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平
一直都好奇,那些成名成家的大人物,是如何崛起的。在认识董耀章先生后,我隐约找到了答案。董耀章先生以他极致的自我追求和约束,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
认识董耀章先生,是在2024 年 10 月 22 日山西省文联 的一场讲座上。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艺术论坛主题《学习借鉴中华诗词与民歌大美浅谈》讲座震撼举行,88岁高龄耋髦之年的董耀章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中华诗词源远流长与民歌的独特魅力的讲座。全省诗歌和文学爱好者88人,应邀参加了此次讲座。
董耀章从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讲起,讲述诗里包括万象,“不学诗,无以言,诗词是取得话语权、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中华诗词的源头在民歌。中华的第一首诗是帝尧时代农耕社会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后发展为《诗经》《楚辞》、汉乐府、建安诗词、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民歌独具民族特色、风韵、情调,能生动展现民族习尚和情感,淳朴厚重,耐人寻味。谈及民歌,董老以具体民歌诗句介绍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内蒙爬山调,山西民歌、以及诗歌和汉乐府等。现场气氛轻松活泼,讲到民歌,他请山西著名诗人老刀客先生现场开嗓演唱一首左权开花调,山西民歌中,董老对河曲民歌情有独钟,饶有兴趣地现场唱起了《想亲亲》,展示了他对民歌的深厚情感。
与会者深刻体会了诗歌的空灵、夸张、赋比兴等艺术手法、以及贴近生活、形象生动的特点。更有助于创作出更多来源于生活实践的诗歌作品。与会诗人王洪平体会深刻,即兴赋诗一首。
书画院老师们向董老赠送了自己创作的书画诗词作品,以表达对董老的敬意和祝福,并祝董老身体健康长寿。
后来,在与董耀章先生日积月累的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他是一位史诗级的全才大家。他的文学功底厚重,才情卓越,著作等身,坚持不懈地从事公众号等自媒体创作,对后辈倾囊相助。他的成就斐然,隔一段时间来一个炸裂我认知天花板级别的奖项:董耀章诗词50首,入编《中华诗典》;荣获美国华人美术家协会、泰国泰中艺术家联合会、德国中艺文化发展中心、法国当代文学艺术家协会、印度神象文化交流协会、俄罗斯人民艺术委员会、首尔国家美术协会、首届人类文明贡献奖文化艺术类金奖……董耀章先生的作品被广泛认可,题刻勒石贺大寨行书暨名家邀请展成功,“和谐大寨”题刻鲜红夺目地镌刻在大寨石头上。楹联书法作品“一院书香花弄月,满堂画意鸟鸣金”“风送书香花树醉,诗融画魅玉蝶迷”等书法刻匾在书院门楼熠熠生辉。至于国务院特殊津贴、五一劳动奖、中国艺术名家、终身名誉会长……更是令人瞩目、振聋发聩。他任编剧兼制片主任的反映自己家乡革命历史题材的《忻口战役》电视连续剧,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多次播放,中央广播电台用38种语言向全球广播,1990年荣获全国第十界优秀电视剧“飞天奖”,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求是》杂志等中央级媒体的报道。他创作的《虎头山赞》,入选了反映中国现代史上风云人物的《中国精神读本》。“有德之人,如雪中寒梅,身正而溢香”等有思想内涵的格言作品在网络上被广泛引用转载,并收录于《中国老年大智慧》、《中华好诗词作品集》、《世界诗词选集》、《中国当代百名文艺家作品集》《中华名人大辞典》、《中华颂》等多部宝典之中。
一、成为书法大家
翻开董耀章先生赠给我的书籍《董耀章书法作品及书法随感集》,我如获至宝。仿佛走进了一座如何成名成家的大门,这本极具启发、引领、令人醍醐灌顶开智的书籍,是走近董先生的金钥匙。这是一本人生大家养成记的经典教科书。2024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收到董先生赠送的这本书。许久没有的如饥似渴的冲动,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是让我爱得血脉贲张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董耀章先生在82岁时创作。他回首自己从事文学事业近七十年,倾尽心血,集毕生经验心血结晶。书中既有书法作品,又有书法心得,还有他关于如何泼墨,如何效古而不拘泥,合乎法度又能自成一脉肆意挥洒心中豪情的肺腑之言。他学书法,从下笔就给自己定下成名成家而非书匠的豪情壮志。
