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铁笔镌边塞 雄文铸戍魂 —略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辞赋家崔文魁的文学气象与精神标高
来源:旅游文化网 | 作者:屈金星 | 发布时间: 2025-08-13 | 191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屈金星 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北京著名辞赋家)


昆仑山的雪光映照着准噶尔盆地的晨曦,当额尔齐斯河的浪涛激荡着古尔班通古特的沙碛,一种熔铸着汉唐风骨与兵团精魂的辞赋艺术,正以铁犁破荒之势在西北之北崛起。崔文魁,这位扎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辞赋家,以其《北屯赋》《西北之北赋》《地窝子赋》等雄文巨制,不仅重构了当代边塞文学的审美范式,更以“屯垦戍边”的笔墨图腾,为中华辞赋史谱写了苍茫而璀璨的西域篇章。作为屈原后裔和辞赋爱好者,我在其字里行间既窥见“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屈子遗韵,更感受到“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汉唐雄风。这种跨越时空的文脉共振,令我不禁要为其辞赋艺术作一番庖丁解牛般的阐释。


(崔文魁与著名作家贾平凹)


一、铸剑为笔:戍边史诗的辞赋重构

崔文魁的辞赋创作最震撼人心处,在于将兵团战士“铸剑为犁”的生存哲学,升华为“铸剑为笔”的文学创造。其《北屯赋》开篇“遗天骄之余响兮,问大道以得仁;铸边陲以丰碑兮,壮赤胆于昆仑。”以史家笔法勾连古今,将当代屯垦戍边事业置于千年戍守的宏大叙事中。《地窝子赋》中“刨方坑而顶梁柱,似房非房;开天窗而铺草垛,冬暖夏凉”的描写,把兵团初创时期的艰苦卓绝转化为美学意象,这种“以赋记史”的创作自觉,使他的作品成为记录兵团精神的青铜铭文。尤其《西北之北赋》中“故园东望,迢递云烟;关塞北依,峥嵘铁壁”等句,其雄浑气魄传承自班固《封燕然山铭》、岑参《轮台歌》。

在文体创新上,崔文魁创造性地将汉大赋的铺陈排比与边塞诗的苍凉意境熔于一炉。《玉带河赋》中“夏至则水波潋滟,绿柳牂牂;冬来则飞雪漫舞,银蛇琼琼”的骈俪,既承继了《子虚赋》的博物传统,又赋予其兵团生活的当代质感。这种“旧瓶新酒”的创作实践,恰如著名作家贾平凹评价其作品时所言:“崔文魁的赋写得非常好,像是把汉字的骨血重新浇铸在了西域的模具里”。更难得的是,他在《北屯司法行政赋》等应用性辞赋中,将政务工作转化为韵文艺术,“如飞鸟之双翼兮,互为辅弼;似车辇之两轮兮,实难相分”的比喻体系,开创了法治文学的美学新境。


(崔文魁辞赋作品镌刻在当地公园)


二、风骨峥嵘:文格与人格的双重标高

陈忠实曾言“文学是民族的秘史”,而崔文魁的辞赋则是兵团人的精神密码。其作品之所以能刊发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法治日报》《中华辞赋》《诗刊》等权威平台,并远播加拿大《文化中国》学刊,根本在于文字背后挺立着“不跪的文人脊梁”。“正直耿介,光明坦荡”的品性在其创作中呈现为三种风骨:一是不趋时媚俗的批判精神,《北屯戍锦商业街赋》中“勒法言于金石,呼百姓与法同行。张法理于栏干,引商户依法经营。”的警示,延续了古代讽喻赋的优良传统;二是守望荒野的文学勇气,当多数作家沉迷于都市叙事时,他独守“西北之北”的文化边疆;三是兵团人共有的忠诚品格,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张克复评价道,其作品怀国思乡、及物明志、情景交融,充满对边塞的热爱与建设边疆的壮志,声韵兼具,堪为“新边塞文学”中之佳品。

