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到江津区柏林镇烟厂沟寻找柏林中学当年“开门办学”的遗址,刚过踏水桥,一块“清朝时期染布厂遗址”的路牌映入了眼帘。我便惊奇地问道:“这大山沟里还有染布厂?”
“对啊!染布厂遗址就在前面不远处呢。这是我去年挖土种菜才发现的。”带路的“清青乐园”老板封越有说。
走近一看,果然有不少直径5米、深度1.2米的圆形池子,下边是石条砌成,有的新加了火砖,外边涂了蓝色涂料,显得很耀眼。“火砖是去年才的,用于放养多种鱼类。现已挖出7个池子,还有三个没有挖出来。池子都是一模一样的。”封越有介绍说。
“你怎么知道是清朝时的染布厂?”“我是听当地老年人说的。据说已经有500年历史,但未经专家鉴定。”
虽未经专家鉴定,但可以肯定,这些圆形池子是古代某种手工业生产遗址。但是什么时候建成的?用途是干什么的?酿酒?制淀粉?还是造纸?
为弄清这些池子的用途,笔者走访了当地一些老人,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还原了池子的事实真相:
这些园形大池子至少300年前建造的。因清朝时湖广填四川曾有过大规模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多个省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这是由于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人口最多。
当地老人梅孝书介绍说:“儿时听老人们说过,居住在柏林的先辈们是移民来的,且是捆绑来的。当时一群移民被送到老场时需要“方便”,送差的才解索松绑,后来人们才有了‘解手’之说。”
烟厂沟是贵州通往太平、清平、李市、白沙、江津的必经之地,地处大娄山余脉,山清水秀,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华天宝。移民安定下来后,为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繁衍生息,利用山区温润气候开发资源,发展产业,大力种植蓝草,当地人叫大青叶(板蓝根),用以制作蓝靛,卖给染布作坊印染家织土布,于是有了烟厂沟蓝靛工艺生产厂。
圆形池子,名叫“靛坛”。“靛”,又叫“蓝靛”,是从植物叶子中提出的一种染料,也可入药。“坛”是容器的意思,与口语中的“坛坛罐罐”意思差不多。“靛坛”,就是古代生产“蓝靛”用的池子。
据梅孝才介绍:烟厂沟蓝靛工艺生产厂,是以大青叶为原料,通过泡制加工而成的,是用于染布的染料。烟厂沟蓝靛厂遗址有很多,从龙神口到烟厂沟沿途六、七公里的地方都是蓝靛厂,现保留完好的还有个“转水壶。”
转水壶这个古董不仅是柏林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是个神密文物。它曾被不法分子偷过五次,但都没有被偷走。因是“文革”期间曾有个割草娃用镰刀尖啄掉了转水壶上的一只眼晴,后来割草娃眼晴瞎了,没多久死了。所以,没人敢动它。
烟厂沟蓝靛厂老板外号叫陈三白毛,方圆几十里的蓝靛厂都归他管,他家就住在烟厂沟横山。据说他的银子用十张桌子都摆不完。由于战乱,他把所有银子都下窑,且下了窑书,至今也无人找到,曾有不法份子用现代的探则仪器都没有找到。
提取“蓝靛”的原料有多种,但最多的是蓝草。蓝草属爵床科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均可制成治疗感冒、腮腺炎的特效中药物外,它的另一特大功效是用来加工制成染料,能让染色后的服饰布料色质鲜、质期长、质感好、防霉透气、不易褪色,无化学污染。
蓝草在盛夏雨水充沛期,生长茂盛,叶片汁液充足,到了大暑立秋便可采摘,制作蓝靛。制作蓝靛需要经过采摘、下坛、捞渣、过滤、洗灰、搅拌、沉淀、出靛等多道工序。
制作蓝靛需首先清洗靛池,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将采摘的叶片放入到池内,用清水注满靛池,浸泡三天三夜(冬天需多浸一两天)。经过浸泡后,池里的蓝叶蓝靛色素全部分解到水里,待池里的水变成蓝色,发出蓝靛清香味,将池子里浸泡出蓝汁的叶片残渣用竹枝制成的捞网捞出。再把洗后的熟石灰按下坛蓝草叶片重量100:15的比例放入靛池,熟石灰要干而细。放入洗灰后稍加搅动,这时产生大量如豆腐脑状靛蓝物质,停3-5分钟后开始搅拌。搅拌时用蓝靛制作的专用木耙头自上而下均匀“翻打”池子里的蓝靛汁,直至池子里浮起大量的紫色泡沫,翻打约200下即可。静置24小时或稍长时间后,再进行水靛分离,将靛池内上层的废水放出。靛池上下设两个放水口,上出水口用于排放废水,下出水口用于排放蓝靛。
排出靛池上端的废水后,留在底层的就是蓝靛。这时再把下出水口通开,把池底半固态蓝靛汁过滤到另一个池子。池子里的蓝靛液再次沉淀后,将池里的水放出或舀干,剩下半固态蓝靛汁就是蓝靛,即蓝靛成品。
篮靛是民间传统工艺,如今贵州、云南、广西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着这种传统产业。而烟厂沟蓝靛工艺厂具体从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定超,重庆市江津二中退休教师、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出有专著《梦想与跨越》)
2025-02-15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