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作家林茂森长篇游记《川西朝圣纪行》(之五)
来源:文旅网 | 作者: 林茂森 | 发布时间: 2022-11-18 | 655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文/林茂森


4月15日沿国道318线至康定县,驴友们一路唱《康定情歌》,一路拍摄川西平原和贡嘎雪山风光美景,参观了甘孜非遗博物馆,在康定县城瞻仰过茶马古道塑像群,继续沿国道318线行进。

格聂木雅

曲曲弯弯的盘山道上,沿途有背负行囊的步行的藏人,也有三三两两的骑自行车的运动健儿。车子渐行渐高,山被霁雾封锁,车在雾中行,人在云中飘,仿佛置身仙境。行之雪山之巅,大阳突然露出半边脸儿,顿时感觉光明了许多。下山途中雾拥上山梁,在阳光映射下,景色远近高低各有千秋,蓝天、白云、雪峰、浓雾、绿草、野花,好一幅山水美景,大家喜出望外心旷神怡,车子靠停港湾拍照留影。夜晚住康定县瓦泽乡渝鑫路边酒店,吃着牦牛肉汤暖锅,讨论着一路的景致,驴友们不禁兴奋地饮起酒来。


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巴塘县境内有个格聂境区,一路的魅力山水使人出乎所料。由于这里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气侯垂直分布的异常性,以海拔6204米的格聂山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雪峰、冰川、湖泊,瀑布、温泉、广阔的草原和原始森林等丰富的原始生态区。格聂山是藏人心目中的神山(在藏地,胜乐金刚的圣地只有喜玛拉雅和格聂圣山),它的藏语名为“玛日”,是我国藏传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也是胜乐金刚的八大金刚妙语圣地之一,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有其特定故事与神秘传说。相传释迦牟尼佛曾赞叹格聂圣山为殊胜清净之圣地,山中岩石上有天然形成的藏文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等佛教经文,是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各地藏民前来朝圣者络绎不绝。
   4月16日的行程是新都桥──塔公──八美──丹巴。一夜无语清晨天未放晴,只得等待雾云退去,登上宾馆后面的大山拍摄贡嘎雪山,但天公不作美雾云仍是不退,至十点钟只能沿国道318线,行之新都桥向雅江、理塘进发,来到康定木雅圣地。木雅坐落于康定折多山西侧,是甘孜州第一座以民俗文化与自然风相结合的旅游景区,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木雅藏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旅游区。“木雅”古称“弥药”,为我国西部古羌聚居地。这支古羌族曾经北上建立了著名的西夏王国,后南迁在大河以西建立了“西吴国”,也就是民间所称的“木雅国”。康定折多山以西地区,一直是木雅人的主要生活区域,也是“木雅”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明清时期康区著名的四大土司之一的“明正土司”,亦即是“木雅国”国王的后裔,在藏区享有盛誉的前(后)五学者,都是出生在木雅的大德高僧。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注定了这里是一个人们向往的国际旅游观光圣地。

亚拉神山

车子沿S215道行驶,沿途几乎每块山石上都刻出经文,松林口上谷中山崖上镌刻着藏传佛教列,镌刻饰以彩绘每位神祉慈祥和霭,为路途中风尘仆仆的僧侣祈福赐岁护佑平安。时值中午时分,不觉来到塔公镇,就近在路边餐馆用午餐遂继续向亚拉雪山行进。亚拉雪山最高点海拔5820米,面积158平方公里,距离惠远寺17公里,踞八美镇25公里。亚拉雪山的深林之美、海子之美、草原之美、河谷之美、瀑布之美、温泉之美、冰川之美、人文之美、野菌之美的美景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是惠远寺和八丶美、丹巴、塔公和周边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藏传古籍《神山志易入解脱之道》中被称为“第二香巴拉”。镶嵌其中的蓝宝石海──友措湖是藏民顶礼膜拜的圣地,四周密布的“玛尼堆”,更是被誉为神与人对话的所在。亚拉的神圣在于拥有镇山之宝,当年格萨尔王征战到此,曾为亚拉雪山的气象万千和孕育万物的博大而感叹,还把自己的宝劃、兵书和盔甲留在亚拉的一个岩洞里。宗喀巴大师曾对亚拉雪山格外垂青,他的头像印在亚拉雪山的山腰,幸运的人在吉祥的日子里才能有幸一睹真容。

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我们来到中国最美乡村──四川丹巴县聂呷乡甲居藏寨风景区,这里距县城8公里,景区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甲居藏寨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藏寨建筑风格及民俗风情特色尤为突出。“甲居”在藏语中意为百户人家之意,整个景区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居住着数百户嘉绒藏族。幢幢木制素装的寨楼,星罗棋布地点缀在绿荫葱郁的山坳之上,错落有致地掩隐在层层梯田和青山绿树丛中,寨楼、绿荫与梯田沟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丽画卷,被誉为“藏区童话世界”“康巴风情名片”。2005年被《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06年当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2011年获得了“四川藏寨风情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晚上我们在藏寨一户人家的客栈里住宿,晚饭是女主人用从自家菜园里采来的纯天然鮮蔬做的风味菜肴,还有腊肉、香肠、腊猪手和鸡蛋、米饭,一桌农家饭菜喷喷香赏心悦目,不由我想起“莫道农家腊酒浑”的诗句,心中不禁对农家的纯朴好客赞叹不已。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林茂森,1959年生1976年工作,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曾用名森林甘肃山丹县人。一生勤勉从教、从政,曾任山丹艾黎纪念馆副馆长、山丹县人大副主任、退休于张掖市人大办公室。系甘肃省高级工程师协会常务理事,省作协、省视协会员,张掖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张掖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山丹艾黎纪念馆高级顾问,作家、编剧、书法摄影爱好者。

感悟并践行“光荣属于埋头苦干的人,幸福属于艰苦创业的人,真知属于大胆实践的人,成功属于勤奋追求的人”的人生格言。自20世纪80年代发表作品,1983年创办校园刊物《幼芽》,1992年合创《焉支山》杂志的前身《焉支山风情》,著有论文集《实践与思考》、散文集《生命河》(获全国伯乐文学二等奖)、小说集《人生路》《森林小说散文集》,《山丹旅游》(获张掖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山绿水·新张掖》(文脉卷)、《张掖民俗》《金张掖旅游》;20集电视剧本《天意》、电影剧本《最后一个匈奴》《乡村有爱情》(分别获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推介影视剧本奖”),电影剧本《路易·艾黎》(获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潜力影视剧本奖”),创作电影剧本《培黎之星》《沙漠上的培黎医院》《“新冠”众生相》《安贯布什嘉》《大马营》《回道小酒馆》《守墓人》,纪录片剧本《裕固族民俗》《黑河水》,微电影剧本《乡村年夜饭》《承诺》等;创作舞台剧本《国博故里》《苍狼战神》《韶华》;发表“大型山水实景歌舞剧”剧本《隋炀帝西巡焉支山》、“大型舞台内景历史剧”剧本《苍狼战神霍去病》。主编《山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合编《山丹史话》《山丹放歌》《山丹民歌》《百花池》等。



旅游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