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曲
事实上,中华文明以中原为中心的文明体系是自夏、商、周以来慢慢建立的,经过秦始皇的野蛮草创,直到汉武帝、董仲舒和司马迁的精心谋划和对周公、孔子学说的继承,历史的叙述便基本完成了。
从远古神话来看,中国最早的文明中心不在中原,而在一个叫昆仑的地方。至少那里曾经是一个中心。那里,曾经是巫师们出入的地方,西王母和祭祀用的玉都在昆仑山上。那里,曾经鸾鸟自歌,百鸟云集,百姓吃着凤凰产的大卵,喝着上天降下的甘露,生活从不用发愁。后来,那里发生过很多事:黄帝与共工大战,共工败,怒触不周山;大洪水来临,女娲补天……从《山海经》上来看,轩辕氏也并不在陕西,而是在
昆仑山以西。《山海经》的最后一句话——“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告诉世人,这部山川地理志是大禹和其儿子启的作品,九州从此始。但从《山海经》的叙事中,很多山川都是以昆仑山为中心,尤其它是整个西方和北方叙事的中心。
而黄帝建都在了轩辕之丘,也就是中原。这是中原文明中心说的开始。到底是在几千年前,目前传说是五千年,但拿考古来证明还不太好说。但如果说起考古,我们即会发现早在仰韶文化之前,中原的四周就已经有了文明,比如在其东方的山东大汶口文化,其南方的良渚文化,其北方的红山文化和更早的兴隆洼文化,还有其西方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都是与其同时或早于其的文化。它说明从黄帝开始构建的中原文明中心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而是逐渐完成的。开始的情况是各地都有自己的中心。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马厂文化的分布来看,至少早期在西方存在过一个以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地域广阔的文明。有人说,这就是黄帝建立的一个文明中心;也有人说,这是夏代的文明中心。这都是一些猜想而已,与我们看到的史料中的中原文明中心说是有距离的。
但无论如何,它都说明,从周以来的历史,在完成中原文明中心说,完成大一统的文化建设之后,就基本上屏蔽了四周的文明。
所以昆仑到底在哪里,始终未有定论,但张骞从西域归来说,昆仑山就是今天的于田南山。那里盛产玉,且有一些大泽,与传说中的一致,但是,传说中的西王母已经迁往条枝国了,也就是今天的两伊之地。从穆天子会见西王母到张骞寻找昆仑山,中间隔了将近一千年的茫茫历史。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已经无从知道了。汉武帝听后,既惊喜于张骞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昆仑神山,又失望于不能像历代圣王如黄帝、尧、穆天子一样与西王母相见。后来,他终于站到了崆峒山上,遥望云烟里的昆仑,自叹时运不济,回来后,便在四处修建王母宫。这已经是后话了。
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尤其是地质学家的帮助,我们现在也很难去理解中国神话中的大洪水时代。从现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的干旱情况来看,昆仑山附近基本上是干旱地区,岂能看到有洪水来临。但地质学家告诉我们,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活力四射,每年以 7 至 10 厘米的速度升高。最初,青藏高原上是冰川覆盖,同时地壳运动频繁,后来融化形成了大洪水时代。在伊朗高原那边,也有一个大洪水时代,且有诺亚生活了八百年之久的传说。在我们这边,有轩辕氏长寿的传说,不寿者也要达八百岁。在这边,有天帝的传说,但天帝同时还有妻子。在那边,只有天帝,没有妻子的传说,于是天帝就成了上帝。
其实也可以简单地说,青藏高原和紧挨着的帕米尔高原以及伊朗高原上共同经历了一次冰川融化的大洪水时代,而东部的昆仑山上的传说成了中华文明的原初记忆,西部的伊朗高原上的传说成了两河流域的原初记忆,且成为犹太人的圣经。
但在我们中国人的记忆里,洪水与黄河有关。女娲就是补天的人,而大禹是那个治理洪水的人。这大概也是中原文明中心说在建构之中的更换。它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长江不在它的视野里。
大禹本是起于西羌。他在甘肃的积石山这些地方劈下第一斧,至今,一个叫大河家的地方还流传着大禹的传说。黄河仍然从一座山的边缘汹涌而过,而那座山像是刀劈了一样,笔直地立着。这边的山,大概老百姓慢慢将其移平了,已经看不到刀劈过的痕迹,但是,在数千年前,或者在几百年前,这里肯定是刀劈的锋利山势。张骞在昆仑山也就是今天的于田南山观察了一阵,看到盐泽的水说,那里的水渗进另一座向南的山,那里就是黄河的源头。
那时,他还没有去看今天的青海和甘南一带。等到他从月氏国返回长安时,为了躲避匈奴人,便踏上了西羌人的王国,但他到底没有走到一条叫大夏的河流那里。如果当时他走到那里,甚至说走到湟水那里,不知他对黄河的猜想又会怎样。大夏河的两岸,生活着的全是羌人。这使人不得不猜想,也许他们才是大禹的族人。《山海经》上讲,青海与新疆整个西北方位的山神为人面羊身,这不就说的是羌人的形象吗?今天仔细去看藏人的面相,多少有点像是羊头的形象。
而四千年前出现的齐家文化,基本上就是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一带的一个文化圈。这难道是大禹最早建立的大夏王国?也就是《史记》里所讲的起于西羌?
