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新锐作家秦俑处女作《小狗豆丁》吸引读者目光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美晨 | 发布时间: 2024-03-09 | 557 次浏览 | 分享到:

森林共读活动每期会有读友进行一次关于好书的语音分享,第10期活动邀请到了读友秦俑先生聊即将出的新作《小狗豆丁》。他结合创作长篇小说《小狗豆丁》的体会,同森林共读60多名读友作了精彩的分享和交流讨论,引起热烈反响与共鸣。


森林共读举办《小狗豆丁》创作交流分享会来源/森林共读群·秦俑语音分享

“我前半生不小心弄丢了很多东西,包括事业、家庭、健康、爱情,小狗豆丁只用三年就帮我都找回来了。”

秦俑用这样一句话开场,概括了《小狗豆丁》的创作动机。一只小狗让病退的他回归心灵宁静,而心灵放松后生出惊人能量。

“旅行为什么能给我们充电,就是因为放松了心灵,当一个人心灵归于纯净,看啥都是美景。”

秦俑的前半生和很多人一样终日忙碌,身心俱疲,寻找心灵宁静成为生命的刚需。为什么萧伯纳说“我和越多的人相处就越想回到我的小狗身边”?秦俑从小狗豆丁身上得到启迪:人类进化中丢失的,正是狗类一直坚守的。因此,“通过为一只小狗建模,探索心灵相通、生命融和、双向进化的密码,善莫大焉。”



非文学科班出身能不能写长篇小说?这是众多阅读和写作爱好者关注的话题。秦俑讲述了由一个技术控变身文艺男的经历,当然还要归功于他的小狗。

“与一只小狗为伴,能细微观察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喜欢极简生活,凝练提取生活。”

正如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茨在《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中所说,“一个人只要目睹了自然界固有的美丽,就再也无法离开,要么成为诗人,要么成为博物学家,如果这个人视力不错,观察能力足够敏锐,可能同时成为诗人和博物学家。”病退两年多秦俑写了三大本日记,大量的观察感悟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为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一手素材。理工科思维虽然想象力欠佳,但有去粗取精、直截了当的优点。中国文史出版社责编这样评价:“《小狗豆丁》语言简洁流畅,感情真挚,充满温情,揭示了平淡生活中的生命真谛,主题聚焦陪伴、温情、治愈,这是在现代浮躁的社会里大家都渴望和追寻的。”不贪恋文字,只讲最想讲的话,是秦俑半路出家成长为一名作家的诀窍,也成为他作品的一大特点。

“由三本日记到一部长篇小说需要三步。”秦俑分享了他的创作“秘笈”。

第一步穿线,小狗的成长是一条线,人的心灵回归是另一条线,两条线把散落的素材有节奏地穿起。

第二步挖掘,提炼小说的主题,狗对人的爱和人对狗的爱,目的实则相同,都是为了守护人的心灵。某种意义上小狗就是人的心灵投射,如果回到原始初心,人与人乃至与众生之间,就能揭开情感交融互通的生命密码。在这一主题下,那些故事就不只是有趣,还闪耀出人性与爱的光泽。

第三步设障,小狗成长中的烦恼虽然没有人类那么多,但也并非一帆风顺。自身成长中,如何战胜孤单?如何与小猫和流浪狗相处?如何走出丧子之痛?如何应对分离之殇?在帮助主人方面,如何把脱离生活的主人拉回来?如何帮主人甄别错爱?如何帮主人追回真爱?狗与人在生活中的种种困境,都要精准设置为故事的矛盾冲突点。

谈到哪些阅读为创作《小狗豆丁》提供有益启发,秦俑重点分享了四本书。

《莫儿的门》作者泰德·凯拉索以传记写实手法,讲述他和他的狗莫儿共同追求心灵自由的故事。《小狗豆丁》对豆丁的成长记述也是写实,真实的故事最能散发出自然的魅力。

《我的导盲犬朱尔》是虚构的爱情小说,导盲犬朱尔在故事情节上为男女主人公穿针引线,同时映照出恋爱中男女纯洁易受伤的心灵,使作品流溢一种甜蜜的忧伤。小狗豆丁可是在现实中以纯净心灵洞察到秦俑的情感,用坚定甚至悲壮的行为帮秦俑追到真爱,更值得被特写出来。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其中<所罗门的指环王><狗的家世><灰雁的四季>等,都是经过作者长期观察动物得出的科学结论。在观察小狗以及同小狗一起看自然万物时,秦俑得出一个重要体验:只要长期关注一个生命,就能融入它的灵魂去感受世界,也就不难描绘出它们生命的美妙动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价值观,他写故事,也抒发情感和表现意识形态。虽然后现代小说更推崇一种相对客观的写作态度,如杜拉斯的《情人》,尽量避免作者的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影响读者去感受故事。当秦俑跌落人生谷底时终于明白,原来全力投入工作是最容易的事,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才体现出生命之重。他选择将悟出的生命价值观带入《小狗豆丁》,这使得他的小说随处可见对生命的审视和哲思。



