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脚步明快而轻盈,三月的温和透着别样的亲切。上周走读左宗棠文化园,感触颇深。听好友周涛说柳庄新栽了两棵大杨柳,今天索性跟着春天的脚步,乘着春风去左宗棠故居一一柳庄,赴一场春的盛宴。
走进柳庄
樟树镇位于湘阴县西南部,毗邻望城,傍靠湘江,因境内原有一株需七人合抱的古樟树而得名。全国“最贵”的辣椒---樟树港辣椒,就产自于此。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项目中,有来自樟树镇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樟树港辣椒种子。左宗棠故居位于樟树镇柳家村柳家冲,北距县城十二公里。不到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路边一大红幅上的十个霸气大字仿佛在告诉我:减速,柳庄到了!
走进柳庄旅游区大门,青砖白粉的一面墙闯进我的眼帘:墙面的两头是黑色燕子瓦的屋顶,墙面的正中间崁有白底黑字“耕读传家”。“耕读传家”指的是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读传家”其实并非左宗棠的独创,只是左公极力倡导。读书可以知诗书,左宗棠把“勤耕读”作为传家之本,他曾写下“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的楹联教育子侄后辈,要在力耕和勤学上下功夫。
墙面顶上是一位农人正戴着斗笠驾着牛扶着犁,挥着鞭,弯木牛轭套在水牛背上,大水牛在使劲抬脚拉犁,水牛背上坐着一位正聚精会神读着书本小孩,农人的后面是一黑色水壶。栩栩如生的石雕,灵动的纹理,起伏的雕峰,分寸之间,无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一般绕四周我喜欢顺时钟走。2016年柳庄重修之时,我有来过柳庄一次。我和先生顺左手进,不远处是四间青砖白粉“百年老茶房”,旁边标有“左公茶园”。据悉自左宗棠幼时记事起,曾祖父左逢圣就在左家塅附近的高华岭设“义茶亭”,免费为路人提供茶水。左宗棠从小耳濡目染,一直秉承“世德相济,积累深厚”的祖训。道光二十年(1840)左宗棠应恩师贺熙龄之托往益阳安化小淹设馆教陶澍之子陶恍并料理陶氏家事。当地盛产大叶茶并制茯砖黑茶闻名遐迩。道光二十四年(1844)柳庄修竣,即移植该茶,悉心栽培,经年获益。"茶园所入,今岁差可了清国课。后左公经略西北十余年,戎马倥偬不忘整顿茶务,三改甘肃茶法,革新茶税,推动南茶北运,繁荣茶马互市,为西征筹积饷银发挥了作用。
走进这座曾经为西征做出了贡献的茶园,一棵棵,一排排,展示出成熟的韵味。它们没有一点劳苦功高的样子,而是像一排排列队的士兵欢迎我们的到来。它们昂首挺胸,占据半个山坡,嫩绿吐色的新芽儿一片接着一片,不留一点缝隙。那扑鼻耳闻的香味飘至我的鼻尖,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在贪婪的呼吸着这春日茶香的气息,仿佛正在经历着一次灵魂的洗礼。茶园的正对面一头巨形水牛对着我目不转睛,除了眼睛和鼻梁那里有一点点灰色,全部都是黑色。我在想这水牛是不是就是“耕读传家”墙上拉着牛轭犁田的那头水牛,正躺在这里休息呢!它的前面坐着四头小牛,这里就是仙牛岛。
景物的变动,让我应接不暇。“快来看,这里有藏宝洞”先生在前面大呼,我应声而去。经过古桥,就可以到达仙牛岛。眼前的一个石洞让我飞奔过去,洞里几块石头上刻有鲜红的大字,分别为“秘笈”“宝剑”“书藏青莲界 朝傍紫薇垣”等字样。石洞旁边一块大石头刻有藏宝洞的由来,石头也许是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上面的绿苔已经油绿不起来了,将雕刻的红字慢慢绿成黑里透白,只是看上去让藏宝洞更有神秘感。有轻微强迫症加处女座的我,还是一字不拉把藏宝洞的由来抄在手机上:古桥秘笈相传左公隐居柳庄时,身藏三宝,一宝是法发寺得道高僧赠予的无字天书。
此书平日无志,一遇凶险,便现化解之饲。当年咸丰帝下旨杀左时,左开天书 ,书现八字:祖德荫庇,逢湖呈祥 。果然,潘祖荫上书朝庭“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堂”,救了左公一命。天书之神奇,可见一斑。二宝是林则徐送给左的平疆秘笈。三宝是亲家陶澍临终前托付左保管的青龙宝剑。此三宝之说,现无从考证。但据柳庄一长工家传,左公离开柳庄时曾说:我将三宝藏于柳庄山洞之中,留待有缘人。藏宝洞由此而来。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快来看左公柳”先生又在前面大呼大叫,我飞奔过去。哇 两棵柳树身穿的金灿灿的裤子、上面是绿色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只有上半身露在外面,而且还挂了胸牌,分别为“1号”“2号”。它们像两兄弟一样肩并肩站在池塘边。
左宗棠1876年进驻肃州,收复新疆途中,面对西边大漠,“严令以种树为务,三千里戈壁古驿道从此杨柳葱茏,碧波闪耀,后人谓之,“左公柳”。左宗棠部下大将杨昌濬(湖南湘阴人)赋诗:“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盛赞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绿染戈壁壮举。甘肃湖南一家亲,春风杨柳总怀情。
2022年12月1日两棵“左公柳”行程2366公里,途经甘宁陕鄂湘五省,跨越黄河、长江,回到左公故里。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两地携手,于12月10日左公210周年寿辰之日复植“左公柳”于柳庄,以纪左公之伟绩,扬左公之浩气,子承左公之精神。
回到柳庄的两棵“左公柳”,虽然它们旅途有点疲惫;虽然它们现在只有光秃秃的躯干和四枝。但是它们有顽强生命力的回归,它们有自己的理想,一定会默默地生长,不久的将来吐出一个个翠绿的小嫩芽,抽出千万条青翠的枝。它们像两位将军守护着柳庄,把左公绿色发展理念,传承到一代又一代。
