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红楼梦》舞台剧:以经典文学促进现实主义思考
来源:中国旅游文化网 | 作者:美晨整理 | 发布时间: 2025-09-30 | 19 次浏览 | 分享到:

9月28日,北京一零一中温泉校区剧场内掌声与共鸣交织,由编剧吴林烨精心打磨的《红楼梦》舞台剧圆满落幕。这场兼具经典文学重现与人文温度的演出,不仅以高水准的艺术呈现,更借由吴林烨笔下对“命运”的深刻叩问,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人生哲学的精神洗礼,让经典成为照见现实人生的镜子。


北京101中温泉校区学生


吴林烨此次改编突破传统叙事边界,以“文化命题+命运思考”双线并行的创作手法,展现其独特的艺术格局与思想深度,借角色台词发出对命运的追问。剧中那句“这命运的事,谁说的好呢?”,以轻叩心弦的语气打破时空隔阂,随后引出“主动塑造、创造自主人生”的精神内核,将原著中人物的宿命感,转化为引导当代青年主动掌控人生的力量,让经典故事跳出“悲情复刻”,成为连接经典文学与现实生活的思想桥梁,用古人的命运故事,唤醒当代人创造自主人生的意识。


编剧吴林烨


“宝黛钗”初见


此次创作亦是吴林烨“以艺术浸润教育”理念的实践。她始终坚持让经典不仅“被看见”,更“被思考”;而北京一零一中深厚的红楼文化底蕴——从校本课程的经典研读,到校园戏剧节的创新演绎,也为这场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演出提供了绝佳土壤。当红楼的文化厚重与“主动创造”的青春力量相遇,不仅让校园舞台绽放出独特光芒,更成为当代经典传播中“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典范。


元春出嫁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如果你把假的当成真的,真的也就像假的了,如果你把无当成有,那有也就成无了。这世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真假假,如何看得清楚,谁又弄得明白?这红楼梦过去了几百年,谁又能把它看得真真切切?”一开场,便立住“以古观今”的基调,借曹雪芹对红楼梦的叩问来隐喻对真实世界的反思,即呼应《红楼梦》原著的核心命题,又引导人们关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给观众埋下引子,启发大家探索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表象与本质”的交错。


曹雪芹与弘晓对话


剧中高潮处,弘晓面对红楼悲欢感叹“一曲红楼罢了,多少人间事,都在其中”,曹雪芹随即回应“人间事,世间人,谁能脱得了这红尘?谁能离得了这俗世?”,道尽人生常态的无奈;而弘晓紧接着的一句“谁又能看得开这情?但是,无论命运怎样颠沛流离,坚守自己的本心,坚持自己的追求,保持乐观和坚韧,一定可以在逆境中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则瞬间点明了命运这道题的答案。曹雪芹随后以自身经历佐证:“家道落魄如我,那又如何?清风明月,不用一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总是有办法的,天无绝人之路”,这番话既是对自我人生的豁达回望,更是对台下观众的轻声鼓励,让“主动掌控命运”的信念悄然传递。


校方、嘉宾与团队合影


从经典文学延伸至对观众的精神指引,让经典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是成为能慰藉心灵、指引方向的精神养分——当红楼的故事落幕,留给观众的,是面对人生的勇气,和创造自主人生的信心。

文章列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