这种人格与文格的统一,在其与陈忠实、贾平凹等著名作家,与于丹、蒙曼、康震著名学者,与张克复、王改正、陈廷佑等诗坛宿老的传承、对话、交流中可见端倪。据了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多民族文化关系及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调查”学术研讨会上,崔文魁与党圣元、李继凯等专家学者们激辩边塞文学的精神维度,其引经据典的学术功底与弘扬兵团文化的赤子情怀,恰印证了古人“文如其人”的论断。


(崔文魁参与学术研讨会)


三、星河流转:新边塞诗派的辞赋突围

在当代“新边塞诗派”的谱系中,崔文魁的辞赋创作具有拓疆意义。相较于昌耀诗歌的神性光芒、周涛散文的哲思深度,他以辞赋体裁特有的“体国经野”功能,构建起兵团文化的宏大叙事体系。其作品在三个维度实现突破:地理维度上,将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等边疆地貌转化为文学地理符号;历史维度上,以“军垦第一犁”“抗洪守土”等史实为创作母题;精神维度上,提炼出“沙海铸剑”“瀚海育珠”等兵团美学意象。“作为新一代兵团人,崔文魁的诗词文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独特和深沉的,具有强烈的屯垦戍边使命意识。他的诗词呈现出多元的美学形态,在粗犷苍凉,雄浑豪放的基调上,兼有婉约清新。语言既有古雅味,又富时代感,意象鲜明,境界开阔,颇具艺术感染力。”

中国楹联学会顾问陶大明基于其“三位一体”的创作架构,作了如是评价。

站在屈原投江的汨罗江畔回望西北之北,我惊觉崔文魁的辞赋与楚辞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饱含家国情怀,同样追求形式之美,同样扎根民间沃土。不同的是,屈原的“香草美人”在此化作“红柳胡杨”,楚地的巫风傩韵变为兵团的战天斗地。当他在《额尔齐斯河赋 》中写下“愿清流永续兮,共日月之光芒;看明珠璀璨兮,立西北之极疆!”时,这哪里仅是辞章?分明是用生命写就的戍边史诗!当代辞赋创作正需要这样“带着泥土和血丝”的真诚写作,需要这样“把心贴在边疆大地”的赤子情怀。相信假以时日,崔文魁的辞赋必将如天山雪莲,在中华文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崔文魁简介,甘肃诗词学会青年委员会名誉主任、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国学教育研究会名誉会长,曾兼任甘肃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兵团诗词楹联家协会理事等。作品散见于《文化中国》(加拿大)《人民日报海外版》《法治日报》《科技日报》《诗刊》《中华辞赋》《中国旅游报》《兵团日报》《四川政协报》等数十家报刊。曾多次策划传统文化活动,得到陈忠实、贾平凹、于丹、蒙曼、党圣元、陈廷佑、周明、雷达等人的肯定与支持。



屈金星简介,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总导演、屈原后裔、北京知名诗人、辞赋家,中华新辞赋运动发起人之一、策划人、资深传媒人。2015-2025年,在京策划发起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2016至2025策划发起十届嫘祖故里中华母亲颂诗歌朗诵会。2018年至今发起中国诗歌夏晚(端午诗会) 秋晚等系列衍生品牌。2015年6月22 日,中央电视台以《屈金星:诗歌之旅祭诵屈原》为题作专题报道。2014年,策划“回梦大河·寻根中原--余光中、汪国真诗歌之旅”。与张艳丽联袂创作《小浪底赋》立碑于黄河小浪底大坝。作品有《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屈原颂》《开封颂》。

因长诗《屈原颂》,曾和北岛同获全国长诗奖。出版有《屈金星诗歌辞赋集》。新诗入选中小学考卷及辅导教材;新闻作品入选大学新闻系教材;辞赋勒石立碑于全国各地。成功策划近百项诗歌文旅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数百家媒体曾进行过报道。

散文随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