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奏响开篇序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山西文旅产业正站在转型与发展的关键节点,亟需新的理念与创意来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2025 年 4 月 9 日上午 ,一场承载着时代使命与文化期望的活动 ——《诗酒远方荟三晋》主题演讲,在山西太原清徐的山西会馆准时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由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中国诗歌春晚山西文旅创意策划运营中心主办,吸引了文旅行业的众多目光 。出席活动的嘉宾阵容堪称豪华,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屈金星,作为活动的核心人物,他的到来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文化能量。屈金星身兼数职,不仅是屈原后裔,还在诗歌、辞赋、传媒等领域颇有建树,是北京知名诗人、辞赋家,中华新辞赋运动发起人之一、策划人以及资深传媒人。
与屈金星一同出席的,还有中国诗歌春晚秘书长兼运营中心主任王永明、中国诗歌春晚文旅顾问、中国诗歌春晚山西运营中心主任李辉星、秘书长任波、韩冰、办公室主任杨玉芝、新媒体部主任姚云凤、中国诗歌春晚新闻中心和平天使等,他们在诗歌文化传播、活动运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能力。此外,中国清徐关帝城守护者、山西会馆馆长高绍军、山西会馆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高绍华 、 文旅总监李琨等各部门文旅负责人也亲临现场,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地方色彩与行业关注度。
这场活动对于三晋文旅发展而言,意义非凡。它为文旅行业的专家、学者、从业者以及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旨在通过对诗歌、酒文化和旅游的深度探讨,挖掘三晋文旅的独特魅力,寻找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是山西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此次活动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
屈金星:文化星河中的璀璨之星
屈金星,这位在文化领域熠熠生辉的人物,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天空。他的身份多元而独特,每一个身份都承载着他对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作为屈原后裔,屈金星与生俱来便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与精神的使命。他不仅继承了先祖的血脉,更传承了那份对家国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这种传承并非仅仅停留在血脉的延续上,更是深入到他的骨髓,体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次文化活动的策划中。
在诗歌创作领域,屈金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犹如灵动的音符,在时代的乐章中奏响独特的旋律。其风格多变,时而大气磅礴,展现出对山河壮丽、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时而婉约细腻,诉说着人间的温情与生活的琐碎。他的新诗作品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试卷以及辅导教材,这不仅是对他诗歌创作才华的高度认可,更使得他的诗歌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诗歌的魅力。例如他的《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歌颂了煤矿工人的奉献精神,在煤炭行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广泛朗诵,成为诗歌与工业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
屈金星在辞赋创作方面同样造诣深厚,堪称当代辞赋界的领军人物。他是中华新辞赋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致力于推动辞赋这一古老文学形式在当代的复兴与发展。他的辞赋作品如同一座座文化丰碑,镌刻于全国各地的景观之上,成为当地的人文地标。与张艳丽联袂创作的《小浪底赋》,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黄河小浪底大坝的雄伟壮观以及其在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勒石于洛阳黄河小浪底大坝,让过往的游客在欣赏大坝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辞赋之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为故乡领衔创作的《嫘祖赋》勒碑于嫘祖故里河南西平嫘祖文化苑,将嫘祖的功绩与文化内涵以辞赋的形式展现出来,弘扬了嫘祖文化,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屈金星还是一位资深传媒人,他在新闻领域同样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新闻作品凭借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视角,入选大学新闻系教材,成为新闻学子学习的典范。他的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对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剖析,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他以笔为剑,为行业发展鼓与呼,展现了一位传媒人的责任与担当。
屈金星最为人瞩目的成就之一,便是他作为中国诗歌春晚的总策划和总导演。自 2015 年起,他精心策划发起了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将诗歌的魅力通过舞台展现给全球观众。这一创举不仅为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更让诗歌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推动了诗歌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中国诗歌春晚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以及国际上东京、纽约、伦敦、欧洲等地设立了近 100 个会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界的品牌活动,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主流媒体的报道,累计辐射数亿人次 。他还发起了嫘祖故里中华母亲颂诗歌朗诵会、中国诗歌夏晚(端午诗会)、秋晚等系列活动,让诗歌文化在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地域绽放光彩,让诗歌的火种在华夏大地乃至世界各地燎原 。
在文旅策划方面,屈金星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意与才华。他凭借对文化和旅游的深刻理解,参与了全国数十个文旅项目的策划与推广。他深知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他致力于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项目中,为景区注入诗意灵魂,打造出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他助力明月・山海间青岛不夜城、南宁之夜、吉林梅河口东北不夜城、山东东平大宋不夜城等轻资产不夜城项目,使其成为城市夜经济的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他为浙江杭州良渚遗址、浙江嘉兴乌镇、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湖南汨罗屈原文化景区、新疆克拉玛依世界魔鬼城、新疆阿勒泰地区等各地名胜策划诗歌文化旅游活动,通过诗歌与旅游的融合,让这些景区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和展示,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探寻 。他还为洋河、杜康等酒成功策划多场诗酒文旅活动,将美酒与诗歌这两种极具文化内涵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文旅体验,让游客在品味美酒的同时,感受诗歌的韵味,领略到诗酒文化的魅力。
诗与旅:
千年交融的浪漫史诗
诗与旅,宛如一对携手走过千年岁月的伴侣,相互交织,彼此成就,共同谱写了一曲浪漫而动人的史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无数名胜古迹开启了通往文化殿堂的大门,赋予了它们独特而永恒的魅力。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无疑是诗与旅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短短二十字,以磅礴的气势描绘出了登楼远眺时,白日西沉、黄河奔涌的壮阔景象,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雄浑之美,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鹳雀楼,这座原本只是黄河岸边的普通戍楼,因王之涣的这首诗而声名远扬,成为无数人心中向往的文化圣地。古往今来,多少游客慕名而来,登上鹳雀楼,追寻着诗人的足迹,试图从那片辽阔的视野中,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如今的鹳雀楼,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
