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专访王彦峰:慢火烹茶在路上
来源:大话陕西财经 | 作者:大话陕西财经 | 发布时间: 2024-03-23 | 5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在我的众多朋友里,王彦峰这三个字被提起的次数最多、最频繁。
可能是因为我们这样一群吃货“小白”太喜欢吃的缘故,王彦峰,这个我们身边最近的“神一样的茶餐策划人”则显得尤其神秘。
几个星期前,我采访了这位大神,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01
“在我参加工作之前,我很少接触茶,对茶的认知只是父亲情有独钟的“陕青”茶,黑乎乎的茶汤,苦的要命,但对父亲来说是精力、精神的“口粮”,缺一顿都会没有精神。每次凌晨母亲凌晨起来用大铁锅烧好水,用滚开的热水冲好第一壶茶,父亲都会要几个能“喝的来”的茶友聊天,相互交流着农村的那些事。父亲从来不动烟酒,只爱茶,哪怕出门一天都会带上自己的“口粮”。”
薪火相传,王彦峰后来不由自主中竟然做起了茶的行当,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但不为人知的是,02年之前王彦峰对茶、茶馆、茶产业的认知几乎是白版一个。
如今的陕西茶行业的年轻人,知道并了解王彦峰的人并不多。关于他的资料,大多都来源于福宝阁,不过十五年,福宝阁已成为国内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专业茶楼,有“西北第一茶楼”的美誉,曾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中国第二大茶楼。
陕西餐饮届前辈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福宝阁,就没有茶楼、没有对茶叶的认识,对茶文化的感悟。
王彦峰也清楚,没有福宝阁,他的专业水平不会提高这么快,更不可能有后来他独创“茶餐”这个概念。
王彦峰记得03年的年底,福宝阁董事长将茶楼的经营、管理全盘交由他来负责,相应的也将人事权、财务权交给他,给了他很大的空间。这个过程,辛苦但却开心。


自此,他的中国茶品牌策划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因为做茶楼,而且是最好的茶楼,我第一次接触了茶山、茶叶。听到已六十多岁还忙碌于茶区、茶场的商南县的全国劳模张淑珍站长的种茶、制茶经历,以及茶和她结合朴实的作风、传奇生活,我当时喝到的商南泉茗至今还记忆犹新。因为工作的变迁,无意之间做起了茶的事情。人生在世是要有追求的,我们在用人之初经常会说,我们企业需要干事业的人,而不是做工作的人。”



02
16年来,王彦峰见证了中国茶行业的发展,他把自己参与建设的那部分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称自己不过是一茶人。
在茶人王彦峰的陪伴下,一批又一批新茶人得以崭露头角。他们对于王彦峰而言,是有趣的伙伴。但却从来没有想要成为他们的领导,也决不允许自己被权力束缚。
好奇心,是推动王彦峰踏入并建设茶行业,以及向前行走的最大动力。
2011年,王彦峰选择了创业。
后来,王彦峰和朋友提起创业的缘故时,聊起职业生涯中对他成长影响最大的贵人——王福全董事长。“他对我当年非常关爱、信任、支持,我现在的好多观念和行为由我们老董事长的影子。董事长做的好多事令我感动和感激。我们之间的关系在外人眼里也超出了工作、上下级的关系。一次,我和妻子在大车家巷吃饭,刚好碰见茶楼对门弗兰德的老板董女士。相互打招呼时指着妻问我‘这是你们老板的女儿’。这样的误解很多。在这一条街六七年了,好多店的老板以为我是董事长的女婿或侄子。就连董事长的好朋友著名茶文化专家林治老师也向其他人问过类似的问题。”
董事长原先是做矿产的,后到西安做起了餐饮、字画,自从和茶接触后,一发不可收拾,爱茶爱到了极点。家里的书桌、办公室的办公桌上,各种茶文化的书籍,应有尽有,这些不是来装点的,他都会仔细认真阅读。在阅读中他也用他独到的眼光对茶产业、茶行业的前景有了准确的商业预测。茶楼开业几个月决定成立茶叶公司,主做普洱茶,而且还要投巨资收购大量的存货,零四年,普洱茶当时还没有热。董事长三次到云南的高山考察,半途而回,因为高原缺氧导致肺病发作,回来住一两个月医院后,将身体调养好又去考察,将自己最后的热爱无限投入给了茶。
王彦峰觉得,冥冥之中,董事长在他心理种下这样一颗创业的种子,在适当的环境里,破土发芽。