比它更早的还有马家窑文化,比马家窑文化更早的是大地湾文化,与其相连的便可能是伏羲文化。大地湾是今天以考古形式发现的文化,而昆仑山是我们一个民族的古老记忆,它们都在西北,要远比中原文化早得多。这就说明在中原文明中心说建立之前,在西部本身就有一个文明的中心。以此为例,在良渚、山东大汶口以及内蒙古的兴隆洼一带,也有一些文明的中心。
统一是迟早的事。这与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关。它诞生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最早不是一个国家的称呼,而是天下之中。所以中国人是天下观,不是国家观。头顶是天,脚下是大地。星空是九宫形,大地也应当是九宫形,人当然更是九宫形了,所以,天下就可分为九州,这是以天的形象来进行的,这就叫地法天。而人也是九宫形,这就是针灸学和中医学的基础。所以说人法地。那么,天又法谁呢?自然。
自然并非我们所讲的大自然的科学概念,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是对整个世界的存在状态的一种概括,它的事物包括所有能见的、不能见的、可知的、不可知的,还包括一切思维活动。当然,我们能理解的就是天地运行法则和大自然的活动,我们不能理解的是这种自在的状态是如何形成和运行的。这就是道。
在这样一种思维下,中国就必须得统一,因为它是天下。西方是岛屿国家,一个岛屿是一个国家,所以它要求人们早早地集合在一个城市中,形成国家的最初形式。那些国家与国家之间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思想,所以他们不断地联合,不断地融合。融合到一起时便开始寻求统一,因为这是人们的文化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
如此复杂的叙述,是要证明一件事,即中原文明中心说是后来形成的,是天下观不断运行的结果,是自然地理起作用的结果。
2.凿空西域
夏桀是大禹的后代,德衰而亡天下,天命也。天于是让其流亡于北方草原上。
一千多年后,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得自己是谁,即使知道,也要如孔子所说的正名,而这个名是道德之名。
从冒顿的弑父来看,匈奴虽强大,但没有道义。其确为北方的野蛮人。这为大汉后来讨伐匈奴提供了强大的道义支持。这一点,我们后来的中国人都记得,但怎么也不想承认那些被我们赶到西亚和欧洲的匈奴有可能是我们的兄弟。
如同刘邦死后很久少年刘彻做了汉家天子一样,冒顿单于死后很久,军臣单于成了匈奴的王。但那时,匈奴人中还流传着冒顿单于的故事。刘彻听了几个俘虏来的匈奴说冒顿单于把月氏人赶到西边,并拿着月氏王的头颅来喝酒,感到不可思议,但好在那个魔鬼已经死了很久,而月氏人应当还记得那个耻辱,所以,他就生出一个想法,派一支人马去遥远的西北,与匈奴人的仇人月氏取得联系,一同把匈奴人赶到外面去。
汉中人张骞揭了皇榜,带着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出发了。当他们刚刚渡过黄河时,就被匈奴人围攻了。
张骞大喊,我们是汉朝的使者,要出使月氏国。
匈奴人一听,说,那好吧,那你就跟我一起去见我们的单于吧。
于是,沿着黄河,他们到云、代一带见了匈奴单于。那时,匈奴分为三部分。从北到南来说,左边是东部,全是左贤王管辖的地方;中部,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以北的地方,以云中、代地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由单于自己来管辖;陕西西北、宁夏、内蒙古西部、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部分地区是右部,全由右贤王管辖。河西走廊是匈奴的右臂,过去曾是九州之雍州的一部分,也是中华之右臂。这就是后来汉武帝把河西走廊至新疆部分地区的匈奴赶走后,从酒泉郡中分出一部分,命名为张掖,意为断了匈奴之右臂,而汉帝国也张开了自己的右臂。
此是后话。当少年天子刘彻阅读着《山海经》,一一辨认当时的山水,并确定远古之九州时,他发现后来的文人们和汉人们都不清楚的一个天下。那就是大禹王确立的天下观。那时,是河图洛书的思想开始盛行的时候,也是以九为数来治理天下的时候,所以夏朝的天子之乐名《九歌》,天下分为九州。这有什么道理吗?至今我们也不能解释清楚。但宋代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河图洛书的样式。那样式原来是古代天文学或星相学的地图。洛书就是八卦图的形状。最北边就是北极星的位置,是“天一生水”的地方,是坎位;最南方是九所在的位置,是太阳最热的时候,是离位,是百姓待的地方,所谓“离离原上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皇帝坐北朝南就是坐在太极位,面对的是百姓。他的东边是春天,是万木生长的时候,是震位,也是文官们站的左边。智慧出自东方。而皇帝的右手也就是西边属金,所以是武将们站的地方,是兑位。除了这四个方位外,东南西北四个角又是另外四个方位。单数为阳,在东南西北四个正位上,双数为阴,在四个角上。
这是我们看到的在古代院落里用的方位图。河西走廊东部的凉州人的那些土房子几乎都是这个式样。北京的四合院大体也是这个式样。房子如此,人也一样。天下的中心在中原,其北方是北极星的地方,左臂伸开就是东北,一直到朝鲜半岛,右臂伸开就是西北,一直到葱岭。我们现在忘记了天空,其实人、房子和国家的样子是按天上的星相图建立的,至于我们为什么现在拼不出天空的九宫图来是另一回事,因为我们对天文学的认识已经模糊了,但是,地法天,地是按天上的样子设立的,这就是九州,房子是九宫图,人自然也是。
这就叫天人合一。
当匈奴向南陈列铺开自己的版图之时,他们也是把中心放在了想象中的中原,否则,我们就不能说占有了河西走廊就断了匈奴右臂。这说法实在太牵强。但是,如果把匈奴的北边天下和汉朝天下合起来看,便是大禹的九州版图。
不能说匈奴就没有天下观,不能说大禹的失德的子孙们就没有九州观念。他们一定也想重新恢复九州的格局。青春的汉天子则太想了,这就是他几十年要实现的梦想。他不但要把北方的匈奴打败,还要把西南角打通。天下观和九州观一直在他的思想里激荡着,行动着。
所以,他派出了张骞。但张骞被俘后送到了军臣单于跟前。军臣单于对他礼敬有加,希望他投靠匈奴。张骞不愿意,单于便给他妻子,后来还生下儿子。单于对他说,你现在要从我家门口堂而皇之地过去,与我的仇人联合起来要打败我,如果是你,你愿意这样做吗?