李白与黄鹤楼的故事,同样充满了诗意与传奇色彩。“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将离别的不舍与对友人的祝福融入了那浩渺的江景之中。黄鹤楼因李白的这首诗,被赋予了浓浓的人文情感,成为人们寄托离别情思的地方。李白一生钟情于山水,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黄鹤楼则是他旅途中的重要一站。除了这首送别诗,他还留下了多首与黄鹤楼有关的诗歌,如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黄鹤楼的壮丽与魅力。这些诗歌不仅让黄鹤楼声名远播,也让后人得以透过文字,领略到李白笔下那充满诗意与豪情的世界 。
张继的《枫桥夜泊》,则为寒山寺披上了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张继泊舟枫桥,面对江枫渔火,听着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心中涌起的孤寂与愁绪。寒山寺,这座位于苏州城外的古寺,因这首诗而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那穿越千年的诗意。寒山寺的钟声,仿佛是历史的回响,每当夜幕降临,那悠扬的钟声便会在枫桥畔回荡,让人们不禁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悠远 。
这些诗人与名胜之间的故事,充分展现了诗歌赋予名胜独特魅力的过程。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思想的表达。当诗歌与名胜相遇,它们便相互融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化学反应。诗歌为名胜注入了灵魂,让它们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或建筑,而是成为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的符号;名胜则为诗歌提供了生动的背景和素材,让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在现代社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诗与旅的融合也愈发紧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追寻文化的足迹,感受历史的沉淀。人们在旅行中,会特意前往那些因诗歌而闻名的地方,去亲身体验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而各地也纷纷挖掘本地的诗歌文化资源,将诗歌元素融入旅游开发中,打造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例如,一些景区会举办诗歌朗诵会、诗词大赛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一些地方还会根据诗歌的内容,开发出相应的旅游线路,如 “唐诗之路”“宋词之旅” 等,让游客沿着诗人的足迹,领略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 。
诗酒同源:
流淌在岁月里的醇厚情谊
诗与酒,宛如两条古老的河流,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交汇、融合,共同流淌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它们之间的渊源,可追溯至千年之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的基因之中 。
曹操,这位乱世枭雄,在《短歌行》中留下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的千古名句 。在那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的时代,曹操心怀统一天下的壮志,却也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和忧愁烦恼。酒,成为他排解忧愁、抒发豪情的挚友。每当他举杯畅饮,心中的感慨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化作激昂的诗句,展现出他那睥睨天下的胸怀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横槊赋诗,面对浩瀚的长江,他豪情万丈地唱出 “对酒当歌”,那一刻,酒激发了他的壮志豪情,诗则记录下了他的雄心壮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瞬间 。
李白,被誉为 “诗仙”,同时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 “酒仙”。他的诗歌中,酒的意象无处不在,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在《将进酒》中,李白以豪放不羁的笔触,将酒与人生的得意、失意紧密相连,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酒对于李白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他常常在酒后挥毫泼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创作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李白醉酒后的狂放与洒脱,以及他与酒之间的深厚情谊 。李白的一生,是诗的一生,也是酒的一生,酒让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则让他的酒名传遍了大江南北 。
杜牧,作为晚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酒情怀同样令人陶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清明》这首诗中,杜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清景象和行人的愁苦心情,而酒则成为行人消解忧愁、寻求慰藉的寄托 。一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道出了人们在困境中对酒的渴望,也让杏花村的美酒声名远扬 。杜牧的诗酒世界,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热爱,他以酒入诗,以诗写酒,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泊秦淮》中,他写道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通过描写秦淮河畔的酒家夜景,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的批判,酒在这里成为他表达情感的媒介 。
这些诗人的千古名句,生动地展现了诗酒之间相互激发灵感的奇妙关联 。酒,能够让诗人摆脱尘世的束缚,释放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 。在微醺或沉醉的状态下,诗人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细微而美好的瞬间,将其转化为优美的诗句 。而诗,则赋予了酒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让酒不再仅仅是一种物质,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诗与酒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
三晋文旅:
潜力无限的诗意宝藏
山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文化富矿,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中,正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屈金星在《诗酒远方荟三晋》主题演讲中,深入剖析了三晋文旅的独特优势,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山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堪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从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遗迹,到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再到秦汉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变迁,山西始终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里留存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这座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的古城,至今仍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古城内的建筑风格独特,街道布局规整,传统的四合院、商铺、庙宇等建筑错落有致,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明清时代 。漫步在平遥古城的石板路上,触摸着古老的城墙,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跳动 。又如云冈石窟,它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始建于北魏时期,历经数百年的开凿和修缮,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石窟群 。石窟内的佛像雕刻精美,神态各异,有的庄严肃穆,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栩栩如生,展现了北魏时期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佛教文化的繁荣 。云冈石窟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北魏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