左宗棠收复新疆,打破了历代用兵新疆的纪录。南疆虽已收复,但是新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沙俄仍旧占领伊犁不肯交还。左宗棠认为,伊犁是中国故土,在整个新疆具有重要地位,必须收回。他主张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如果不能达到目的,就用军事手段来收复失地。1880年2月,坐镇后方的左宗棠亲赴前线,就近指挥,拟定了三路出击、武力收复伊犁的作战方案,决心与沙俄血战到底。而对这一局面,沙俄不得不做出让步,于1881年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使伊犁绝大部分地区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边走边读,边读边走。池塘一洼清澈,平静的像一面大平面镜,没有一丝涟漪。“池塘里有只鹅,还是黑鹅呢”这回轮到我大呼小叫了,先生忙跑过来定睛一看说:“你以为这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鹅啊,这是黑天鹅”。因为天鹅寓意着纯洁、忠诚、高贵,象征着忠贞不渝、不屈不挠、志存高远;天鹅还是善良和平、勇敢坚强、志向高远的象征。而黑天鹅是天鹅族里珍贵的一个品种,因为它的羽毛是黑色的,所以叫黑天鹅。我连忙举起手机,口里不停地喊着“游过来,游过来,乖,再靠近点......”,本在池塘中心的黑天鹅,竟然乖乖地向池塘边越游越近。它一身浓黑色而又整齐的毛衣,修长的身材,小而巧的脑袋,朱红色的长嘴,真是可爱极了。先生在旁边一直在提醒:“你别激动得掉池塘里了啊”。
家书传浩然正气,柳庄证左公风骨
故居青瓦白粉墙,庭院式结构,树木葱郁,翠柳依依。故居大门正好与两棵“左公柳”隔塘相望,两棵“左公柳”和屋后绿色的山冈遥相呼应。环视围绕水塘的绿林,像一幅绿色的锦缎包围着整个故居,有山、有水、有湖、有岛,画一般的美景,诗一般的意境,让人流连忘返。
左宗棠不仅自己出类拔萃,而且还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左宗棠家规家训主要包括左宗棠家书和其题写的楹联匾额以及留下的警示劝诫名言等。现流传下来的左宗棠家书有163封,是他在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之际写给夫人、仲兄、儿女和侄儿们的信札。左宗棠在写给儿子孝威的家书中这样提到,并教育儿子,“做官不要钱,乃本分事”,“不欲以一丝一粟自污素节”,“一芥不取,一尘不染”。
如写给夫人(今译):“湖北地区旱灾严重,田里的秧苗都干枯而死,最先播种的庄稼也没有什么收成。老百姓一天到晚都在躲避军队,道路上到处都是啼哭声,十分令人伤心怜悯。我迟迟没有回家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原地区的百姓解决这一巨大的灾祸.......”
字字句句无不彰显出左宗棠具有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左宗棠是晚清政坛的一支奇军,在世风日下的晚清,左宗棠的廉洁自律是一股难得的清流。据史料记载:1866年福州船政经费吃紧,他将六万两廉银倾囊而出,充斥公用,1876年左宗棠移营肃州靠前指挥,托付后方事务时,留下自己积攒的“茶马使饷银”三十八万四千五百一十八两,全部捐献陕甘当地。同治八年,湘阴水灾,左宗棠捐银一万两;光绪三年,陕甘大旱,捐给陕西一万两,甘肃庆阳三千两......有高薪却义不容辞捐献给国家,并告诫子女成人要从寒苦艰难做起,不奢华。真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离开柳庄我三步两回头,这两周以来,我从八甲左宗棠文化园到柳家村柳家冲的左宗棠故居,确是一次涤荡灵魂的精神洗礼,更是心灵的一次净化和爱党爱国的一次教诲。我终于领悟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句话的意义和份量,这句话的震撼穿越一百多年来直抵我们的五脏六腑,而且我坚信这句话仍必将震撼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蒋鑫爱 馨岚(红网名),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红网专栏作家 自幼喜欢文字,17岁开始写新闻,连续多年为《湖南农村报》特约通讯员,《岳阳晚报》通讯员。1994年起在《安徽文学》《中国文艺家》《散文选刊》《诗选刊》《诗歌月刊》《海外文摘》《海南日报》《《作家天地》《文学少年》《岁月》《海燕》《中国应急管理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等近五百余篇(首)纸质文学作品。2004年起连续多年在腾讯论坛任管理员、版主、官方版主,培训版主师等,有三千余篇网络作品行世在国内各大论坛。2022年8月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散文集《轻拾岁月的阳光》,2025年2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小爱见大爱》。近年来,有散文和诗歌入选一些选本,偶有获奖。写作就像朝圣,我一直在路上。
2025-04-02
2025-04-01
2025-03-29
2025-03-28
2025-03-27
2025-03-27
2025-03-27
2025-03-27
2025-03-27
2025-03-26
2025-04-03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以歌传情 声声欢喜——主持人王正平与张海宇教授共赴春日声乐盛宴
2025-04-01
2025-04-01
2025-03-31
北下关文联成功举办生态文学作家武丁《俺是山东人》新书分享研讨会
2025-03-31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29
2025-03-29
2025-03-28
2025-03-28
全国百余位“知名作家博白采风 文学助力乡村振兴” 暨 “博白·大车坪杯”文学奖征文活动开幕仪式在广西博白举行
2025-03-28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