这是司马迁的《史记》里记录的几句历史上真实的话。从这些情形来看,军臣单于不像是一个不讲理的人,也不像冒顿那样残暴无度,像个魔鬼。
但张骞是个重信义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重信义的有几个。一个是俞伯牙,因为钟子期死而不再弹琴,世上没有知音了。一个是高渐离,因为荆轲刺秦不成而亡,他复击筑再刺秦而亡。还有几个。但现在这个张骞,被认为是臣子对皇帝的忠诚——当然可以这样说,这样说才是历史之正义,但是,在张骞没有揭皇榜时,他们并不认识,谈不上忠诚,而在他们相识之后,根据后来张骞描绘的那张世界地图以及带来的各种种子可以确信,张骞对少年天子有一种难以用君臣关系来形容的情感。
我们可以猜想,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他们肯定有一次彻底的交心。汉天子的雄心大略和对他的信任征服了他,使他可以在匈奴营里不顾老婆儿子而逃跑了。要知道,他在匈奴那里整整待了十年左右。匈奴人对他的好,他是看在眼里的,但他的心,则仍然在汉天子那里。他愿意把生命给那个人。最重要的是,他如此忠诚,军臣单于并不是不知道,相反,他们是非常敬重张骞的。从这个记载来看,匈奴人并不是不讲情义。
我们无法知道当时张骞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决心去西域的,但一定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一定是认为自己和汉天子一样可以创造历史的。要知道,在历史上,他是第一个去开凿西域的。这是何等壮伟的事业!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也只有平常的没有风的日子里,张骞才可以扔下妻儿,悄没声息地从匈奴那里逃跑出去。他带的是匈奴人甘父,说来这两个人真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甘父竟然也没有重新回到匈奴那里,而是心甘情愿地跟着张骞乱跑。他们一直跑到了乌孙。乌孙人告诉他们,月氏人早已去了大夏那边。于是,他们又千辛万苦地去了大夏,月氏人把大夏人赶走后,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在佛教的影响下,他们竟然放下了仇恨,不愿意再与匈奴打仗了。
作为桥梁的仇恨竟然被月氏人抽走了。张骞在那里苦待了将近两年,把附近各地各国都弄清楚后,只好回国了。本来他们是要走羌人的路,可不知怎么又被匈奴人发现,又被俘虏了过去。幸好匈奴内部动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和与匈奴妻子生下的儿子回到汉朝。
前后十三年。这是一种令今人无法想象的忠诚和毅力。他回到长安后,已经有些老了,汉家天子见他时都有些动容。他们畅谈了三天三夜。他把在国外见的一切都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天子。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真正认可的见过世界的人。他给汉武帝和整个汉人描绘了一个世界图景,他的这些话被司马迁记录了下来。他也同时令人迷茫,天下并非大禹描绘的九州,九州之外,还有另一个天下。那个天下名叫西域。
于是,他的这次出行,被史学家形容为“凿空西域”。
3.和亲止战
说起娄敬,便得说和亲。这在中国的文化中,叫以柔克刚,或以亲止战。发生在汉朝。
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大规模的练习了。那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再往大和远里说,就是皇帝与有权力的大臣之间互相以姻亲来联合,形成联合政权。外观世界其他各国,似乎也一样。恺撒和埃及艳后联姻,恺撒拥有了埃及和美丽的女人,而艳后也有了靠山。到底是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可以用血缘来维系。毕竟国家的主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堆理念。
先说一件有辱汉朝的事。是冒顿干的。用今天的话说,那真是一个流氓,一个二杆子。那是在刘邦驾崩西去之后,公元前 195 年,他给吕后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我,冒顿,草原上孤独寂寞的君王,多次到达汉朝的边境,真想一览中原之盛。陛下您呢,君王失去了,现在您就是君王,也是孤独寂寞,一个人居住,我们两个寡居,都不快乐,无以自娱,不如我们结合起来,就不寂寞了,怎么样啊,我这个主意不错吧?
吕后刚刚失去丈夫,还在悲痛中,十六岁的儿子才刚刚继位,还不知道怎么办,但她不是一个弱女子。在后宫的花园里,当她听官员念这封信时,眼前就出现刘邦当年白登被围之事。堂堂大汉天朝,怎能受这般屈辱。她一把将茶杯砸在了官员身上,她以为那个人是冒顿。官员吓得扔掉了信,赶紧把袍子上的茶水和茶叶抖掉。只听吕后愤怒地说:
这个蛮夷!杀,立刻把那个使者给我杀了!
