穿于中国社会各界层领域之中,“阅读访谈,改变你的未来”。由此,访谈文学得到蓬勃有力的发展,曾先后访谈过于坚小海杨黎车前子余怒潘军侯马伊沙徐江刘川沈浩波潘洗尘晓音安琪金铃子胡茗茗秦巴子任意好雪迪高星唐欣顾艳冯晏颜艾琳等等一系列海内外有影响的重量级诗人、作家、导演、画家、摄影家、艺术家、收藏家达千余人,访谈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

重大新闻:享誉文学界、学术界的《访谈家》杂志,将《访谈家》设立的“访谈文学奖”首颁给了著名诗人晓音女士

2021年是访谈文学的新纪元,《访谈家》顺应时代,设立访谈文学奖,向社会大力推广,访谈也是文学,它比单纯的诗歌、散文、小说更包罗万象,视域更宽广,可以涉及影视舞蹈绘画美术自然社科等所有门类和属性,且将它们文学化,突破原有的文学体裁固态,它必将与“报告文学、传记文学”一样,成为文学大家族之一体裁,曾将首届访谈文学奖颁给独立编辑和出版《女子诗报》33年的主编晓音女士,奖励她为访谈文学的推广,出版《女子诗报》年鉴《女诗人访谈录特刊》(2019-2020双年选)所做的杰出贡献!而2022—2023年度,经《访谈家》编辑部和访谈文学奖评委会,慎重评审,特将第二届访谈文学奖颁给陈家坪先生,以资褒奖其在“访谈文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2022-2023年度访谈文学奖

颁奖词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陈家坪先生就曾参与《沉沦的圣殿: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的访谈工作,这培养了他对访谈这种文体的爱好。新世纪之后,陈家坪先生以访谈作为社会田野调查的方法一直致力于新生代诗人承上启下的传承工作,并于2009年创建北京诗歌沙龙,2014年发起北京青年诗会开展诗歌活动,以诗的视角观察并回应这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陈家坪先生助力青年诗人成长,滋养80后、90后诗人某种清晰具体的感受机制与想象限度,他的诗歌文化活动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2016年、2023年相继出版《桥与门:北京青年诗会诗人访谈》、《90一代青年诗人访谈》,令那些失散的诗的子嗣体认到个体尊严的社会文化价值观,推动中国诗歌生发出另向轨迹,多栖发展,在新锐青年诗人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陈家坪先生以访谈作用于社会文明进步,成果显著。鉴于此,经《访谈家》访谈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一致表决同意,特别将2022-2023年度访谈文学奖颁发给陈家坪先生,以资褒奖其在“访谈文学”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访谈家》编辑部

访谈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2022-2023年度访谈文学奖

陈家坪获奖演说词

感谢《访谈家》组委会授予我访谈文学奖!这份奖不是授予个人而是授予我的访谈工作和接受访谈的朋友们。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应该确信人与人之间任何真诚的交流,对个人,对历史,对人类的文明进步,都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因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言论都是有价值的,尽管它不一定能够及时产生相应的意义。我访谈的人物主要是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这些访谈内容是对精神生活进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我做这项工作不是为了荣誉和利益,而是希望贡献给社会,让人们认清自己在人类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在现实里,很多人会轻视或不愿意做最基础性的工作。我希望有心这份工作的人能够耐心克服基础工作的繁琐与枯燥,从各个方面努力完善访谈内容。

我把工作重点放在青年诗人身上,是觉得年轻人还有机会。青年,是一个人生命绽放的时刻,青年人的思想漫无边际,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虽然,很多人自带光芒浑然不觉,很多人肆意挥洒浪费时光。在政治上,我们看见过革命的火焰;在文化上,我们看见过群星闪耀。一个见证过神迹的人,他将终身信奉上帝。访谈工作,可以展现出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奇迹。神迹给予个人信仰,奇迹给予个人信念。