03
这几年,王彦峰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旅行上来。
他经常说,旅游是上苍的安排,曾对地理感兴趣,意想不到上的是旅游学校,所事从的企业与茶、琴棋书画、文人雅士结合的很紧密,一切的一切将他和旅游系在了一起。“我平静的表面里有一颗驰骋的心,对旅行、对梦想的期待。我的梦想是,行旅天下,遍尝茶中三味。”
前后十年来,王彦峰对茶如数家珍,拜师无数,从茶的路径深入下去,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他说,路在脚下,脚踏实地,追求生存和发展。兴趣、责任与茶陪我一路前行。
他在路上,在茶与生活的路上.......
四年前,他在自己的网易博客上,写了这样的一句话——“什么是茶馆的软实力呢?它指的是茶馆依靠文化和理念等方面的因素来获得影响力的能力。”。
一句话,写下了茶餐行业的精髓。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却有着缜密的结构性思考。
“就茶馆而言,软实力的作用则是吸引和影响利益相关者。有深度经营思想和成果的综合性消费产品,茶馆的三大支柱为环境、产品、服务,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成为茶馆的终极产品,三者必须有共同的一根主线将其串起来。如西安兴庆公园的憩园茶饭将‘老印象、老感觉’的主题与‘老曲、老茶、老味道’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一致的视觉、味觉、听觉等的回味感觉;成熟而健全并且有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横向、纵向,平面、时空等方面构成一个点、线、面的茶馆综合运营体系。”
王彦峰在讲这段思路时,目光如炬,他说“我们所做的是茶馆和茶的细分和结合。餐饮文化是从吃饱到悦目最后过渡到怡情,核心是打造生活的艺术,用心去做服务,拥有匠心精神就一定能做好。一个概念的背后,往往就是一个体系和战略。”



04
一般人工作8个小时,王彦峰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他把工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
多年高强度的思维训练,让他练就了快速思考的能力和判断力。
如今的茶餐行业已经开始在中国餐饮业崭露头角,但究竟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又有哪些是不变的?这是王彦峰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他看来,茶馆是一个平台,它可容纳各色人等,也会因为一杯茶联系着各自的胜业或生活。
他说,想做好餐茶,需要先满足四个需求才可以更好地构建商业模式:1、培养体系;2、系统学习;3、危机意识;4、不忘初心。
王彦峰觉得,茶馆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所在,他的生存是因为人们的需要而存在。因为其空间容人纳事,在不断的发展中发挥着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它承载着发展和服务的功能,为接触它的人或事增添文化的作用。从事茶馆,对于他来说,更倾向于创作茶馆的说法。
经营是做的是需求,而王彦峰始终是将情怀放在第一位的。专业的问题不难解决,但茶餐人要更关注文化给行业带来的变化,因为人性的变化正意味着需求的变化。
当被问到可以给年轻的茶餐行业后辈一些建议时,王彦峰想起自己写在笔记本里的一句话:“茶餐饮的终极目标是教育,经营重心应放在提高行业的专业性,建立专业的运营管理系统,培养企业的“体系”。将企业文化与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理念相结合,研究人性和用户需求。最终,你对行业的专业直觉,都来源于你的知识沉淀。”
我看到王彦峰的桌上有厚厚的几本笔记本,都是他这十几年来总结的心得和思路,他的每个店都单独有两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交往多年的一个朋友,也是一位隐居的师父在朋友圈这样写道:“在长安城,有三处地方,既适合食客光顾,也适合香客礼拜内心的清净——龙池殿、衡舍、宽肚。王彦峰用他的奉献和担当,构建了都市中最低调的最不著相的——禅堂”
当下,王彦峰正在构思一本书,他希望能让自己一辈子的积累,最核心的东西,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清楚。
就像中国著名文化学者史飞翔给王彦峰写的一篇文章所说,“王彦峰留给我最直接的印象和感受是,这是一个有理念、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有阅历、有韧性的人。”
或许正是这份韧性成就了他和这个时代。
采访的最后,王彦峰说他最近比较累,怕采访状态不太好。
很庆幸,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当中,王彦峰始终炯炯有神,谈笑自如。



个人简介
王彦峰
曾成功地策划并管理和服务于福宝阁茶楼、渭南水中天茶府、唐邸茶燕、凤栖梧茶膳等、拉萨衡舍餐茶馆、上街里耀州印象小吃体验地。
创建茶之旅、宽肚茶肴、衡舍餐茶馆、憩园茶饭等。
西安健康休闲业协会副会长、茶行业委员会主任、并一度荣获“西安市碑林区十大杰出青年”、“全国茶馆十佳经理人”等荣誉。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