最后,秦俑从文本的第一、第二、第三结构出发,介绍了《小狗豆丁》的内容特点。这是著名影评人陈黛曦在公号“陈小姐的十五楼”常用的电影文本分析法,也适用剖析小说文本。如果三层结构都具备,作品的叙事就有了深度和张力。

第一结构(表层意义)是故事情节。展现小狗豆丁的成长,也呈现它的永恒不变的心灵。《小狗豆丁》中男主人公秦元勇收养小狗豆丁九年,他早已不是九年前的他,而豆丁一直都是最开始的那个豆丁,与九年前完全无异,这样的至死不渝令人慨叹。小狗豆丁的生命经历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第一个三年它归属于秦元勇前妻;第二个三年它归属于秦元勇老妈;第三个三年它归属于秦元勇。但无论何时何境,这只小狗又都只归属于它自己的纯净内心。

第二结构(深层意义)是作者意欲指向的东西,表现为作品叙事特点。米兰·昆德拉曾说,狗是我们与天堂之间的媒介。《小狗豆丁》也注重夹叙夹议揭示这样的道理,现代社会很多人的心已飘出腔子外,该做什么已不再由心神驱动,而是被时代裹挟,随波逐流,更没有什么力量能遏制他们不该去做什么了。心神一旦被裹挟,人只会走得离自己越来越远。一只永葆原始基因的小狗心中所想,可能比人类的胡思乱想更接近正道。作品中秦元勇从身心几近崩溃,无痛切换到一个崭新的生命状态,就是因为悟出一条道理:改邪归正的方法很简单——将小狗视为榜样,让自己的心灵单纯一点,放松一点。

第三结构(核心意义)是深层创作动机。陈黛曦释义“它像绝对精神,是主观意志与真理的统一。”秦俑说不敢妄言在他的小说中立起什么真理,但可以反过来想,这个世界已有太多的礼崩乐坏,当我们一次次面对真理坍塌,能够支撑心灵世界的还有什么?秦俑十分肯定地说,应该是爱。第一次宇宙大爆炸创造了生命,现在人类需要第二次宇宙大爆炸来挽救人类自我毁灭,如果每个人的心中之爱得以传播扩散,释放的能量会比第一次宇宙大爆炸还要大,足以湮灭人类进化中衍生的恶。由此来看,秦俑是有野心的,他太想在作品承载更多的东西。他又是务实的,唯愿小狗豆丁的单纯心灵和清澈眼神能留传下来,为第二次宇宙大爆炸——爱的传播扩散增加一粒火种。

分享结束后,部分对动物小说感兴趣的读友同秦俑展开交流讨论,畅谈有宠物的人都有的幸福感。有读友称赞爱读动物小说的人都是有爱之人。谈及《忠犬八公》,有读友表示看完感动哭了很久,有读友表示看过好几遍每次都感动得如第一次。谈到《小狗豆丁》,有读友表示听完分享很感动,“你在很近的远方娓娓道来,我一切如常,这便是感动。”有读友评价已经感受到小狗豆丁的可爱,有读友夸赞小狗豆丁和人一样了不起,更有读友表示听完分享后也想要养只狗狗。

有读友进一步发问,人与动物之间怎么达到灵与灵交流的程度?秦俑分三个层面阐释观点:

第一,小狗确实有超强的感知器官,能觉察到人的喜怒哀乐和内在情绪。《小狗豆丁》中也写到,小狗天生有远胜于人的直觉,除主人之外它只会喜欢两类人——拥有同它一样纯净善良心灵的人,和能让它的主人散发出爱的味道的人。

第二,小狗的心灵始终保持简单纯净,不沾染一丝世俗尘埃,能迅速把我们的心拉到同它一样简单纯净。当互相交流的两颗心都归于简单纯净,自然就能达到灵与灵交流的程度了。

第三,每一只小狗都是我们心灵的投射,面对一只小狗或是一个幼儿,总能让我们找回心灵深处最纯净、最天真、最温情的那一块,一个人同自己的心灵对话当然随时都能相通。《小狗豆丁》明里是描写人与小狗的心灵相通,暗里是指人与人相处也应呈现纯净的心灵和清澈的眼神,把所有复杂虚伪的想法排空后,人与人的心灵也会很容易相通。

也有读友存疑,狗狗真的可以解决人的孤独吗?秦俑据所了解的动物行为学结论作出肯定回答:陪伴与守护,上万年来已由狗狗的使命变为基因。并根据自身体验介绍,狗狗确实能帮主人解决孤独。首先,狗狗清澈的眼神就是一块未被污染的阳光绿地,能让人沉浸其中,乐而忘忧;其次,跟随狗狗的脚步能发现更多自然万物,心里装有大自然的人不会孤独;再次,狗狗就是长不大的孩子,它比人还需要陪伴和关注,让人经常牵挂它,一个人心里若有所牵挂就不觉孤独。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