我曾在清华大学访谈过一位女性,她在美国出生,后随父母回国在清华大学安居。父母是核研究专家,文革受到迫害,她受牵连读书毕业先在清华校办印刷厂工作,后下乡去内蒙。有一天,她想摆脱这样的生活,逃离内蒙回北京去美国大使馆碰运气,想申请出国签证,结果签证官告诉她:“你是在美国出生的,你本来就是美国人。”她意外获得免签出国,直到父亲去世,才又回到中国。我采访她时,已是几十年过去,她还为自己在文革时期的生活遭遇感到极度的痛苦,周身瑟瑟发抖。她无法对我讲述完整的生活细节,无法克服内心的创伤、屈辱与恐惧!我还采访过一位八十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他的语言感觉非常好。他不仅经历了现代主义文学运动,还经历了中国的民主运动和维权运动,他参与和见证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的生活。五年前,我们相约访谈,那时,他精神饱满,意气风发。随后,他视为知己的兄弟一个流亡海外,一个死在狱中。他经营的店铺被关闭,生计无门。疫情三年,无所事事,还要偿还儿子欠下的巨额网贷。后来不幸感染病毒,他说话上气不接下气。我们的访谈被迫中断,最后无法正常进行。他没有任何说话的心气。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最终被说岀来的,很少很少。更多的时候,不是不允许说,因为没有人完全限制得了,而是说不出来,真的是看淡了,凉透了,彻底遗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展开历史的见证与反思?怎么准确认识时代生活中的个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家人围着煤油灯谈天说地。煤油灯之前叫洋油灯。一字之差,却跨越了不同的文明年代。后来又点上了电灯,我在灯光下静静倾听,灯丝发出微弱的声音,令人产生无限联想。倾听,让我感受到他人的心灵世界,分享他人的生命、知识、幸福和苦痛。一味的倾听,可能会助长对方的骄傲、自满和自负,我也试着表达怀疑和反对,尽管在对话关系中,我始终是沉默的一方,倾听的一方。他在前,我在后;他在左,我在右;他在台上,我在台下。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我多问,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我多设问,我希望我们是在思考中进行交谈。我知道,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并非是光明,而是黑暗,思想交流中的闪光点,像忽明忽暗的路灯。这是一副古老的世界图像——一群人,围绕着篝火——仿佛人类永远生活在洞穴之中。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我们不时回归到人类生活的源头。史诗由一个人吟唱,吟唱的是由一个个英雄组成的群体生活。个体是渺小,服从,不存在的,这是我们最初的文学。现代生活是以个体存在为基础,个人是主体,每一个个人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个人都有人权。访谈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话。访谈不是史诗,不是抒情诗,区别于戏剧,好像还不具有独立的文学性。在这个意义上,访谈文学奖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我不禁想起我的枕边书《歌德谈话录》,想起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著述。一问一答,不一定是在访谈,但问与答是思想交流的核心。

陈家坪,诗人、批评家、纪录片导演。1970年4月生于重庆,现居北京。

1997年,参与创办民刊《知识分子》。

1998年,参与采访整理《沉沦的圣殿: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被《南方周末》评为年度文学类好书。

2011年,出版诗集《吊水浒》,2016年在台湾殷海光故居举行诗集研讨会。

2016年,出版《桥与门:北京青年诗会诗人访谈》。

2017年,出版《在彼此身上创造悬崖:北京青年诗会诗选》。

2017年,拍摄纪录片《孤儿》,2018年获“第七届后天电影奖”;201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展映,并永久收藏;2021年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永久收藏。

2018年,拍摄纪录片《大兴失火》、《胡杨与章冬翠》,2021年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永久收藏;2019年,《大兴失火》参加美国纽约大学独立电影双年展。

2019年,参与创办民刊《变雅》。

2019年,拍摄纪录片《xxx》,获台湾第56届金马奖提名。

2021年,拍摄纪录片《没什么了不起的年代》。

2022年,出版诗集《囚室与鸢尾》。

2022年,拍摄纪录片《只有黎明在微笑》,入选世界游牧影展十佳纪录片。

2023年,出版《九0后北京青年诗人作品集》《九0一代青年诗人访谈》。

张后、陈家坪

牧野、张后、陈家坪、邓荣成

牧野、张后、红药、陈家坪、夏露、阿力

江汀、水果、陈家坪、阿西、张后、邓荣成

牧野、卢美萍、红药、夏露、张后、陈家坪、樊杰、阿力、阿西、刘楠祺、翟明磊、邓荣成、江汀、小海

左张后、右家坪

旅游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