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北下关文联携手北大纵横作者面对面成功举办著名作家彭学明《爹》《娘》作品分享会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武丁 | 发布时间: 2025-04-17 | 7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4月17日下午,著名作家彭学明长篇小说 《爹》、长篇纪实文学《娘》分享会,在北大纵横四楼作者面对面会客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文联主办,海淀区政协委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著名军旅作家、诗人王德兴,知名作家、导演王海滨,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以及作家、诗人聂遵利、何学海、黄俊、姜涛、李坤泽等20多人现场参加,20000多名观众线上观看了现场直播。分享会由著名导演柴金龙主持。

分享前,海淀区政协委员、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璞先生首先简单介绍了创建“作者面对面”活动的宗旨、理念和“4+1”运营模式,同时对彭学明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称其是第一位走进作者面对面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全国著名作家和原中国作协创联部领导。特别是这两本书《爹》《娘》的书名更使此次分享具有了神圣的意义。

本次分享活动的推荐人柴金龙、王海滨分别介绍了彭学明的简历和获奖情况,以及这两部书的传播情况和社会影响力。


彭学明,男,1964年生,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青年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第九届人大代表、全国第十届人大代表。主要代表作有轰动全国、畅销200多万册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和长篇小说《爹》及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和报告文学《人间正是艳阳天》等,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国年度好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全国广播电视星光奖、郭沫若文学艺术奖等国家大奖,《跳舞的手》《鼓舞》《白河》等7篇作品被收录进大中学语文必读教材和辅导教材,35篇作品被全国各地列入中高考联考试题、摸拟试题,并译成英、法、俄、日、阿拉伯、匈牙利、哈萨克、意大利、加拿大等在国外出版。

在分享中,彭学明深情地讲述了《娘》的创作心路,在娘去世后的日子里,他始终无法释怀,深深沉浸于未能全心抢救娘的遗憾中,那些与娘一起生活的过往,如电影般在我脑海不断放映。娘的一生满是艰辛,她饱受屈辱,却将全部的爱给了孩子,把善良给了人间,用宽容和理解对待世界。在书里,我毫不避讳地袒露了自己对母亲曾经的不解、不好和不足。我想通过文字,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母亲,让大家看到她的坚韧与伟大,也借此表达他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无尽的思念。

而《爹》与《娘》有所不同。由于他从未见过爹,也没有和爹生活过一天,所以只能依靠母亲和父老乡亲们的讲述,去拼凑、复活一个爹。但这种讲述和复活,没办法像写《娘》那样完全纪实,于是选择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虚实相间地塑造爹的形象。在《爹》这部作品里,名为彭家云的爹,自幼失去双亲,却以顽强的毅力养活了四个弟弟妹妹。他的前半生,为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后半生,则在偿还亲情债、兄弟债、战友债,还有婚姻债、爱情债。在创作过程中,彭学明还 “认识” 了许多爹的同辈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湘西父辈的群像。这部作品,通过 “寻爹”“认父” 的过程,融入了中国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与大时代的跌宕起伏 。《爹》与《娘》,一部是虚构与真实交织,一部是完全纪实;一部写父亲,一部写母亲。但相同的是,它们都饱含着他对父母深深的情感,也希望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那份质朴而深沉的爱,以及湘西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坚韧与担当。

在现场互动环节,著名军旅作家、诗人讲述了聆听此次分享的感受,并向彭学明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表达敬意。

北下关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武向彭学明汇报了自己听课的收获和北下关作家群的情况,并请彭学明老师为基层作者的文学创作提出几点建议。彭学明告诫和勉励作家们:哪怕在虚构创作里,真情也不可或缺。创作绝非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要赋予文字体温与情感。只有饱含真情去创作,作品才会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才能跨越纸面,直击读者灵魂,让大家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与生命的厚重 。

作家聂遵利现场向彭学明提出自己的感想收获和创作中遇到的困惑,并向彭学明老师赠送了自己创作的新书。

分享结束后,彭学明老师为现场读者签名,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畅谈文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