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英才》2025,七月上
文/陈法玉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北京九恩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少华先生探索发明了具有中医药创新特色的疼痛康修复法,为无数患者解除了伤病疼痛,同时,张少华的疼痛康修复法还被推广运用到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康修复当中,为军民融合作出贡献。
张少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创新了传统中医药从“内服”转向“外治”,从“对抗疗法”转向“修复为本”的安全有效的康修复方法,2010年开始在深圳某医疗机构的中医疼痛康复科开始进入临床应用。后又陆续在南京等地搞起推广试点和成立北京九恩堂中医药研究院,为众多伤病疼痛患者解除了久治不愈的病痛,积累了丰富的康修复经验。
九恩堂参与和承担的军民融合科研任务,从课题研究的项目申报到开题再到结题,先后经历过6次专家评审。专家意见:方法简单接地气,非常适合在基层部队推广应用。2018年,北京九恩堂中医药研究院的疼痛康修复项目被推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干部活动中心,为部分退现役首长康修复伤病疼痛,同年进入海军司令部警卫勤务队进行推广教学试点,2019年即在海军陆战军某旅开展卫生员培训试点,2023年初至2024年底参与和承担并完成了军队“中医药诊疗软组织损伤和无菌性炎症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任务。其中2024年5月1日,九恩堂的伤病疼痛康修复项目随军队学员登上福建舰航母首次海试的航程,为部分参加首试的官兵提供了健康保障。
传统中医里无“软组织”的概念,现代医学对“无菌性炎症”又束手无策,常被误诊为器质性病变。这类炎症无法通过抗生素消除,激素仅能暂时缓解症状,而长期误诊误治和不当治疗不仅造成病症愈来愈重,甚至引发更多的药源性疾病。张少华通过学习并结合传统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和“瘀堵致病论”,认为80%以上的慢性病痛源于软组织损伤或劳损后遇寒凉而形成的瘀堵,导致气血循环不畅、炎症迁延。近几年在疼痛康修复的基础上,又通过结合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验证经络的成果,找到了经络及周围组织瘀堵引发的相关病症的规律。
张少华结合多年诊疗伤病疼痛的临床经验从中发现:绝大部分的伤病疼痛源于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局部“气滞血瘀”,仅背部膀胱经、俞穴和脊柱周围组织局部瘀堵即可引发150余种相关病症。他提出“温热渗透、化瘀通络”的中药外用疗法,以纯中药制剂和中药包外敷汽疗,配合手法或设备辅助,促进药物充分循环吸收直达病灶。同时,创新运用中医诊断“望、闻、问、切”的“四大法宝”,将“切”改成“触摸”,形成独具特色的手法诊断。2017年,“温热渗透治疗修复运动损伤的中药制剂和药包”经过近7年时间的漫长申请、审核、修改和再审,终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中医药治疗空白。
张少华研发的“中医药创新特色诊疗修复法”用于治疗的纯中药,是以原浆名酒为引和介质,与28味中药混合发酵而成。经浓缩提练成中药制剂和药包,其核心在于“透皮吸收、靶向化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原骨伤研究所所长朱云龙教授指出:张少华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和对运动系统疾病的生理病理探索,经过反复实践、验证其方法和药物的治疗机理,这对于临床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其根据祖传秘方,经过现代改进制作,用原浆名酒做辅料,更能提高其药物效能,为无菌性炎症、劳损等慢性病的治疗丰富了方法。
亚洲举重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举重协会秘书长钱光鑑先生则认为:张少华院长从增强和修复软组织系统来提高骨骼关节肌肉等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提供了防治疼痛的新方法,对运动训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提升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身心能力,也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运动和生活的健康保障,必将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9月,张少华当选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健康产业分会理事,2016年7月被增选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疑难病分会副会长,同时担任无菌性炎症学组组长。2024年12月又被推荐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孙思邈医德传承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2025年5月,人民网以“张少华: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题进行了报道。
张少华于2018年在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人体运动系统的疼痛密码》,《气滞·血瘀——从头到脚话/化瘀堵》(暂定名),也将在2026年面世。此外,张少华还与夫人王玉荣共同编写了《军人互助诊疗手册——中医药创新诊疗修复法之软组织损伤》(试用本)。
2025年5月22日,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孙思邈医德传承工作委员会领导的见证下,北京九恩堂中医药研究院与北京科技职业大学联合开展中医药特色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正式签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为教育部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北京市第一批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培训范围涵盖从事康复理疗、健康管理及保健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医药爱好者及拟从事大健康产业人士,对退伍军人以及军嫂参与培训,予以特殊照顾和优惠。
医者仁心。张少华最希望看到的是患者的认可和获得康复后脸上绽放的笑容。随着他的中医药创新疼痛康修复法被应用,定会让更多被疼痛折磨的患者重获健康,过上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
老挝山河大学老子学院在首都万象开展“公益健康,老中同行”慈善义捐义诊活动
2025-07-22
2025-07-22
台湾红藜“源”动两岸 ——粤北试种项目成果亮相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2025-07-13
2025-07-13
2025-07-13
2025-07-10
2025-07-07
2025-07-04
“心”之所向,健康所至—— “家家检检”居家检测新突破,国内首创
2025-07-04
2025-06-28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