此时,花园外面不远处早已候着好几个大臣。他们已经在大殿里听了这封信的内容,十六岁的皇帝很愤怒,但他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就让大家来给吕后汇报。他们的愤怒是随着吕后的茶杯而飞出。他们都跑过来说,请皇后立刻颁旨,我等必效犬马之劳而报此大辱。
当大家异口同声时,吕后倒有些平心静气了。她看着大家愤怒的样子,有些怀疑。此时出阵,朝廷这边怎么办呢?皇帝刚刚才死,新帝刚立,有不少力量在暗流涌动呢。有宫女端来新的茶杯,她又喝了一口。
此时,季布求见。吕后立刻说,宣。她不知道这个人来能说什么。这个人原是项羽的人,后来投降做了郎中。季布不慌不忙地进来,作了揖,然后看了一眼还在愤怒中的吕后,不说话。吕后便望了他一眼说,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季布说,等您喝完茶,消了气再说。
吕后说,你是来给我消气的,还是……
季布说,当然是为了您的大汉的长治久安来的,是消气的。
吕后便说,那你说说吧。
季布便说,臣已经听说了北方匈奴单于的信了,刚开始也很生气,恨不能立刻请旨带兵去打仗,但转念一想,我这不是吹牛吗?我们靠什么来打赢匈奴呢?当年先帝白登之围回来后就说一定要养马,只有有了马,我们才能与匈奴决战,否则我们没有胜算的可能。我若去,只有一死。我自己死不要紧,虽然可说是报答了先帝与太后对我的信任,但是,与我同去的那些士兵他们愿意就这样去白白地送死吗?今天来的各位大人,肯定与我一样,都是能为太后您献出生命的大臣,可是,请问哪位大臣敢打包票说能打赢匈奴呢?
有位大臣说,士可杀,不可辱。大将军樊哙愿意领兵十万,横扫匈奴。
季布说,是啊,我起初也是这样的义气。但是不是就意味着要与匈奴宣战呢?那么,我们有信心打赢禽兽一样的冒顿吗?我相信都没有这样的信心。所以我对自己说,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在权衡利弊,因为我们不是在个人打架,而是拿整个朝廷在打仗。如果此时宣战,先帝刚去,我们就又要打仗,怎么打?外面尚且没有把握呢,再说此时打仗,内部呢?现在我再来说说大将军樊哙的话吧。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大将军能这样挺身而出当然显示了他的忠心,但他真该斩首。他这是蛊惑人心,巴结逢迎太后啊。当年,他是跟着先帝一起在平城被围的,当年四十万大军尚且不能胜匈奴,现在他想用十万大军横扫匈奴,这不是在吹牛吗?
吕后听到此时,甚合其心,便放下茶杯说,那么,依你之见怎么办呢?
季布说,示弱。
在场的大臣一听,全都跳了起来。吕后却冷静地说,大家就按季布说的办。于是,这封回信就写成了这样:尊敬的单于,感谢您还没有忘记敝国,还赐我以书信,我朝上下都诚惶诚恐,严肃以待。只是我已年老气衰,头发牙齿都已脱落,走路也不稳,不值得单于您为我屈尊玷污自己,敝国没有做错什么,还请单于宽恕。
随着这封信,一起走向北方的还有丝绸、金银、车马等贡品。
冒顿是何等人物,一阅此信,便知吕后非常人,其朝中大臣也不弱,小皇帝虽刚刚登基,但看来也没有危险,大权还牢牢地掌握在吕后的手中,看来是没有开战的可能了。于是冒顿便回赠礼物,答应和亲。
吕后为什么会听季布的话呢?一方面是有道理,另一方面是有另一个故事撑着。
话说当年刘邦从白登山狼狈回来后,就在考虑如何对付匈奴的问题。将军们自然是义愤填膺,个个愿意领兵打仗。刘邦对此只是苦笑不已。他的眼前一直浮现的场景是匈奴十万骑兵在白登山下森林般地延伸和腾跃,那可是战争的核心武器。现在他没有那样的武器,纵然有几十万大军也是枉然。有一天,娄敬来见,于是就问他对策。娄敬说,陛下,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刘邦说,真话怎么说,假话又怎么说?
娄敬说,我先说假话。
刘邦笑道,好。
娄敬说,如果要说假话,那就向您表忠心,表打仗的决心。就像那些主战的武将和文官们,个个都好像为您要报仇雪恨,个个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甚至要为朝廷献出生命,但是,他们明明都知道您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这样说只是想取悦陛下,只是扰乱陛下的思想而已。这难道不是假话吗?对朝廷对老百姓有什么真正的贡献吗?
刘邦瞪了他一眼,说道,你也太刻薄了,有些将军应当是真心要去杀敌立功的吧!不全都是说大话假话吧?
娄敬明白是把话说过了头,但仍然严肃地说,陛下,我所说的假话是指没有任何用处的话,是头脑发热说出的话,是要让您高兴的话。现在我再说说真话。真话就是要真实地不加感情地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特征和实情,然后得出一个真实的结论。这些话有可能会伤您尊严,但绝对是有利的,真实的。您愿意听吗?
刘邦说,白登山上那样的耻辱都受过了,还有什么不能听的,说。娄敬于是说,我朝连年战火,实际上从东周之后这火就烧起来了,
各国之间你打我,我打你,没有一天消停过。然后是暴秦统一六国,死伤了多少人啊?暴秦未有几天安宁日子,咱们又起义了,然后就是天天打仗。您想想,已经多少年了?几百年了。不光是人死了很多很多,马都快死光了。所以,我们在平城之战中就显出我们的弱势来了。我们没有马,只有几千匹马,您领着前面跑了,后面大部队得用双脚走,根本赶不上。这是我们失败的主要原因啊。这说明匈奴很强大。他们拥有的是什么,一是马,二是广阔的草原,我们一旦打过去,他们就往后退,消失在草原上了,我们是白打啊,这两个特征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第三个特征没人说。
刘邦说,噢,是什么?