董老的书法之路源于一场大病。1982年,他从事编辑工作同时忘我投入写作,积劳成疾,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术后的他,以临习历代名家书法碑帖为养生方法。真正让他下决心学书法是在2001年,他担任了山西省诗书画联合会主席,在他主持的书画笔会,画家们请他作题画诗,他新诗无法入画,深感难堪。立志兼修古体诗和书法。开始了他矢志不渝铸就自我书法风骨的成家之路。
他饱览群书,把典籍国学当作书家必修课。他从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等古贤大家的作品中汲取养分,领悟神韵,追求技乎于道、艺乎于神的境界。他认为,中国的书法,是有源头的活水,是有根的参天大树。要想在书法上有造诣,就要在法度的轨道上,以孜孜以求忘我的虔诚,走进古贤名达心灵深处,参透悟透后,再还原自我的本真。他强调师古不泥,要再走出古贤、法度,创新一格,找到升华自我、独辟蹊径的笔锋、独具风韵的书法语言、自我特色的表述技巧。
董耀章先生的成功,是他对文学和书法的极致追求和不懈努力的结果。他用自己的笔、用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三要素,书写生活的真善美,折射人生万象,体现现实生活的崇高理想、境界、品味。他的书法作品,是他肯吃苦,是具备文学、哲学、史学、美学、天文、地理等华夏古今文明综合修养等大学问,是他生命经验、生活阅历、知识存量、审美趣味的综合体现,他用自己的眼睛和本领,体察美、探究美、捕捉美、酿造美、表现美、升华美。
书法艺术的学习与精进,是一个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过程。是一门深邃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它的美感源于留白处的疏密错落、章法布局变化以及黑白的辩证关系。在创作时,活用中锋运笔,追求点画浑凝圆健、蕴籍丰厚,以展现独特的艺术效果。书家在共性中汲取各书体之长、滋养自身,同时追求自己的个性光芒。形成以哲理培育思辨能力,洞察人生百味;以美学视角音乐舞蹈的律韵强化书作的流动之美;以乘美游心的情怀尽享自然的神奥;以天人合一的气场滋润学养、净化修为;以卓越的见地,展示独树一帜的风格。一步一重天,到达书法艺术顶峰。体会书法的诗意挥洒、舞韵的流淌、画境的殊魅、乐律的激赏。
书法创作离不开生活。书者需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群众,做人民的代言人,以创作出脱俗的书法作品。真、草、隶、篆、行五体,各具特色,都是书法家表达自我思想、感情、精神世界的艺术形式。
篆书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特色,体划严肃、布白严谨,浑厚朴茂。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小篆又称秦篆,形体均匀整齐、圆融平正。到了清代,线条变粗,突破笔画的粗细、顿挫、轻重、方圆的格局。品赏大篆的代表作《石鼓文》,小篆的代表作是《峄山碑》。
隶书是由篆书的圆转演变成方折而成,奠定了楷书孵化的基础。隶书字体扁平、工整精巧、庄重典雅、方劲古拙、宽扁有度、横长直短、方圆藏露、诸法俱臻、字体架构形如蚕头雁尾、如龟似鳖,笔势飞扬,姿态优美,气韵生动,荡气回肠,有沧桑之美。汉隶代表作《张迁碑》《曹全碑》。
楷书是汉字正体的最后定格。是从隶书萌生演变而出,又与草书、行书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以正方形取代了隶书的横扁形。楷书法度严谨、形体优美、笔力险峻、端庄雄伟、气势流畅、圆润清秀、灵动活络,字形匀称、重心平稳、章法齐整、长短宽窄参差。楷书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祭侄文稿》、《告身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赵孟頫的《胆巴碑》、《千字文》、《洛神赋》等。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笔势流动、姿容活络、体态多变、不受拘束、灵活敏捷、饶有意趣。天下三大行书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
草书是汉字中最为简约的一种书体,笔划省略、畅于抒情,是最自由、最能体现书家个性、极具表层外形美和深层蕴涵美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高层面上精神享受的艺术。草书不拘章法,运笔野逸狂放、雅隽秀媚、体势连绵、赴速急就。其形其神,空灵绝妙。代表作有张芝的代表作《冠军帖》《终年帖》,张旭的代表作《肚痛帖》《古诗四帖》,怀素的代表作《自叙帖》等。
学习书法的流程,实质上是书家人格、精神、气质、修为、文化积淀等综合素养的诠释。笔墨的浓淡、枯湿、提按、方圆、肥瘦等变化,以及运笔使转中的疾缓、收放、开合等节奏韵律,都体现了书家的艺术修养、线条张力。只有具备超常的天赋、心智、领悟,对书法有超常的虔诚、独钟、敬畏之心,经历超常的攻坚、历练、进取,才能成为书法大家。
二、董耀章书法
