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这个节气和这个节气的名字。
白露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第十五个节气。北方的夏季风已经完全被冬季风趋之若鹜,冷空气转守为攻。日照时间开始变短,光照强度减弱。 白露,是彻彻底底结束了暑天闷热的通圆证明, 寒生露凝。
今年的雨水真多,前几天北京还在下雨,空气中水分子多,地下积蓄的潮气就更大,白露也会更多。
露珠是白色的吗?是,也不是。它本来就是无色无味。 白露之“白”,之“妙”,之“玄”一言难尽的美好。
白露之“白”,最早于甲骨文中的“白”形似于“日”,象征天光初见,表示明亮、光明,进而引申出清楚、洁净、空白以及白颜色等意思。
白露之“白”,既描述了秋露晶莹剔透、澄清无瑕的状态,又渗透着素净凉爽的感觉,也水滴折射的亮白光泽,可谓既有“色调”也有“温度”。
白露之“白”,实为“金”。有人将天地万物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并分别匹配“白、青、黑、赤、黄”这五种颜色。“金”在五行中具有收敛、坚韧、肃穆、清冷等特性,不仅预示着天气转凉,草木凋零,也与果实成熟、粮食归仓的农耕景象相符合,象征着收获、富足与秩序。
白露,是一个被诗意加持的节气 。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中,清晨的那一枚清露已成为交织着清朗与寂寥的唯美意象。白露,是仲秋送出的“叮咛”,在“白露身弗露”的民谚中,在饮白露茶、吃龙眼、集“十样白”的民俗中,提示着人们顺应时序规划生活。
这个“露”,弱薄细小如空中的雨滴,水分子感觉温度还不能更多地让它们聚集。而今天,露水会在凌晨3、4点开始出现,太阳一出现,露,立马就没了。所以有了“露水夫妻”这个词。
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有时已生成的露,温度降至0℃以下即为霜。
露的降水量很少。露的量虽有限,但对植物很有利,尤其在干燥地区和干热天气,夜间的露常维持植物生命。在沙漠中,虽数月无雨,植物还可以依赖露水生长发育。
白露节气十五天,五天一候,古人用“鸟”的行踪记录着时间的飞逝。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为: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秋水长天思雁阵,2025年9月4日清晨,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数百只大雁同时起飞的场景,壮观而震憾。
认为“白露”这个名字好听,当然还是源于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但至今未实锤明白这诗的真实意思,意境或更为疏远。只是觉得有种美,有点凄凉,有点难,总在盼不到黎明的黑暗。总在想着苇叶的露珠怎么又成了霜。到底他或她心心念念的是什么。
前两天的九三大阅兵,着实振聋发聩。着实撼到了我!覆盖全球。
在北京很多的树叶子还没有黄,很多花儿还开着,菊们跃跃欲试,等着地北京染黄。我种的瓜已成了大瓜,大瓜的旁边不知怎么时候实然又结了一个小瓜。“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很多浆果坚持到现在,只为了等露水染色,增加果肉的甜度。
蝉声,蛐蛐儿声,蚊子声突然就消失了。葡萄的叶子薄,先就落地有声了。鸟声也由大合唱变成小调专场,由麻雀主持。麻雀能在北方过冬。
昨天,秋风再起。今天,阳光谱照,最高气温30度。明早的白露会怎么样呢?
王莺 2025年9月6日夜于北京
作者简介:王莺,中国散文协会会员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丰台作协会员。海淀作协会员。中国《今日国土 》特聘作家。北京丰台作协理事,2016出版个人散文集《北京花事》,1980年起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财经报》巜中国教育报》《文艺报》《福建文学》《山东文学》中央广播电台等,发表散文。建党百年征文《迎接周总理那束鲜花》获一等奖。
编辑:美晨
2025-09-07
2025-09-05
2025-09-05
2025-09-03
2025-09-02
2025-09-01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9
2025-08-27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25
2025-08-25
2025-08-21
版权所有:旅游文化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清路22号 投稿及违规不良信息举报邮箱:zgzhoubu@126.com
免责声名: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