娄敬说,野蛮啊!您看他把自己父亲杀了,自己当了王,娶了自己那么多的后母,靠武力统一了草原。我们的文臣们说要用仁义道德去征服他们,这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他们是什么人?是野蛮人,从不讲仁义道德,只讲暴力。所以,文臣们的意见也不能用。
刘邦说,那用什么?
娄敬说,只怕您做不到。
刘邦说,你说,没有我做不到的,只怕想不到。
娄敬说,这世上的人,与人为邻,和好关系只有几个办法,一是让他臣服,这就是武将们要求做的事情,打架,让邻居害怕;二是用文臣们说的办法,用道德来感化他,让他心服口服;三是做他的领导,让他不得不尊重你。现在前两个办法已经不成了,只能用第三个。
刘邦诧异道,这怎么可能?我们怎么可能做人家的领导啊?
娄敬说,您看,陛下,您要是看上哪个有前途的将军或是文官,将来要用他,除了给他官和封赏外,还能用什么办法让他牢牢地效命于您呢?
刘邦说,我想不到。
娄敬说,当然是把女儿嫁给他啊,让他做女婿。
刘邦笑了。娄敬继续说,做臣子的呢,也想把女儿嫁给您,让您做他的女婿,这样他也就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您的领导——噢,这当然是不能说出来的,实际上他们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就有了靠山。
刘邦笑了。
娄敬说,现在,您把长公主嫁给冒顿,把他的心笼络住。匈奴不就是咱们的女婿了吗?他还不听咱们的话?再说了,如果生下儿子,那就是单于的继承者。那是谁啊?您的外孙子。哪有外孙子打自己外公的?
刘邦沉重地点着头说,有道理,有道理。
于是,刘邦就要把鲁元公主嫁给冒顿,但吕后不愿意。吕后哭着说,冒顿,那是个野兽啊,他连自己的父亲都敢杀,都把后母全娶了过去,什么事情不能做呢?我现在只有一个女儿,怎么忍心让她去受这样的伤害呢?
娄敬听了后,对朋友说,看来这朝廷还是私人的天下,孔夫子说得对,是家天下啊!我们做臣子的连命都愿意搭上,甚至连全家人的性命都搭上,可是,她连自己的女儿都舍不得。这怎么能令人服气呢?
正当他叹气的时候,圣旨到。刘邦要派他去送公主和亲。他问道,皇后不是不愿意把公主嫁过去吗?太监悄悄地告诉他,咱们大汉,漂亮的女子多的是,匈奴单于不就是看了陈平给他的画吗?咱们派一个国色天香的宫女,封她为公主不就行了吗?
娄敬叹口气说,对人不诚,必有后祸啊!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的使命,他还得认真完成。他带着新封的公主去见了冒顿说,尊敬的大单于,这是整个汉朝最美丽的女子,也是我们的公主,是我们国家的大宝。我们的皇帝正在全国给她找个有本事且长相帅气的将军或才子呢,一直没有称心的,我们的皇后为此都得了病,感叹说,看来天底下是没有人能配得上我们的公主了。我说,不一定,也许上天会派一个了不起的人,那个人还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过了很长时间,上天还是没有派人来。皇后就问我,我说,也许那个人在天上吧,可能是某个神仙呢。正说着,我们的皇帝就和您见面了,有人就给送了我们公主的画。看来这是上天安排的良缘啊!也只有您这样的伟大的英雄和国王才配娶她,不,是她才配得上您这样的伟大英雄和国王。
冒顿一听,非常高兴。娄敬回到长安,对吕后说,也许能太平一阵子吧。至于您说的他娶后母的事,我问了匈奴的兵娃子,这是他们的乡俗。父亲死后,除了生母外,后母是必须要娶的。哥哥死后,兄弟必须娶嫂嫂为妻。这是要养活她们,是乡俗。
吕后骂道,这难道不是野蛮吗?
