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片茶叶情愫萦绕,更是一种对大地馈赠美好资源的向往。初夏时节,碧空如洗,万物威葳,沿着宽阔平坦107国道行进约26公里便来到了久负盛名的欧亚万里茶道源头——赤壁市羊楼洞古镇。
在古镇中心下车后,可观三面皆环山,群峰逶迤,植被茂密,石人泉观音泉交汇于此,顺势横穿镇街而过,流水孱孱,鱼翔浅底。忽倏一阵拂面山岚清风轻抚脸颊,顿感精神培增,便大步流星赶往期待已久的羊楼洞明清石板街,与友人从正门而入沿着青石铺设长街而行,街道两侧古宅依旧保存清代及民国时期原始风貌,可从一砖一瓦,一门一牌,甚至于这街道拐角处的苍翠古柏之中寻找这历史的遗韵与答案。
主街宽4米,长约2000米,数条丁字小巷穿插其间,街面店铺众多,全部复原茶业贸易在明清鼎盛时期的繁华景象,最为显眼的阜昌茶庄于1861年由沙皇尼古拉一世皇族财阀巴提耶夫和巴活夫开办,茶庄出资招人包办,监制砖茶,并开设了“阜昌砖茶厂”,商品远销海外,盛极一时。相隔不远的盒茶帮,据注解(亦标合茶帮)是以羊楼洞晋商为主的商人组织的砖茶制造运销商会,以采办帽盒茶(青砖茶)为主要业务,经精明能干,善于谋划营销的一批批晋商驰骋于商海,羊楼洞青砖声名远播,流通全国,出口周边多个邻国。此时不禁感触这湘鄂边陲名不见经传小镇,却因这独特自然环境造就了与众不同砖茶风味,更是勤劳智慧的人民群众,将一种产品经过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的工艺锻造,才有了这沁人心神,茶香万里的盛世精品。据《唐史》记载,“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由于边疆高寒地区主食以肉奶居多,蔬菜甚少,而砖茶消食解腻的独特功效自然成为边疆各民族的必须品,真可谓“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循迹而行,古街两边皆是一幢幢两层青砖布瓦板门屋,不少老字号招牌茶庄赫然生辉,不时传来一阵阵吆喝声。“远道而来的客人,进咱店免费品茗一杯,休憩片刻”。热情洋溢,手捧茶水一袭中山装的精瘦干练中年老板向过往游客打招呼,正是茶香不怕巷子深,店内客人鱼贯而出,生意兴隆。
清代厘金局、邮局、戏院等百年老屋,依旧保存完备,虽经岁月与风雨洗礼,却可从一斑一驳中找到当年弥漫烟火气息的繁华景象。在街角拐弯处,琳琅缤纷,造形各异的油纸伞店引人入胜,点点灯光折射下的油纸伞更加彰显出如梦似幻,舞动风韵的诗意画境。“这是古镇的传统手工艺,看似简单,实则要从彩竹、制坯、打孔、穿托、穿缰、裁纸等83道繁琐工序,环环相扣,精打细磨,不能有任何疏漏”。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艳明夫妇因执着与坚守,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爱与追求,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怀着虔诚、敬仰之心甘拜为师,虚心求教,势必将这沿袭千年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恒古流传。门前不远处,两位笑靥如花,亭亭玉立的少女,身着汉服,手持这多彩绚丽的油纸伞踩着轻盈的步子,与千年古镇惊艳融叠宛如天界仙子下凡。继续向前,快行至街巷出口,青石板路上中间寸余深的狭小坑槽,正是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吱吱压压碾压留下的痕迹,也印记那商贸大流通的繁荣之象。在出口顺势左转,还有雷家大院,白墙黛瓦,雕梁画栋,典型徽派建筑,院内绿植盎然,曲径通幽,尽显庄重典雅、古朴之美,园门、牌楼、古井、绣楼等目不暇接,身临其境,可以细细品味一个名门家族的起源与延续。仰望松峰山下,庄严肃穆的千年古刹圆通寺不时传来杳杳钟声,信众香客聚于此,共祈向善而为,得偿所愿。与古镇紧紧相邻是一座气势恢弘,高端大气的中国青砖茶博物馆,国内仅此一家,馆内通过各种原始风貌的实物展览,再现了从荒凉到富足,从兴盛到停滞,从创新到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千年古镇今犹在,万里茶道通四海。一段不可磨灭的传统文化,一片熠熠生辉的方寸绿叶,一曲和而共鸣的劳动赞歌,将从这里无限升华,穿越历史,走向未来,伴随着东方喷薄欲出一轮红日,必将迎来更加绵绣灿烂的明天。 (供稿:刘进华)
2025-02-15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