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网

当前位置:
   
登上“天安门”
来源:文旅网 | 作者:董素印 | 发布时间: 2023-06-13 | 498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董素印(江苏射阳)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首妇乳皆知、耳熟能详、人人颂唱的经典儿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歌词,但能精准地反映了当时孩子们的心理向往,表达了一代少年儿童强烈的爱国心声,几代人传唱不衰,让亿万国人认识了天安门,向往着天安门,崇拜着天安门。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区的中心位置,为明清两代王朝皇城南正门,重大朝事都在这里举行,清朝顺治八年重修后改称“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率领党、政、军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历经磨难、饱经风霜的旧中国步入了独立自主、图强振兴新纪元。

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庄严肃穆的图形就是悬挂在城楼顶层屋檐下方我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枚国徽不仅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好心愿,更加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工作后不久,有幸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天安门,零距离聆听这颗华夏心脏脉动之音。

远处望,天安门高大的朱红城墙中央开有五个拱形城门,城上有九开间的歇山式重檐城楼,红柱黄瓦,雕梁画栋,灯笼高悬,蔚为壮观;天安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生前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使天安门更显得壮丽雄伟、庄严肃穆;前后各立一对古朴精美的华表,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天安门浑然一体,显得无比庄重威严。近处看,天安门前有一条环绕的“金水河”,横跨河面有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著名的金水桥,宛如巨龙天降,气势凌人;每次节日大阅兵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乘车从走过中间一座金水桥,开始阅兵;每天的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仪式,阵容整齐的国旗礼兵也是从中间的桥上走向天安门广场。

初次来到天安门,目的就是要登上天安门,亲身感受这座神圣殿堂的灵气霸气。走过金水桥,穿过城墙门,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登临城楼的阶梯,步履敏捷地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天安门城楼,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视野开阔的天安门广场,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隔长安街相望,广场正前方耸立着一座国内最高的旗杆,顶端飘扬着最大的一面五星红旗,每天都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任务,庄严隆重、威武雄壮的升旗仪式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打卡观摩,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强国强军风采,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目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位国人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国旗南面依次排列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广场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众多杰出的建筑彰显出这里的特殊政治地位,令人肃然起敬,为世人所瞩目。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站在天安门城楼,倍感热血贲张,耳际不禁回荡着当年一代伟人同样站在这里向全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深切感受从此站起来的华夏儿女,正紧密团结在以天安门为核心的首都周围,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中华古国伟大复兴的崭新时代。这座极具象征性和权威性的古建筑不仅是一个中国符号,还是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瞩目和神往,成为了世界和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她见证着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见证着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不怕牺牲、争取独立自由的勇气和坚强,见证着翻开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写下了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引领十四亿中华儿女朝着伟大复兴阔步迈进。

旅游产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