娄敬道,拿我们的礼仪来判断,当然是野蛮。
4.河南之战
在张骞还未返回到长安的前两年,也就是公元前 128 年,汉武帝元朔元年,匈奴军臣单于决定再次举兵攻击长城防线。
匈奴大军分三路入侵,其中,东路大军攻击了汉朝的辽西郡,中路大军攻击了渔阳郡,军臣单于自率西路大军攻击雁门郡。在匈奴骑兵的攻击下,三郡损失惨重。辽西郡太守被杀,渔阳郡韩安国部几乎全部战死,雁门郡汉军战死一千余人。
在匈奴大军的凶猛攻势下,汉朝边境纷纷告急,但长城防线依旧牢牢掌握在汉军手中,军臣也知道,匈奴骑兵野战尚可,要攻破坚城林立的长城防线,一时间尚难办到。他在攻打完三郡后,还像以前一样等着刘彻上门求和。
但军臣没有等到刘彻的求和团队,等来的是汉朝反击大军。军臣单于不明白,到了刘彻之时,汉朝已经有了六十多年的中兴。在刘邦受辱之后,汉朝就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所以一是文景二帝发展经济,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韬光养晦。二来大力发展养马产业,使马能够供给战争。到了汉武帝时,他为了鼓励养马,甚至出了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政策,说养一匹马可以抵三口人的兵役。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匹马与三个男人是等同的。此政一出,天下养马成风。此乃二也。三是武帝在位时,首先整顿了吏治,天下都听中央的声音。四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把文景之治兴旺起来的大地主的财富大半归于国库,把个人强大变为国家强大。五是通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完成了中国自先秦以来的大一统思想。此一思想在后来经过司马迁的历史解读便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原文明中心说。
在这样的基础上,汉武帝一方面不得不迎战匈奴,另一方面则开始布局如何彻底打败匈奴,解除千年以来北方骚乱的隐患。所以,当军臣单于还拿以往的经验来逼迫汉武帝的和亲政策时,他没想到竟然遭到了拒绝。而且,汉武帝把反击的目光投向了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
河南地就是今天的河套平原,那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既可以耕作也可以放牧,现在仍旧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且,河南地的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它距长安不足千里,一直是匈奴前沿保障基地。因此,一旦汉军夺得河南地,匈奴不仅将失去最重要的产粮和牧区,还将失去战略前进基地。
公元前 127 年(元朔二年),匈奴左贤王率军攻击了汉朝上谷、渔阳两郡。汉军初战不利,被迫退守。
汉武帝却暗中开始部署收复河南地的战役。一方面,为了实现出其不意攻取河南地的战略,汉武帝让韩安国部向东移驻右北平,造成汉朝全力防守东线的假象,吸引了匈奴大军。另一方面,刘彻让车骑将军卫青和将军李息带领汉朝精锐的五万骑兵经榆溪旧塞,出云中郡,采取马蹄形的大迂回攻击路线,兵锋直指河南地。而且为了保质保量地实现汉武帝的大迂回战略,卫青和李息在出云中郡后,先是向西北急进,到达高阙,再向南折回,然后又沿黄河与贺兰山麓返回陇西。这种大迂回的战略不仅达到了出其不意的突袭作用,还有效隔断了河南地匈奴和高阙以北匈奴大军的联系。
在完成对河南地的包围后,卫青和李息对驻扎在该地的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两部发动了猛烈进攻,一举击溃了匈奴军,俘虏数千人,牛羊百余万头。白羊王和楼烦王率领残部向北逃跑,卫青和李息率军追击,连战连捷,一举收复了河南地。
这一战,汉军收复了河南地,断绝了匈奴主要的粮草基地。最重要的是,这一仗是汉朝和匈奴开战以来,汉朝取得的第一次大胜,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同时,汉朝夺得了河套平原后,将防线北移到了黄河沿岸。为了巩固边防,汉武帝在河南地设置五原郡与朔方郡,招募十万流民移民到朔方进行屯田生产,修筑边防,河南地成为汉朝反击匈奴的重要桥头堡。
5.漠南战役
失去河南地之后,匈奴单于在阴山南麓的单于庭就直接暴露在了汉军的矛头之下。为了消除这一威胁,匈奴发动了多次反击战,试图夺回河南地,但是汉军坚强地顶住了匈奴大军的进攻。
公元前 126 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军臣单于在失去河南地的忧愤中去世了。而他儿子於丹正准备登单于位的时候,忽然得知了他的叔父左谷蠡王伊稚斜谋反的消息。这位年轻的王储根本不是老狐狸伊稚斜的对手,很快在伊稚斜叛军的打击下失败了。最终,於丹带着残部投降了汉朝。
汉武帝看到匈奴内乱,心中大喜。他封於丹为涉安侯,准备借着为於丹争回单于位的名义发动对匈奴的新一轮进攻。可是军事计划还未实施,於丹就死了,这一计划也随即胎死腹中了。伊稚斜反叛上位后,虽然得到了许多匈奴贵族的支持,但匈奴内部依旧有许多人对其谋反篡位议论纷纷。为了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伊稚斜决定主动向汉朝进攻。他先后多次发兵攻打代郡、雁门郡、定襄、上郡等地,给汉朝造成重大损失。
面对伊稚斜的屡屡进犯,刘彻不得不重新组织对匈奴的第二次大反击。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匈奴右贤王。
那是在张骞返回长安之时定下的大计。张骞是在匈奴内乱时逃回来的。他向汉武帝描绘了匈奴右贤王这边的情况,所以,汉武帝的计划变了。