休看华发生,春华依旧在。八十八岁董耀章,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我没有浪费生命”,是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认为每天都是全新的开始。他以诗言志,“谁言春色老,晚霞明艳格外娇,桑榆情更高”,诗里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鹤发童颜,粉面含笑,姿荣盈秀,澄明心境自强骨,操守高洁灵肉净。不为浮名累我身,笔耕不辍力躬行。他善于沉淀自我,在滚滚红尘中苦练修行,襟怀坦荡气质高雅,谈吐不俗语出理性,情操深邃视野辽阔,境界高远世事洞明。滴水之恩会涌泉相报,乐于奉献知感恩回敬,心存大千世界的一方净土,慧眼识珠哺育时代精英。
董耀章先生是自律的典范。胃手术后开始注重身体健康,生活规律严肃。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匀速缓慢地喝一碗温白开水,洗漱。出门去街心公园走路,一边走一边磕牙,到了公园,边走边喊十二嗓子,每天如此,进行一系列锻炼活动。唱一首《西部放歌》、一首民歌《赶牲灵》。他爱好广泛,不仅“诗坛大家”,“书法大家”,还擅长唱歌、跳交际舞,懂得健身、懂、营养、美食,做事干练,从不拖泥带水。
书法方面,董耀章先生强调晋尚“韵”,崇尚线条的气韵、墨韵、神韵美等节奏律动;唐尚“法”,书法线条注重严格的法度;宋尚“意”,书法线条蕴含意境之美;元尚“态”,书法线条追求圆、润、厚、重、粗、细、长、短、肥、瘦、宽、窄等审美趣味。“心正则笔正”,学书路上无秘诀,刻苦历练自开窍。董耀章先生的作品同写一首诗、一则格言、一篇文章一样,贴合现实语境,紧跟时代信息,继承发展创新,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观点。都是他独创的格言、诗词、汉俳。他之所以成为书法大家,由于他富有从容的表达风度,坚持用墨线表达一个深刻的活灵活现的自己和自由的向度。他诗配书,写诗写字双艺皆精。《中国实力派艺术精品展获奖精品》一书中这样评价董老的书法技艺:“敬观董耀章先生的书法作品,视觉冲击力很强。布控规整有序、笔墨凝练精到,奔放自如、气韵生动、自出新意。作品实现了景致与怀想、传统与个性的和谐统一,翰墨之间彰显着宽广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贴紧时代的气息脉搏,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与远大高洁的志向。其博大宁静,大有自在之意境,深得名家的赞赏与喜爱。”《人民艺术功臣》《和谐中国》评述:“董耀章书法作品,整体端庄流畅、师古不泥、博采众长、自出机杼。作品行轴线时直时曲,书体时行时草,点画时方时圆,用笔凝练老到,章法严谨有度,线条饱满活络、刚柔并济。沉雄劲健,跳岩流纵,阖其气以求精,函其韵以通神,禀赋天地灵气,富有极强的韵律感。大胆而率直,以抒情的笔墨语言,延续着对传统理性的归纳与革新。抒发着书家的个性审美理想与追求,颇具大家风范,极具收藏价值。”董耀章先生的书法作品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是用单纯的黑色为基础,在书写的笔墨中,书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情趣等变成形式感的生命节奏,是纸面化的精神舞蹈。
董耀章先生的书法技艺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是中国杰出书画家协会终身名誉会长,他的书法作品润格高达8000元人民币每平方尺。董耀章先生一生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他严谨求学。他在《学书不畏难》的诗中写到:
学书不畏难,奋力勇登攀。
入夜繁星窥,闻鸡唤月弯。
挥洒天地动,墨涌秀河山。
收放随心意,神仙也慰然。
字字句句能看到他“寒窗历苦谁人晓,一片丹心在玉壶”的勤学苦练。“八十挥笔沐春风,立命书斋笔意嵘。长夜临帖星月伴,书神献瑞赞痴人。”的耋髦之年的坚持不懈。他的《董耀章书法作品及书法随感集》,聚集了名家挥墨、董先生荣誉奖项、书法作品、随感、诗词书法理论等作品,也注入了教化众生、勤耕苦练、一身正气成名成家的拳拳之心。
以我浅显的认知,董耀章先生老骥伏枥,在求精求美求卓越,铅华落尽见真淳的路上,始终是我们学习和敬仰的灯塔。
2024-11-25
凡俗的人生,深沉的情怀——读王希文先生巨著《难忘的足迹》有感
2024-11-14
墨染春秋书岁月,德馨艺湛耀凡尘——对话八雅先生刘永国:探寻传统文化的诗意人生
2024-11-04
2024-08-09
2024-05-29
2024-05-23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未来研究分会“三会合一”聚焦多维赋能旅游协调创新发展
2024-04-19
2024-02-19
2024-02-19
2024-02-19
2024-02-18
2024-02-08
2024-01-31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