在诗歌领域,山西同样有着辉煌的成就 。自古以来,山西就是文人墨客辈出之地,许多著名的诗人都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 。王维,这位唐代著名的诗人,祖籍山西祁县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山水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他的代表作《使至塞上》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句,以雄浑壮阔的笔触描绘出了塞外大漠的壮丽风光,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王之涣,也是山西人的骄傲,他的《登鹳雀楼》《凉州词》等诗作,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不仅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也让鹳雀楼成为人们向往的文化胜地 。这些诗人的作品,不仅为山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山西的美酒文化源远流长,享有 “美酒摇篮” 的美誉 。杏花村汾酒,作为中国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以其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爽净的独特风格,闻名遐迩 。杏花村汾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汾酒始终坚持传统的酿造工艺,选用优质的高粱、大麦、豌豆等原料,经过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等多道工序精心酿制而成 。汾酒不仅口感醇厚,而且文化内涵丰富,与中国的诗词文化、酒文化紧密相连 。除了汾酒,山西还有竹叶青酒、潞酒等众多美酒,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山西丰富多彩的美酒文化 。
山西的自然风光壮美,太行山脉、吕梁山脉、黄河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太行山,是山西与河北的天然分界线,它以其雄伟险峻的山势、奇特秀丽的景色而闻名于世 。太行山大峡谷,峡谷深邃,奇峰罗列,飞瀑流泉,景色迷人,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山西,在这里留下了壮丽的景色 。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磅礴的气势、震撼的力量,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当黄河水奔腾而下,在壶口处骤然收束,形成了巨大的瀑布,水花飞溅,响声震天,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屈金星认为,山西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旅品牌 。他建议,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诗歌节、酒文化节等,提升山西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在平遥古城举办国际诗歌节,邀请国内外的诗人、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诗歌的发展与创新,同时展示山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在杏花村举办酒文化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汾酒的酿造过程,品尝各种美酒,感受山西的美酒文化 。还应加强文旅项目的创新与开发,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可以结合山西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开发出一批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如 “晋商文化之旅”“黄河文化之旅”“佛教文化之旅” 等,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山西的历史文化 。还可以开发一些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太行山大峡谷的徒步探险、黄河壶口瀑布的游船观光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屈金星还强调了文旅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山西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展望未来:
共绘三晋文旅新蓝图
山西会馆董事长高绍军在活动中满怀激情地说道:“此次《诗酒远方荟三晋》主题演讲活动在这片充满文化魅力的三晋大地举办,意义非凡,影响深远。山西会馆扎根于本土,一直以来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传承山西文化、全方位展现山西风情,积极推动文旅事业的发展。屈金星老师今日的精彩分享,就恰似一扇全新的窗户,为我们打开了洞悉诗歌、美酒与旅游深度融合无限潜能的大门。”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此次活动的高度认可和对未来合作的期待。
高绍军进一步阐述了山西会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他表示,山西会馆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深入挖掘山西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致力于为游客带来更具诗意、更富韵味的文旅体验 。在文化挖掘方面,山西会馆将加大对山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整理力度,通过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演出、体验活动等形式,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山西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山西会馆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服务技能,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山西会馆还将积极探索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旅产品和项目,如开发文化主题民宿、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
高绍军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推动三晋文旅的发展贡献力量 。各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文旅品牌 。文旅企业将加大对山西文旅项目的投资和开发力度,推出更多优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文化机构将加强对山西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为文旅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政府部门将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优化文旅发展环境,促进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三晋文旅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未来,山西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游客向往的文旅胜地,让更多的人在这里感受到诗酒远方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三晋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晋文旅将在新时代的文旅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书写出更加华彩的篇章 。(文/姚松韵 张旭芳 摄影/任波)
2025-04-18
2025-04-11
2025-04-02
2025-03-21
让书法和诗歌来一场春天的共舞——“苍洱墨香”书法人才培养公益研修班(祥云站)开班
2025-03-11
2025-03-10
2025-03-08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