公元前 124 年,刘彻让卫青带领十万大军突袭了匈奴右贤王部。同样为了达到声东击西的奇袭效果,汉武帝派李息和张次公先大张
旗鼓地攻击匈奴左贤王,吸引了匈奴全部注意力。而卫青和他的精锐骑兵则悄无声息地出塞七百余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逼近了匈奴右贤王的大帐。当汉军发动攻击时,右贤王才被部下从床上拉起来,出门一看汉军已经包围了自己,便立即带着妻儿一溜烟跑了。右贤王跑了后,他的部众大多放下武器投降了。
战后打扫战场,卫青发现这一仗斩获颇丰,俘虏匈奴一万五千多人,牛羊牲畜数百万头,可谓大胜。汉武帝接到战报后,大喜过望,派使者带着大将军印到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食邑六千户(一说八千七百户)。
右贤王势力被摧毁后,伊稚斜依旧不断率部侵犯汉朝防线。刘彻为了巩固战果,索性来了把大的,派卫青率大军直捣伊稚斜的单于庭。双方正面交战一番后,卫青退守到了定襄。数月后,卫青带领休整后的军队再次逼近阴山地区,双方交战后,匈奴左贤王率领的援军忽然出现在了战场上,包围了汉军的赵信和苏建部。一番鏖战,汉军前军损失严重,原为匈奴降将的赵信一看局势不利,就索性率领本部八百骑兵投降了匈奴。
卫青只好率军全力营救苏建部,在救出苏建后,卫青又打败了左贤王,伊稚斜只好引兵撤退。卫青也只能撤兵。
这一仗,汉军斩杀匈奴近两万人,但汉朝自身也损失严重。最为严重的是,投降的赵信对汉朝经济、军事和政策相当了解。战后,伊稚斜听从了赵信的建议,率部离开了阴山,退到了大漠以北,修建赵信城,等待着劳师远征的汉军。
6.河西之战
公元前 123 年的一天早晨,一个少年拿着张骞描绘的地图,带领着一支一万人的骑兵团悄悄地沿着渭水西进,在兰州渡过黄河,翻越乌鞘岭和焉支山,在一天夜里如天兵神将降临到了河西。睡梦中的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赶紧起身迎战,但已经迟了。
霍去病的骑兵犹如割草一样,斩首近万匈奴兵,夺取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汉军这种大纵深、大迂回的包抄战术,一时间让匈奴损失惨重,也让汉朝大军备受鼓舞。
这次霍去病出征,刘彻的初心是检验下这个毛头孩子的能力,他要是能深入匈奴腹地后,还能全须全尾回来,汉武帝就心满意足了。但令他吃惊的是,年轻的霍去病不仅带兵转战千里,还一战灭掉了匈奴如此多的军队。大喜之下,在霍去病凯旋后,汉武帝刘彻加封霍去病两千两百户,并给他安排了一次更大规模的战役。
那年夏天,霍去病再次出发了。他带着数万精锐骑兵从北地(今天甘肃宁县附近)出发了。为了给他补给,汉武帝还有一个后手。他派老将合骑侯公孙敖率领大军从陇西出击,准备在祁连山附近与霍去病会师后,一起发动对匈奴的总攻。
谁知公孙敖的部队在茫茫大漠中迷失方向。霍去病倒是一路顺风顺水,渡黄河,翻贺兰山。他向北进军到居延海后,又顺着额济纳河南下,攻下酒泉,在张掖举行了盛大阅兵。在转了一圈后,他率军到了祁连山,这里是他和公孙敖约定的会师之处。他不知道公孙敖还在沙漠之中转圈,在等了许久后,他知道公孙敖是指望不上了,于是便带领自己的军队独自向匈奴发起了进攻。没想到一战便斩杀匈奴三万多人,稍后他又率军接受了浑邪王、休屠王的投降,完全掌控了河西走廊。
失去河西走廊,匈奴就失去了右臂。匈奴人赶走月氏人后,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六七十年,好几代人了,这里已经是他们的故乡。所以,失去河西走廊的匈奴人赶着羊群一边向漠北走,一边哭着唱道: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当时为了帮助孤军突进河西的霍去病,刘彻又命令博望侯张骞和郎中令李广率军从右北平出发,对匈奴左贤王展开了进攻,并成功地吸引了伊稚斜单于的主力,为远在河西的霍去病解除了后顾之忧。
但是这次出击,张骞也遇到了和公孙敖一样的困境,竟然迷路了。所以,当李广的四千骑兵到达约定地点的时候,直接被左贤王部四万余骑兵包围。“飞将军”李广只得率军与敌人拼死攻杀,等到第二天张骞援军到达的时候,李广的军队几乎都拼光了,在张骞的护送下余部急忙退出了战场。
四路大军班师回朝后,汉武帝隆重地表扬和封赏了霍去病。李广虽然神勇,但他把部队都拼光了,只落得个功过相抵。而迷路的公孙敖和张骞,则直接被一贬到底,削职为民了。汉武帝瞪着张骞说,别人迷路还犹可说,怎么连你也迷路了呢?张骞匍匐在地哭道,是啊,这真是天大的罪过啊!我怎么能迷路呢?可是我就是迷路了啊,这是上天在惩罚我,感谢陛下不杀之恩,让我以后还能报效国家。
汉武帝看着张骞的背影,也在沉思,是啊,他们怎么会迷路了呢?但他立刻拿起张骞给他描绘的西域世界地图,指着整个河西走廊说,
这下,断了匈奴的右臂,我们的右臂则张开了。所以,他指着河西走廊的几个地方说,这里就叫酒泉郡吧,以纪念汉军打败匈奴;这里就叫武威郡吧,以张扬我汉军的军威,哈哈,也就是耀武扬威吧;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中间,就叫张掖吧;这里还是叫敦煌吧,那地方非常广大,以后也是经略西域的最前站。
于是,从公元前 106 年开始,从东往西,依次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7.封狼居胥
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与霍去病能够相提并论的少年将军了。他仿佛一道闪电,划过历史的夜空。他更仿佛是天降大任,专门为汉家天子来战胜匈奴的。当汉武帝要为他考虑成家时,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当汉武帝要他学习兵法时,他说,打仗主要看胸中有无韬略,不在于学习古人兵法。他平时说话很少,但一旦说话,敢作敢为,有勇气,有担当。相比他的舅舅卫青来说,他似乎缺少一些情商。他不会周全左右,总是只顾打仗。他有时也不顾士兵饥饿,只顾自己的感受。卫青就不一样,他总是能周全万有,以柔顺来取得皇帝的信任,但是,天下只颂扬霍去病,并无人赞扬卫青。
