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声音虹霓,永远的“话说长江”——深切悼念著名播音艺术家虹云老师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隋源 | 发布时间: 2025-02-14 | 76 次浏览 | 分享到:

昨天下午,突然看到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屈金星朋友圈里发了一首诗《悼虹云》:“灿灿虹云,湛湛长江。声动天地,今成绝响!”

晴天霹雳,万分悲痛!要知道,春节前夕,我们还在天津武清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京津冀会场同台演出。怎么可能呢?随后,噩耗得到证实,泪水夺眶而出,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春节前夕,元月21日,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副主任、总监制、书画艺术中心主任于小高老师和我一起接上虹云老师,陪她一同乘坐高铁从北京前往天津武清,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京津冀会场演出。路上,她总是会“逃脱”我们的搀扶,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还回头说:“放心,没事”,像个可爱的孩子。我们也看到了老艺术家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她背着一个朴实的小布兜,穿着一件黑色朴素的羽绒服,扎了一条花色很雅致的围巾。我清楚地记得下车前我帮她穿好衣服,戴好围巾,她还精心地再整理一下那条围巾,看样子很喜欢。



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聊着家常,亲切地称她为“虹云妈妈”。她说,她对我在中国诗歌春晚舞台上朗诵的原创作品《丝路放歌》和《诗经·蒹葭》有较深的印象,文采和音色不错、作品很有创意、声音控制力也很好,鼓励我不骄不躁要把朗诵事业做好,创作出更多让观众喜欢的好作品。我当时备受鼓舞,感念老艺术家对晚辈的关注鼓励、提携指导。这一切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却没有想到这是生死离别啊,想到这,不禁泪流满面。



我们咿呀学语的八十年代,是听着虹云老师和陈铎老师联袂演绎的《话说长江》的声音长大。他们气势磅礴、情感细腻,将母亲河的壮美与人文娓娓道来。孩童时语言和声音的启蒙教育就从其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虹云老师那道声音的霓虹五彩斑斓,曾燃起过多少青春的梦想!



2017年,非常幸运在从事语言艺术的道路上,与虹云老师相识,她平易近人的性格,灿烂如花的笑容,声情并茂的朗诵,严谨务实的态度成为一个个符号印在晚辈的心中,时刻发着光照亮“把生活写成诗,把诗读成歌”的前行梦想。



1月21日,天津演出结束后,我来到虹云老师的化妆间,她对我朗诵天津本土著名书法家、学者何俊田的辞赋《武清颂》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提出了一些朗诵指导。我深深地向老艺术家鞠了一躬,感恩她对年轻朗诵艺术工作者的鼓舞,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她对晚辈寄予的深切希望,那是对朗诵事业的无比挚爱,那是对传承发展的热切期待。她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是讲真心话,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出发,找到符合内容的表达,一定要跟观众找到共鸣。生命如歌,声入人心,生命需要正能量的指引,良师益友是我们每个人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1月8日,我的恩师人民艺术家殷之光先生去世,还没有在悲痛情绪彻底走出来的我,更加感受到一种雪上加霜的悲伤。昨晚彻夜未眠,索性起来写一点文字抒发情感,纪念虹云老师。前年重阳节朗诵界六位泰斗“岁月之声”朗诵会前,我跟虹云老师一起吃了自助餐后又合影留念,我还悄悄拍下了她给诗歌爱好者签名的照片,又回忆起当时我们美好的交流和她台上的精彩,感慨万千!我庆幸用手机记录了彩排实况和在后台的点点滴滴,会一直珍藏。感叹时光的流转,会不留情面地带走很多美好的人和事,就像我和一位挚友昨晚说起,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吃喜欢的食物,做喜欢的事情,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把挚爱的诗歌朗诵工作做好……



声音霓虹,永远的“话说长江”。敬爱的虹云老师,天国应该也有舞台,您的声音必定会为其增添最靓丽的色彩。当夜晚繁星升起的时刻,我们会仰起头,最亮的那一颗一定是您灿烂的笑容……



隋源,北京知名青年朗诵艺术家、诗人、主持人。中国诗歌春晚执行导演、中国诗歌春晚朗诵文化传播大使。

畅谈文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