但这样一个用情用力专一的人,就像历史上那些天才一样,都早早地陨落了。霍去病,这个名字听上去自带吉祥,但事实上他英年早逝。
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刘彻在霍去病攻取河西的基础上,准备发动漠北之战,跨过千里黄沙阻隔,攻打伊稚斜的单于庭。
千里远征,刘彻知道这是一次极为险峻的战役。为此,刘彻进行了战争总动员,集中了大量的战争资源,不仅建立了一支数十万人的后勤保障军队,还从民间征调了十余万战马,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
但最为重要的是领兵的将领,这一次,他动用了西汉最耀眼的两个战将——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卫青和霍去病,并为他们配备了最强悍的副将。卫青的右路大军包括了李广、公孙敖、赵食其、曹襄、常惠、遂成等出色的将领。霍去病的左路大军囊括了赵破奴部、安稽部、卫山部、李敢部、因淳王复陆之部,路博德部、渔阳太守解部,以及投降过来的楼专王伊即靬部等。
从配置上看,霍去病左路大军的骑兵实力更为强悍,实力也更加强大,几乎都是“敢力战深入之士”。霍去病也是刘彻这次战略里最锋利的战刀,承担着一举歼灭匈奴主力的责任。
根据战前侦察到的情报,匈奴的主力在西边,所以刘彻安排霍去病从西路进军,而卫青则进攻东部。
但霍去病刚到前线,就抓到了几个匈奴人,从他们口中,霍去病得知匈奴单于在东部。刘彻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做进一步的侦察核实,一拍大脑就立即调换了卫青和霍去病的攻击方向。这一改变,对后来的战局产生了极大影响。
话说,伊稚斜单于得知汉朝发动漠北之战后,一时间也惊讶不已。但他还是听信了赵信的建议,不主动出击,等待着汉军远涉沙漠后,再以逸待劳,对其疲惫之师发动攻击。
而向西进攻的卫青,也很快从俘虏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就在西部,根本不在东边。这时候,再调换攻击方向已经来不及,他只能带着他的辅助军队承担起了主攻任务。
他让李广及赵食其率军从东边进攻,从侧面攻击匈奴。自己则带领主力千里跃进,正面攻击伊稚斜的大本营。然而这次,李广、赵食其和前面的公孙敖、张骞一样,也迷路了,未能按期到达。卫青只能率军和伊稚斜面对面开战,双方激战至黄昏,都不分胜负。正在相持阶段,忽然大漠上刮起了猛烈的龙卷风,卫青见状,立刻从本部大军中分出两部分执行本应该李广及赵食其负责的侧翼包抄任务。匈奴军队正面交战尚可,一发现自己被包围,立刻乱了神,纷纷败下阵来。伊稚斜单于见势不好,带着身边卫队就跑了。
卫青急忙带领军队一路紧追不舍。第二天,卫青部已经斩杀匈奴近两万人,但还是让伊稚斜单于跑掉了。卫青带人焚烧了赵信城后,押着俘虏和牛马高高兴兴地凯旋回朝了。大军回到漠南的时候,卫青才看到姗姗来迟的李广和赵食其。卫青派人责备他们:仗都打完了,还来干什么?要不是你们贻误战期,伊稚斜也不可能跑掉。
飞将军李广当时已经是百战老将,一生未封侯的他,想在退休之前实现自己的封侯梦想,而现在非但没有实现梦想,还惹下如此大的祸事。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提着剑在帐内徘徊,叹息着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他对手下的人说,他不能承受被年轻将领责备的耻辱,遂拔剑自杀了。
而原本担任主攻的霍去病,在阴差阳错下承担起了攻打软柿子左贤王的任务。对霍去病来说,这又是一次辉煌的战争艺术表演。
这一次,霍去病将骑兵运用得连匈奴人都佩服不已。他完全抛弃了后勤,轻装急进两千余里,一路追着左贤王跑。他追过了鸡侯山,渡过了弓庐水,兵锋到达今天蒙古国乌兰巴托以东的狼居胥山。这一仗,霍去病斩杀了北车耆王,俘虏了屯头王、韩王等小王,斩杀匈奴兵七万多人。霍去病看到左贤王部的土地上已经找不到人影了,就到今天的呼伦贝尔湖散散步后,带兵回朝了。
那时,年轻的霍去病,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学着汉武帝到处祭山的方式,在漠北也进行了一次封禅活动。在狼居胥山祭拜了上天,在姑衍祭拜了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把匈奴的信仰之路给断了。从夺得祭天金人到现在的封禅,霍去病完成了自己的天命。
这场漠北战役汉军共消灭匈奴军九万余人,使其实力大损。但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十万余匹。此后,双方暂时休战。漠北之战后,汉武帝派人修筑了光禄城、居延城、今居城,又招募大批贫民向北屯田,充实边防。
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上得到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说,漠北之战实为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最高峰。
不久,天才的霍去病病死了。这名字并没有保佑他。他死了,汉武帝命人为他立冢,冢象为祁连山。他的魂魄又回到了河西走廊。那是他飞翔驰骋的地方,是他犹如战神降临的山川。
2024-12-20
2024-10-10
2024-08-01
2024-06-09
2024-05-30
2024-04-28
“绒耀榆林”2024中国榆林羊绒毛服饰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2024-03-06
首届国际(年货)直播(美食)消费节成都主题会场 龙泉驿区数字国潮农科文旅康养新春消费季直播达人助农直播启动会
2024-02-18
2024-01-16
2024-01-15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